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doc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doc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1 校园寻“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和笔、一个小盒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

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

教学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1、4页的内容。

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
认真观察一了解记录一采集标本
一整理资料一分析研究
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

1、介绍游戏要求。

(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
2、查看寻宝清单。

3、开始校园寻宝,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

4、“百宝箱”收集宝贝。

四、流寻“宝”发现。

1 拓展延伸
二、总结全课。

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校园寻“宝”
1、了解科学家:达尔文
2、寻“宝”游戏
教学后记:
2 观察“宝贝”
教学目的:
(-)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
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
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
一、展示找到的宝贝
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

1 教学新课
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观察宝贝。

板书:观察宝贝
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三、观察宝贝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
作。

3、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交流。

小结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 I W
(1) 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

(2) 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

(3) 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
(4) 小结:哪个宝贝最有价值?
1 拓展延伸
一、活动:认领宝贝
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
2、上交石头
3、认领宝贝
4、
板书设计:
观察“宝贝”
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人人身上有 帮我认东西 是我好朋友
教学后记:
3整理“百宝箱”
教学目的:
(%1)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 序,并能
叙述自己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 标准。

2、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

全课总结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独立观察和思考,能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

2、善待被寻来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
教学准备:
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
学生拿出“百宝箱”,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整
理自己的“百宝箱”。

1 教学新课
一、给“宝贝”分类
1、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

3、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

4、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