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卷(附含答案)

高考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卷(附含答案)

高考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卷(附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由呈溶胶状的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B.光合作用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均相同D.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2.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特点决定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三倍体D.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促进植物个体的生长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生长素是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分体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分裂Ⅰ后期B.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但不具有细胞周期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的生殖细胞D.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5.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A.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检测结果不同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步骤为:染色→冲洗涂片→水解→制作细胞装片→观察C.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用诱虫器收集土壤小动物是利用其避光、避热、趋湿的特点D.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确定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6.有一种花卉的花色有红色和橙色两种,将纯合红花植株和橙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橙色,再让F1自交,F2中红花植株与橙花植株之比为37:27。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花色的遗传至少受三对基因控制C.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有6种D.F1测交后代中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7/8二、综合题7.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是在温度适宜、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假定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①②③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剧烈运动时,人体的骨骼肌细胞能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填序号)过程产生CO2.(3)图乙在C点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NADPH的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中的B点将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4)光照强度由A到C范围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C点之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8.2023年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交界发生了货运火车出轨事故,造成万吨致癌物质氯乙烯泄漏。

2月6日,应急人员以避免大规模爆炸为由,对运载氯乙烯的5节罐车进行“受控释放”,把氯乙烯从罐车内引出后燃烧。

目前,当地至少有6条河流发现了污染,有至少3500条鱼死亡。

请回答下列问题:(1)泄漏地大量鱼类死亡,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环保专家认为,至少要经过20年当地方可以恢复到破坏前状态,这是因为_____。

(2)氯乙烯燃烧后产生水、CO2、HCl等气体,HCl进入大气后会形成酸雨,这引起了大洋彼岸的中国网民的担心。

原因是_____。

(3)美国俄亥俄州是重要的农业州,有人建议今后几年不能进口该州的大米等农产品,因为氯乙烯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大米中的氯乙烯可能通过_____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内_____突变,可能使正常细胞发展为癌细胞。

也有人认为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有_____功能,所以少量的癌细胞并不会转化成癌症。

9.2021年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

图甲表示河流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图乙是长江某流域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几种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完成过程①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和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2)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

(3)为保护鱼类资源,国家规定渔民捕鱼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为更好的保护长江流域保留的鱼类资源,国家规定对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

10.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

11.草莓,原产南美,现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

其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该果实较难保存。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以草莓为原料酿酒,以增大其经济效益。

流程如下:草莓→清洗→沥干→破碎→酶解→过滤→草莓原汁→果汁加糖→混合酒曲→发酵→草莓果酒。

回答下列问题。

(1)酶解过程通常是利用_____处理草莓果汁,目的是提高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________。

(2)酒曲中的主要菌种是曲霉和酵母菌,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其在草莓果酒酿制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为了调控发酵状态,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测定发酵罐中的酵母菌数量,通常用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________法进行计数,为了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需要先对样液进行______处理。

(3)草莓果酒中的酒精能与一定浓度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还可以利用草莓果酒生产草莓果醋,果醋的品质和产量主要和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

12.“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 PRRSV 病毒引发的传染病。

科学家制备出 PRRSV-GP3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对该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将 GP3 蛋白注射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培养细胞丙、丁过程中均表现有____________现象,第 1 次筛选是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在该培养基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会死亡,第 2 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扩大培养通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在诊断的应用上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和快速的优点,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1.A【分析】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

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是0.025~0.8微米的泡状结构,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

【详解】A、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部分,由呈溶胶状的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A正确;B、原核生物如蓝细菌没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各种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但成分有差异,结构也不同,C错误;D、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故选A。

2.A【分析】1、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2、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形成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所以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才能得到需要的新性状,A正确;B、杂交育种不能产生新基因,只能将已有优良性状集合到同一个体上,B错误;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该单倍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错误;D、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同源染色体为奇数,联会过程中发生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D错误。

故选A。

3.B【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伸长,不是促进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从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B正确;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D、动物激素是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植物激素是由一定的部位合成的,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等,D错误。

故选B。

4.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减数分裂时,1个四分体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分裂Ⅰ前期,A错误;B、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不再分裂,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B正确;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不久3个极体都退化消失,即只形成1个成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非组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是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5.C【分析】1、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相同,都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35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培养离心后,放射性应该位于上清液中,如果离心后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