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磁铁二年级科学教案
《神奇的磁铁》教案1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集中观察磁铁,初步建立科学概念;了解铁制品能被磁铁吸引。
2、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磁性。
3、培养乐于探究的品质,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磁铁的特性和用途。
2、活动难点:实验并填写表格,并在自主探索中,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长方形磁铁;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塑料勺、钥匙、橡皮、毛线、回形针、彩纸、别针等)。
2、记录表若干。
3、PPT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魔法表演——教师扮演魔法师,用“魔法棒”放在同样装有磁铁的玩具车前,奇迹发生了:小车可以随“魔法棒”前进或后退。
师:小朋友们下午好!
生:XX老师下午好!
师:仔细看看我是谁。
(摸一摸魔法帽)今天我是魔法师。
接下来我要施魔法啦,请小朋友们配合我哦。
玛尼玛尼哄!哦,我把小朋友都变成小魔法师啦。
欢迎来到今天的魔法课堂。
在我们上课之前先跟后面的客人老师们打个招呼吧。
(手势起立向后转跟客人老师打招呼。
)
生:客人老师下午好!
师:请坐。
我要开始我的魔法表演了。
看我的手上什么都没有,衣服上也什么都没有哦。
请小魔法师们睁大眼睛看清楚。
看那儿!(然后变出魔法棒)看这里。
(变出小车)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嘿,走!(推着小车走)嘿,来!(吸着小车来)。
你们想学这个魔术吗?(小声说)
生:想!
师:嘿嘿,奥秘就藏在这个魔法棒里。
(拆魔法棒,把磁铁拿出
来)这是什么呀?
生:磁铁!
师:今天我们就来和磁铁一起变魔法吧~
今天一起和磁铁变魔法的有橡皮,曲别针,纸,钥匙,布,吸管等。
哪个可以跟磁铁变魔法?哪个不能呢?
师:(拿出塑料勺)你们猜,它可以跟磁铁变魔法吗?
生:(请一位学生来进行猜想)可以/不可以。
师:我将你的猜想记录在纸上啦。
现在我们来做实验,(拿起塑料勺和磁铁),哦,原来塑料勺是不可以和磁铁变魔法的。
师:(拿出钥匙)你们猜,它可以跟磁铁变魔法吗?
生:(请一位学生来进行猜想)可以/不可以。
师:哦,我们来看一看,钥匙是可以跟磁铁变魔法的。
师:剩下的东西小朋友来猜猜可不可以变魔法,(一个物体请一位小朋友来说,并记录在表格里,橡皮、毛线、回形针、彩纸、别针)。
下面小朋友们要自己进行魔法实验了,XX魔法师已经把魔法实验的东西放到小盒子里了,请小魔法师们来变一变,将你们的答案记录在表格里。
为了保证魔法实验的成功,请小朋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1、当XX魔法师说开始时,开始魔法实验。
当听到铃声时,请小魔法师们放下手里的物品,整理桌面,结束实验。
2、拿到所有的物品,不要吃到嘴巴里,塞到鼻孔里。
磁铁和磁
铁不要相互靠近,防止夹手。
3、在实验的过程中请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到其他魔法师。
好啦,可以开始实验了。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个别指导。
(铃声响起)
师:各位魔法师,刚才的实验结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橡皮、毛线、回形针、彩纸、别针等可以跟磁铁变魔法吗?一个一个进行。
教师总结:
师:能和磁铁变魔法的都是用什么做的啊?
