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高三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高三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题(附带答案解析)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有利于维生素D的溶解和运输B.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产生C.水分子既为细胞代谢提供液体环境,也可参与细胞的组成D.植物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其抗寒性增强2.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中生物都没有细胞壁B.甲组与乙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C.丙组与丁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3.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识别功能B.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但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C.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酸和胆固醇D.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遗传给子代B.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C.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D.原发性高血压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适合中学生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5.关于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制,目前最被人们接受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模型如下,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赤霉素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B.脱落酸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能解除脱落酸的抑制作用C.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种子,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D.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6.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某些地区大力发展“稻—萍—鱼”立体农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稻、萍、鱼构成了一条食物链B.鱼的引入可加快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稻—萍—鱼”立体农业系统内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D.“稻—萍—鱼”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二、综合题7.荷花既能食用又有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培育出一新品种荷花,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荷花的56%,下图1为荷花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f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d代表________,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有_____,这些色素的作用________,对其提取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2)据图2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荷花,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品种荷花的__________,光合速率较低。

光照强度为1500μmolm2•s-1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普通荷花,研究人员测得此光照条件下两种荷花相关的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结合图2和表格分析,除光照充足弥补了色素缺乏对新品种荷花光合速率的影响外,还可能的原因是新品种荷花________,CO2固定速率更快,光合速率更高。

(3)切好的新鲜藕片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褐变,这与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有关,但将刚切好的新鲜藕片迅速放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

8.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中常用的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

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基础为___________,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 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的__________明显增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机体通过调节使__________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

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2021年3月,北方多地遭遇近十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人们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防止土地沙漠化是当前的紧要任务,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退化形成沙地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____。

该沙地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沙地群落的重要特征。

(2)沙地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复活草,即使丧失自身90%的水分,仍可顽强生存数十年。

沙地多风的环境可将收缩成草球形的复活草散布到沙地多处,并生存繁殖,固定周围沙粒,这体现________与_____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复活草固定周围沙粒,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3)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人类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化,将沙地改造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

这说明人类活动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10.某二倍体植物有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为探究这对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某学习小组用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I),F1全为红花,F1自交得F2,F2表现为红花和白花。

(控制花色的基因最多考虑两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一对等位基因,A、a、B、b表示两对等位基因)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及结果,甲同学提出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基因控制红花,a基因控制白花,且A对a为完全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同学的解释,该对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F1全为红花,F2既出现红花又出现白花,是_____________现象。

(2)乙同学提出另一种解释:花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且只有基因型中,A、B基因____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都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其它基因型表现为白花,根据此解释,理论上F2中红花:白花=9:7。

(3)请从杂交实验(I)的亲本、F1、F2中选择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甲、乙两同学的解释是否成立,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同学的解释成立,乙同学的解释不成立;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同学的解释不成立,乙同学的解释成立。

11.磷酸吡哆醛(PLP)是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是多种酶的重要辅酶。

科研人员从大肠杆菌(E.coliK12)中找到了合成PLP的关键酶A,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高产PLP的工程菌,流程如下图所示,IPTG可诱导lac1启动酶A基因表达。

回答下列问题:(1)①过程得到的酶A基因称为___________基因。

PCR技术扩增酶A基因过程中温度最高的一步是____________,该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证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菌体内稳定存在,通常选用的E.coliBL21菌株是一种___________菌株。

③过程常用C a2+处理,并在一定温度下促进E.coliBL21吸收表达载体从而完成___________过程。

③过程后将工程菌先置于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出能够生长的菌落,能够生长的菌落包括两种类型,再做进一步筛选即可得到所需菌落。

(3)研究表明,当IPTG浓度过高时,PLP产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为验证④过程得到的是否为高产PLP工程菌,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

三、实验题12.某地土壤中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从该地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种只能降解、利用化合物A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压蒸汽灭菌。

(2)②中用于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化合物A作为唯一__________。

(3)测定②中活细菌的数量,常采用__________法。

在某一次实验中,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菌落数较__________。

在6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175和191,则每毫升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

(4)④作为对照,该细菌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1.A【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维生素D属于脂质,不溶于水,A错误;B、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消耗,在第三阶段有水的产生,B正确;C、水分子为细胞代谢提供液体环境,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D、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加,其抗寒性增强,D正确。

故选A。

2.B【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另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没有染色体等结构。

【详解】A、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A正确;B、甲中噬菌体、变形虫以及乙中蓝细菌都没有叶绿体,所以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能是有无叶绿体,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光合作用,B错误;C、丙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蓝细菌是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丁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染色体,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C正确;D、丁组的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D正确。

故选B。

3.C【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或覆盖、或镶嵌、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