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6种或6种以上)。
2.简述员工及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3.何谓动态网络型组织结构?它有何优、缺点?4.简述X理论的基本观点。
5.简述行业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判断题1.在实行目标管理法的情况下,目标可以直接作为管理控制的标准。
()A. 对B. 错2.韦伯首先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A. 对B. 错3.管理者必须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必须向消费者保证组织在切实履行社会义务,必须让政府官员对组织的遵守法律感到满意等,管理者在这些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代表人的角色。
()A. 对B. 错4.球队教练在赛前给球队确定的赛场战术、赛中换人或利用“暂停”指示队员改变战术、赛后总结经验教训,都是为了球队取得期望的“成就”。
球队教练行使的是控制职能。
()A. 对B. 错5.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较不重要。
()A. 对B. 错6.创新在本质上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创新根本无规律可循。
()A. 对B. 错7.当奖金的多少被视作衡量个人工作成果和努力成果的标准时,奖金已不再是保健因素,而是激励因素。
A. 对B. 错8.组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A. 对B. 错9.在有机组织中,由于组织中的大多数活动都实现了外包,组织结构呈扁平化,效率更高。
()A. 对B. 错10.根据期望值理论,员工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可能性只是员工个人的知觉,与实际情况关系不大。
如果期望值大大低于实际值,即使员工积极地从事某项工作,但由于工作绩效低,最终无法获得奖励,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所以管理者必须尽力发现员工在技能和能力方面与工作需求之间的对称性。
()A. 对B. 错1.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企业的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与下级商定目标来进行领导,使大家一起努力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
如果一项任务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任务必定被忽视。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德鲁克的这段话体现了:()A.企业的目标越多,则企业的效果就越好B.以目标管理方式制定目标体系是一种较好的管理方法C.企业必须有目标,但不一定必须有目的和任务D.企业的目标应由董事会制定2.以下四种做法,哪能一种最能说明该组织所采取的是较为分权的做法?()A.采取了多种有利于提高员工个人能力的做法。
B.努力使上级领导集中精力于高层管理C.更多、较为重要的决定可由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作出。
D.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负担。
3.对某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到最满意的行动方案,可能需要做这样一些工作:()(1) 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2) 选择满意方案;(3) 阐明问题现状;(4) 提出可行备选方案;(5)明确决策目标。
你认为正确的分析思路与程序应该是:A. (5) (3) (4) (1) (2)B. (3) (4) (1) (2) (5)C. (5) (4) (3) (1) (2)D. (3) (5) (4) (1) (2)4.下面哪一条促使组织更多地进行集权而不是分权?()A. 决策信息的广泛性B. 培养后备管理人员C. 企业规模的扩大D. 组织命令的统一性5.对客观条件,尤其是对管理者需要的信息的量和可靠性而言,要求最高的控制类型是()A. 前馈控制B. 同期控制C. 生产控制D. 反馈控制6.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7.某高校一年级同学李某积极准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他估计自己有80%的把握通过四级,并且他也非常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其渴望程度为100%。
那么,该同学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激励水平为()A.100% B.80% C. 0% D.90%8.在管理工作中,责、权、利和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对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效率均有很好的作用。
关于4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正确地描述为:()A.责、权、利和能力完全是对等的关系B.责任是管理的基础,应当大于权力、利益和能力C.责、权、利是相等的,而人的能力可以略小一些D.责、权、利是相等的,而人的能力应大于其承担的责任9.关于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之间的关系,下述哪种描述,最为确切()A.它们是决策过程的两个阶段,初始决策属于对问题的前期决策,追踪决策为后期决策B.只有初始决策发生重大失误时,才需要实施追踪决策C.追踪决策是在组织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初始决策调整和废弃的过程D.两种决策属于不同方式,没有内在的联系10.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体现()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11.中国的成语“朝三暮四”多数时间用来形容那些见异思迁和朝令夕改者的思想和行为,但是有人根据考证发现这个成语最初是讲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每天他喂每只猴子7粒枣,早上3粒晚上4粒,猴子们嫌早上吃的少就很不高兴,于是老人就改为早上4粒晚上3粒,结果猴子们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又嫌晚上吃的少而不高兴,于是老人又改成早上3粒晚上4粒。