生:铁。
师:所以铁做的物品才能被磁铁吸起来。
师:我们今天的魔法课堂就到此结束了。
请各位小魔术师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起立,转身,招手说再见)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由于事先准备的材料比较多,所以学生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较,整节课情绪高涨。
学生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
在活动材料准备中,钥匙这一材料应该准备为铁制品。
导致向
学生展示时没有展示可以被磁铁吸到的物品。
在活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讲述表格填写规范时语言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仍然有些学生将猜测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
《神奇的磁铁》教案2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集中观察、感受磁铁的磁性,初步建立科学概念:铁制品能被磁铁吸引。
2、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特性。
3、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4、培养乐于探究的品质,体验探索的乐趣。
准备: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沙箱、水瓶、木板、纸布、集体记录表一张、彩色水笔标签。
有关科学词汇:吸引、磁铁、磁性。
过程:
一、引导学生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发现磁铁的磁性
1、引导学生进行预测,猜想磁铁能吸住什么、并作讨论。
2、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预测的结果。
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材料的质地,帮助学生总结科学概念。
教师小结:磁铁可以吸引铁做的东西,还可以吸引铁之外的一些金属。
二、提供各种材料,扩展学生探索的广度、深度,引导学生发现磁铁有两极性、穿透性、磁力大小、磁化现象等特性。
1、交待任务,提醒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发现磁铁的其它神奇的本领。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科学发现记录在小组记录表上。
2、学生自由实验,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实验情况。
3、让学生交流分享科学发现。
三、启发学生继续探索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待任务:磁铁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情?
《神奇的磁铁》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磁铁的基本特性,认识并喜欢玩磁铁。
2、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学生人手一块磁铁;
2、每组数种材料(内有木棒、塑料管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瓶盖、布、纸、铁夹等);
3、教师操作材料:教学PPT;背面有回形针的小鸟卡片,磁铁,背景图一张,记录表;
4、记录表七份(每组学生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鸟的魔术秀。
1、出示图片,教师给学生展示静态的小鸟卡片,导入活动:瞧,小鸟在干什么?(幼:静静地停在草地上。
)
2、小鸟会变魔术,魔术开始咯!教师隔着白纸移动磁铁,使小鸟飞起来。
3、问:你知道小鸟是怎么在纸上飞起来的吗?(请学生猜测。
)
4、师:原来有一样宝贝帮助了小鸟,它使小鸟飞了起来。
(出示磁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
二、操作探索:有趣的磁铁。
1、师:磁铁很好玩,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请你带着磁铁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看看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
2、教师介绍规则:每组有一份操作记录表,请一位在小朋友做代表,把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贴在笑脸的一边,不能的贴在哭脸的下方。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4、师:刚刚小朋友们和磁铁玩得很开心,现在请你来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磁铁吸住了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没有被磁铁吸住?
5、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教师操作演示材料。
6、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他们都是铁做的。
)
7、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喜欢回形针、硬币、铁夹这些铁制品和它做朋友,所以磁铁也叫吸铁石,说明它会吸住铁的东西。
如果是磁铁吸不住的,那说明这样东西就不是铁做的,像纸、布、木头等。
三、神奇的磁铁:磁铁的传递性。
1、师:磁铁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呢!这只小鸟的背后,是老师在背后放了回形针,回形针是铁制品,所以磁铁能够吸住她进行移动,它能隔着白纸吸住铁制品。
磁铁还有许多本领,桌子上有很多回形针,你们去试一试,看看磁铁还有什么本领?
2、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朋友们都去尝试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4、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有的学生会发现,磁铁吸住回形针后,回形针不止一枚的情况,教师根据这个情况播放PPT解释:这是磁铁的传递性,即磁铁将自己的自己磁性暂时分给了吸住的第一个回形针,让回形针可以吸住下面的回形针,回形针越多,磁性就逐渐减弱了。
5、教师小结:磁铁的本领真大,隔着白纸也能吸住铁制品,还能吸住许许多多的回形针,让回形针变成了一辆长长的小火车。
四、经验迁移。
1、师:磁铁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需要它来帮忙啦!老师有一把钥匙里掉进了玩具堆里,谁能用最快的方法把它找出来。
2、请学生尝试找钥匙。
3、师:因为钥匙是铁做的,我们用磁铁就能马上吸住它,所以很快就找到了。
4、我们家里也有很多东西是铁制品,爸爸妈妈爷爷找不到了,我们可以拿磁铁去吸,立刻就能找到了,我们回家去试一试吧!
五、整理材料,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