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人名词解释

自然人名词解释

自然人名词解释
自然人
自然人的范围很广,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在我国的自然人主要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外国人;3、无国籍人;4、外国人的无国籍人;5、外国人的无国籍人;6、外国人的外国人;7、无国籍人;8、法律规定的其他自然人。

自然人的范围很广,有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常人,有的则可能是法律上的特殊人,而且有些只有国家赋予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才能成为自然人,这个不仅对自然人有所限定,也是对特殊人的一种特别保护。

这就使得自然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具有了与其他法律主体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当然也就承担着不同的民事责任。

法律拟制自然人
5、非财产性人;
6、无行为能力人;
7、限制行为能力人;
8、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9、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10、其他依法不能成为民事主体的人。

2、法律拟制自然人
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承担民事义务能力的法律资格。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由自然人的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又称为“营业能力”或“活动能力”,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
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充分的民事权利能力,比如签订买卖合同,取得赠与合同等,同样负有义务,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

当然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内容,详细的情况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

3、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在权利能力存续期间,权利能力人从事民事活动,应受法律的保护。

我国《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