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

《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

《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探究磁铁有两极,磁铁指示南北方向,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性质,以及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2、技能目标:能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学会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并了解磁铁的性质。

教学准备:磁铁学具盒(6套),铁架(6个),水槽4个(装水),直别针(不定)。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轻松入境(1)谈话。

以去磁铁游乐园为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回顾。

以怎样玩磁铁为引子,温习以前学过的磁铁知识。

2、教学新知。

创设开放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磁铁的性质。

(1)熟悉展台上的实验材料。

(名称、用法)(2)根据展台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想玩磁铁的方法。

(3)结合玩法,合理分工。

(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汇报员、纪律监督员、材料收集管理人员)(4)对各组的.玩法进行提示。

(出示课件:“小精灵的建议”)(5)出示记录单:“我们的新发现”。

(6)学生进行“玩”磁铁的活动,教师分组巡视,并提醒学生有目的的“玩”,及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7)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调控汇报顺序:把指示南北方向的放在一起汇报,进行归纳、总结;把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的放在一起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随纲板书。

《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对磁铁的吸引力这一科学现象感兴趣,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2、知识目标:感知体验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能吸铁质的物品,并发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制品。

3、能力目标:尝试利用磁铁的磁性,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隔物作画。

活动重难点:重点:对磁铁的吸引力这一科学现象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难点: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发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制品并利用这一科学现象进行作画。

活动准备:1、每两人一盘材料:磁铁、铁钥匙、钥匙环、回形针、螺丝钉、小铁钉、大头针、塑料片、别针、头卡、小铁丝、木片、硬币、玻璃弹珠、小铁珠、橡胶玩具等2、磁铁、A4纸、水粉颜料、自制托盘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魔术导入,引出课题。

小魔术“会动的磁铁”,引出磁铁的吸引力,用鱼儿游的形式,将纸板的上面放一条(背面粘有铁片)的小鱼,下面放一块磁铁。

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进入神秘的科学世界吧!师:孩子们,小鱼能在陆地上还是水里游泳呢?(幼儿回答)今天,我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小鱼在纸上游泳,小朋友们请看?(进行魔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初步感受磁铁的奥秘。

)师:孩子们,猜猜小鱼是怎么在纸上游泳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2、魔术揭秘:幼:因为这是磁铁,下面有磁铁。

师:哦,有小朋友说因为这是磁铁,当下面的磁铁动时,上面的铁也会跟着动。

这是为什么呢?幼:它有吸力。

师:是的,因为磁铁间有吸引力。

磁铁和铁是好朋友,他们喜欢抱在一起,当移动磁铁时小鱼(铁)就会游泳(跳舞)二、展开部分1、情景回顾(师幼讨论)孩子们真聪明,周五的时候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用磁铁来找好朋友,并把它们带回幼儿园,你们完成的都很好。

(观看PPT,小朋友找好朋友照片,每张照片上出现一个“铁”字)2、找相同孩子们来看,你们都找到什么好朋友了?铁钉、铁钥匙环、铁回形针———,他们的名字里面都有铁,哇,原来磁铁喜欢什么呀?幼:铁小结:磁铁喜欢和铁做朋友,他们喜欢抱在一起,喜欢手拉手做游戏。

3、幼儿体验磁铁隔物吸铁。

(准备一盆水)师:如果我不小心把钉子掉进水盆里了,(不能用手)怎么把它拿出来?幼:可以用磁铁吸出来,请幼儿体验隔物吸铁小结:小鱼在纸上游泳,钉子掉进水里用磁铁可以吸出来;原来,磁铁隔着一些东西(物体)也能吸铁,磁铁具有穿透性的。

这是一种神奇的科学现象。

今天我们就利用隔物吸铁这一科学现象来以两人一小组,进行小组创作。

4、介绍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创作兴趣师:我们平时画画都用到哪些材料呢?(幼儿思考并回答)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画画最离不了画笔和画纸,今天我们就用磁铁和铁的`吸力,来当做画笔进行有趣的磁铁绘画。

