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李煜)
练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
词句巧用比喻,把“愁”比作奔流的 江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满腹的愁恨 。不但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 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拓 虞美人 展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训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赏析
词的上下阙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 方式?
上阕——(描写)写景 下阕——抒情
赏 析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阙写景
上阕写了什么样的景?有什么作用?
上阕写了西楼、残月、梧桐
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冷落凄清的秋 夜之景。烘托了一位亡国之君孤 寂愁苦的心境。
赏 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练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写了李煜的亡国哀思。
再次体悟
诗歌,诗歌,是诗就可以歌唱, 让我们一起聆听邓丽君演绎的 《相见欢》,再次感受后主那份 浓重的离愁。
诵读感知
生自读——个别学生读——听录音 范读——师范读——生再读
(注意节奏、语速、语调)
相见欢
--【南唐】李煜 -- 节奏
语速
无言 /独上/ 西楼, 月 /如钩,
语调
寂寞 /梧桐 /深院 /锁 /清秋。
剪 /不断,
理 /还乱,
是 /离愁,
别是/ 一般 /滋味 /在心头。
缓慢 低沉
反复诵读全词
相见欢
达标训练
阅读《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历来为人 称道,请简析其妙在何处?
词句巧用比喻,将离愁形象化。把“ 离愁”当作“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缕来 写。使人仿佛看到离愁像一团转动的乱丝 紧紧缠绕,却无法摆脱。
拓 虞美人 展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训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南唐】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节奏 语速 语调
翻译词句
没有言语,独自一人登上西楼, 天上寒月残缺如钩。梧桐遮蔽着寂寞 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 的秋色。
剪也剪不断,理了仍是乱,是紧 紧将人缠绕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 味压在我的心头。
李煜的词以南 唐亡国分界分为 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写奢侈 豪华的宫庭生活;
后期主要是回忆 往事,怀念故国, 描述被囚禁后的 苦闷生活。
写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 作 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
背 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 景 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
《相见欢》写的就是这种囚禁 生活的愁苦滋味。《相见欢》 为词牌名。
赏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析 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这几句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抽象的离愁当作剪不断,理还 乱的丝缕来写,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愁思的纷繁和难以解开,使人 仿佛看到离愁就象一团转动的乱 丝,紧紧盘绕着人,而无法摆脱。
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到底是 究 一般什么滋味?请结合全词及写
相见欢
——南唐 李煜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李煜的生平以及写 作背景。
2.理解《相见欢》将“抽象的 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3、体味词人在词作中传达出的 情感。
了解作者
李煜 ,初名从嘉,字重光, 号钟隐。史称 李后主 。即 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 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 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 袒出降,虽封作违命侯, 实已沦为阶下囚。他精于 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 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后 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 为 《南唐。二主词》
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1、思念故国之“苦” 2、深锁庭院之“愁” 3、寄人篱下之“悲” 4、灭家亡国之“痛”
自由朗诵
慢速
体会感情
低沉
哀痛
达标训练
阅读《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赏析“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
字的妙处。
“独”字有“独自、孤独”之意,在句中 表明词人是独自一人登上西楼,突显了词人 此时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阙抒情
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采用 的是什么抒情方式?
下阕直抒胸臆,抒写了词人难 以言说的亡国哀愁。
赏 结合全词,请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无 言独上西楼”中的“无言”和“独上
析 ”的? “无言”是后主的痛苦无人与说, 说也无用,没有人能够理解;“独 上”是无人相伴,独自一人。“无 言”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 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更 显后主的孤寂之态,为全词染上一 层凄凉暗淡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