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搜狗百科
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1.窦房结解剖窦房结是一种特殊分化的心肌组织。
外形为扁平长形。
一般分为头体尾三部。
位于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界嵴上端。
头端在心外膜下1mm。
体尾靠近心内膜。
大小约(15~20)mm×5mm×2mm。
窦房结内结构不均匀。
其组成的细胞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称为起搏细胞(P细胞)。
多聚集在一起形成多个起搏细胞集群。
该细胞舒张期除极较快。
为心脏基本窦性节律起搏点。
另一类细胞分布在整个起搏细胞集群的周围。
称为过渡细胞。
其传导功能较好。
细胞间有结缔组织和间质。
随年龄增长。
细胞数减少。
纤维结缔组织可增加。
窦房结血液供应较丰富。
由贯穿其中的窦房结动脉供应。
该动脉约55%~60%来自右冠状动脉的右房前动脉供血。
40%~45%来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的左房前动脉供血。
窦房结内动脉管径所占面积是邻近心房壁小动脉管径所占面积的8倍。
血液供应相当于附近心房肌的15倍。
窦房结有丰富的自主神经支配。
特别是胆碱能神经纤维极其丰富。
而肾上腺能神经纤维数量较少。
因此。
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较大。
2.窦房结的生理特点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节律的起搏点。
属慢反应细胞。
其跨膜电位及动作电位与心室固有心肌快反应细胞有很大不同。
是由钙通道开放。
关闭。
钙离子内流特性所决定。
最大舒张期膜电位水平为-60~-70mV。
第4相电位不固定。
阈电位为-60mV左右。
0相上升速度慢。
动作电位曲线1。
2。
3相互相移行。
区分不明显。
动作电位幅度低。
约为60mV。
由于本类细胞有较快的自发4位相的除极现象。
所以它有比其他部位起搏细胞更高的自律性。
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和窦房传导虽由其细胞的内在生理功能决定。
但也均明显地受自主神经的影响。
迷走神经兴奋。
可以通过乙酰胆碱释放。
使4位相除极速度变慢。
心率减慢。
结内及窦房传导时间延长。
窦房结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延长。
而交感神经兴奋。
可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使4位相除极变慢。
窦房结自律性加快。
窦房传导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