老师把你们收集的铁的物品都放在这些盒子里了。

而且老师还把自己收集的一些也放在了里面,并放入了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我们一起利用磁铁的吸力隔物吸铁;移动磁铁的过程中,铁质物品会因为吸力跟随移动,进行绘画、探索,并一起进行小组创作吧。

在盒子里有一些物体不是铁质的,所以小朋友们在进行创作时,一定认真观察哦!5、分发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大胆创作。

①老师巡回引导幼儿大胆创作②及时鼓励幼儿三、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又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磁铁不只能隔物吸住铁,还能利用这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进行绘画创作,下一节课请小朋友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创作吧。

《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应用。

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的结合,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铁、木架台等学具准备:曲别针、钉子、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铜器、铝器等教学过程:一、激活兴趣,引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

2、课件播放秦始皇利用磁石做宫门防刺客的故事。

3、提问:其中的奥秘在哪里?4、引入:其实,磁铁不仅能吸铁,它还有许多重要的本领,这节课,我们就一边玩,一边来进一步认识这位老朋友。

(板书:有趣的磁铁)5、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6、引入: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磁铁,解释其中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开始以听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自觉产生学习的需要,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观察交流,实验探究(一)认识磁铁1、谈话: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磁铁,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拿出来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2、交流:磁铁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每一块磁铁上面都有S、N两个字母。

3、引导学生给不同形状的磁铁起个名字,认识常见的碲形磁铁、柱形磁铁、条形磁铁。

4、介绍磁铁的两个磁极:S极、N极。

[设计意图:认识磁铁探究磁铁性质的基础。

让学生对准备的磁铁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磁铁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

由于学生对形状的描述也是不确定的,因此教师将磁铁命名的权利交给学生,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对磁极的介绍重点采用讲解的形式,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 (二)探究性质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磁铁,知道常用的磁铁形状各不相同,但却都有两个极:S极、N极。

下面我们就一边玩,一边探究其中的科学知识。

2、说明:每个组都有一个材料盒,阶梯教室还有许多现成的材料,你都可以把它充分的利用起来。

3、讨论:小组的同学先商量商量,你们打算玩哪些游戏?在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小组的同学要合作、不能抢材料、要边玩过观察现象,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等)4、强调:同学们的玩法可真不少,在玩磁铁的时候请你做到以下几点:玩一玩:注意用不同的方法看一看:仔细观察,每一种玩法至少要有一个发现想一想:通过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记一记:把自己的发现用简单的语言、图画或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各组至少进行一种游戏:6、小组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学生汇报那一种游戏就探究那一种):(1)“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不能吸引哪些物体,可以吸引哪些物体;(2)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3)“接链游戏”、“两极对中间”游戏;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图钉或铁圈,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从而知道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4)“悬吊磁铁”游戏: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它的指向;(5)磁铁碰磁铁游戏: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知道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6)用磁铁接近收音机,倾听收音机的发音效果有什么变化,感受到磁铁会影响无线信号的接收。

6、师生总结出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极磁性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北,干扰信号。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个体研究——综合整理”这样一个过程。

让学生在玩磁铁的时候能自主地探究、发现,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结论,在学生思维困惑处进行点拔,进而让学生产生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学科知识,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三、介绍资料,交流应用1、提问:刚才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发现了磁铁这么多的重要本领,谁能来读一读?2、联系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谁能举个例子说明它们分别运用了磁铁的哪个性质(磁性记事板、指南针、铅笔盒、收音机、耳机、电冰箱的门等)3、谈话: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磁铁最早的国家,“司南”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磁铁的实例。

(课件介绍司南)[设计意图:利用资料卡介绍司南,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通过列举生活当中磁铁的应用,让他们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1、星期天,王小明的妈妈到河边去洗衣服,不小心把家里的钥匙掉到河里去了,你能帮她想个办法,不用下水就能把钥匙捞上来呢?2、讨论:这里有一杯水,杯底掉进两个大头针,谁想办法不接触水把它取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1、提问:这节课,你都知道了关于磁铁的哪些知识?2、评价:你觉得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怎样?还要注意哪些问题?3、布置作业: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玩磁铁游戏,发现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课后你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制作一个玩具?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永无止境,课的最后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总结,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态度的评价。

在学生意犹未尽时,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保持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