在这种不断地变换中猴子们一直保持着一种高兴的时候多而不高兴的时候少的状态,而且多数时间十分听老人的话。
你认为这位老人的做法最符合下面的哪个管理原理?()A.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理。
B.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原理。
C.直线指挥和职能管理的原理。
D.领导方式的权变理论的原理。
12.远洋公司从长远发展考虑,认为应该设立一个综合管理部,负责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协调,公司总裁王总兼任该部部长。
由于王总工作繁忙,因此必须设立一个实际上负责全面工作、直接向王总负责的副部长。
你认为对于这个副部长的选聘最好采用何种方法?()A.由于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丰富,最好通过外部招聘,这样可以找到最适合的B.考虑到该职位的人员应该和王总很好配合,需要熟悉公司情况,如果公司中有可以胜任的人可以提拔,不必一味求高C.可以先从外部招聘,然后进行培训D.可以现在内部提升,然后送到外面培训13.某公司总裁决定进一步采取授权行动,在公司内部推行民主管理。
最近公司发文规定,在文件所列举的20种紧急情况下,一线经理有权自主采取行动,但需将进展情况和结果及时报告上级经理。
对于这一安排,你认为下述描述中哪一条最贴切。
()A. 这表明公司显著增加了一线经理的决策权。
B. 公司有限度地扩大了一线经理的自主决策权。
C. 如果无须报告上级经理,这种做法就是授权。
D.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权而只是一种工作落实。
14.早晨8点30分,公司常务副总、董事老杜接到市政府电话,通知企业开展冬季消防检查;10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保卫部,通知他们去处理这项要求;9点15分,老杜接到库房电话,被告知房屋后墙再次被人敲了个洞,又有几十箱产品被偷走;8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市公安局请他们改善本地治安情况......。
整个上午老杜接电话、打电话,倒也挺忙。
根据管理方格理论,你认为老杜最接近哪种类型领导者。
()A. 1.1型。
B. 5.5型。
C. 9.1型。
D. 1.9型。
15.某君到一百货商店考察,随手翻阅了其规章制度手册,有三条特别引起他的注意:“我们只售高贵时髦的衣服和各种高级用具。
”“货物售出超过三十天,不再退还购货款。
”“在退还顾客购货款前,营业员需注意检查退回的货物,然后取得楼层经理的批准。
”试问这三条规定各自属于计划的哪一种形式?()A.都是规则。
B.都是政策。
C.分别是政策、程序、规则。
D.分别是政策、规则、程序。
四、案例分析题新来的总经理老张A电脑公司和其它许多高科技公司一样,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但也面临着来自众多大公司的激烈竞争。
公司刚开张时,一切就像闹着玩似的,高层管理人员穿着T恤和牛仔裤来上班,谁也分不清他们与普通员工有什么区别。
然而当财务上出了毛病,局面立刻大为改观,原先那个自由派风格的董事长虽然留任,但公司却引进了一位新的总经理老张。
老张来自一家办事古板的老牌公司,他照章办事,十分传统,与A公司的风格相去甚远。
公司里的管理人员总的态度是要看看这家伙能呆多久。
这样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第一次公司内部危机发生在老张首次召开的行政会议上。
会议定于上午8点半召开,可有一个人9点钟才跌跌撞撞地进来。
西装革履的老张眼睛瞪着那个迟到的人,对大家说:我再说一次,本公司所有的日常公事要准时开始,你们中间谁做不到,今天下午5点之前向我递交辞职报告。
结果十名行政人员有两名辞职。
此后一个月里,公司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老张颁布了几项指令性政策,使已有的工作程序改弦易辙。
从一开始起,他三番五次地告诫副总经理,一切重大事务向下传达之前必须先由他审批。
他抱怨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之间缺乏合作,而在这些关键领域,A公司都面临着挑战。
老张还命令全面复审公司的福利待遇制度。
然后将全体高层管人员的工资削减了15%,惹得他身边的一位行政人员辞职。
研究部主任这样认为:“我不喜欢这里的一切,但我不想马上走,开发电脑打败那些大公司对我来说太有挑战性了。
”生产部经理也算是不满现状的人,可他的话令有些人很惊讶:“我不能说我很喜欢老张,不过至少他给我那个部门设立的目标我能够达到。
当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时,老张是第一个感谢我们干得棒的人。
”事态发展的另一面是,采购部经理满腹牢骚。
他说:“老张要我把原料成本削减15%,他拿着一根胡萝卜来引诱我,假如我能做到的话,他就给我丰厚的年终奖。
但要达到这个目标简直就是不可能,从现在起,我要另找出路。
”但老张对销售副总经理老李的态度却令人不解。
老李被人称为“爱哭的孩子”。
以前,他每天都到总经理的办公室去抱怨和指责其他部门。
老张的办法是让他在门外等,冷一冷他的双脚。
见了他也不理会他的抱怨,而是直接谈公司在销售上存在的问题。
过不多久,老李开始更多地跑基层而不是每天到老张的办公室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A公司在老张的管理下恢复了元气。
行政管理人员不得不承认他对计算机领域了如指掌,对各项业务的决策也无懈可击。
然而,他对生产、采购部门却依然勒紧缰绳。
公司里听不到关于老张去留的流言蜚语了,人们对他有了共识:他不是那种不了解这里情况的人,并且确实带领公司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