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览(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览(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览(一)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13期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 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项目始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简称FAO)于2002 年发起的旨在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的倡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GIAHS 已从最初的倡议成为目前FAO 的重要项目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遗产项目从2005 年的首批5 个增加到现在的20 个国家50 个项目,涵盖了沙漠绿洲、山地梯田、农林复合、古树群落、稻鱼共生及其他特色农业系统。

这些系统具有5 大基本特征:一是农民目前仍在使用,可提供保障当地居民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的物质基础;二是具有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价值;三是蕴含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管理、景观保持等方面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四是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宗教信仰和艺术等方面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五是在长期人与自然交互中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中国农业农村部是这项工作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

目前我国拥有15 项GIAHS,位居世界首位。

分别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5 年认定)、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0 年认定)、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2010 年认定)、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2011年认定)、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 年认定)、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2012 年认定)、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2013 年认定)、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2013 年认定)、陕西佳县古枣园(2014 年认定)、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4 年认定)、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2014 年认定)、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2017 年认定)、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017年认定)、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2018 年认定)、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2018 年认定)。

从传统中发掘智慧,让古老拥抱现代,我们在不同层面上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仅使遗产地老百姓受益,更提升了民族与文化自信。

为让读者对全球GIAHS 有更深的了解,编者逐一摘译整理了其他国家共35 项GIAHS 遗产,陆续刊登供读者参阅。

本期刊登日本的11 项GIAHS 遗产。

日本能登半岛山地与沿海乡村景观2011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能登半岛农业系统是日本传统农业的典型代表,半岛三面环海,山地、森林、梯田、池塘和村落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形成了地域鲜明的乡村景观。

传统上,能登半岛蔬菜品种繁多、稻丰鱼香,其农业生态价值获得了当地民众的一致认可。

半岛上分为13 个农业种植区,其中 6 个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区,包括牛蒡、南瓜、油菜、冬瓜、慈菇和大豆种植区。

系统内油菜品种多达20 多种,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充足的蔬菜供应。

同时,越来越多的半岛农民也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

面对全球气候剧变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能登半岛的农业系统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该系统兼顾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了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传统知识和资源管理的相互协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每年都会有300 多种候鸟前来栖息、繁衍,包括青斑蝶等,也是许多濒危、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火蜥蜴、蝾螈、树蛙等物种生活在此处的稻田和水渠内。

日本境内发现的维管植物大约有5600 种,其中1950 种属于该系统特有,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当地农户开渠挖塘、储存灌溉水源,以实现灌溉水源的可持续性。

上游水渠动植物品种繁多,是食物链顶端生物(如苍鹰)的栖息场所。

几百年来,当地农民辛勤耕作,其传统农耕模式代代相传,有力应对了气候变化、充分保护了半岛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区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在此从事种植业、渔业、林业,世代繁衍生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现代科技融入水稻烘干、制炭、制盐、渔猎、节水等生产环节,使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山谷、丘陵、农田层层叠叠,形成了一条壮阔的绿色走廊。

(张龙豹徐明摘译)日本佐渡岛稻田- 朱鹮共生系统2011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日本佐渡岛的地形以丰富的地貌、高低起伏的海拔为典型特征,不同地形都被巧妙充分地利用,形成了佐渡景观。

岛上的中等林地、种植园、草地、稻田、湿地、灌溉池塘和灌溉沟渠等镶嵌分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佐渡的山地景观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岛内种植豆类、蔬菜、土豆、荞麦、水果等农作物,同时还饲养牲畜。

岛内有野生植物和蘑菇等,沿海地区还有许多海鲜。

佐渡岛的里山也是日本野生朱鹮的最后一块栖息地。

朱鹮在日本是一种象征其文化价值的鸟类,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以稻田为食。

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做法系统地促进佐渡的传统农业与日本其他地区相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佐渡岛的传统农耕方式逐渐复兴,使得更多的朱鹮重新在野外找到了栖息地。

佐渡岛正在将传统农业生态知识与现代技术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相结合,致力于恢复朱鹮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促进环保农业的实践和发展。

(刘文宋雨星摘译)日本熊本阿苏可持续草地农业系统2013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阿苏草原位于日本九州岛中部熊本县,阿苏地区遍布活火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东西长18 公里,南北长25 公里。

尽管火山土壤和地理条件不适合种植,但当地农民经过世代的传承都已适应了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

他们对寒冷的高地的火山土壤进行了改良,建造出草场用于放牧和割草,形成了水稻种植、蔬菜园艺、温室园艺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

当地除了种植大豆等谷物作物,还改良了能够适应极端温差的水稻,在气候凉爽的火山口底部平原,则种植了如西红柿、菠菜、芦笋、萝卜、卷心菜等的夏秋季蔬菜。

林业也是当地的主要产业,现在火山口的大部分森林是人工栽培的针叶林,如雪松和柏树等,它们被种植在社区草地上,用于集水和原木生产。

阿苏草原被认为是“二次自然”的环境,当地人通过长期的农业活动如焚烧、放牧和割草等保持和维护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使得阿苏草原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

(刘文熊哲摘译)日本静冈传统茶- 草复合系统2013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茶- 草复合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绿茶生产与草地管理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是日本传统土地利用形式的典范。

该系统位于日本最大的茶叶产区静冈县,当地农民主要依靠茶叶获得收入,有8000 多户家庭种植茶叶,年产量达300 亿日元,占该地区农民收入的近80%。

该地区是新型茶叶制作工艺的发源地,深蒸茶颜色深绿,香味独特。

20 世纪50 年代,这种制茶工艺在该地区独一无二地发展起来,现在它已成为日本制茶的典型工艺之一。

据了解,在茶树周围种草可以改善茶叶的颜色,香气和口感,从而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

而且,由于茶通常种植在陡峭的山坡上,草地覆盖不仅可以减缓因降雨和肥料径流带来的水土流失,还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茶树和草地的相得益彰,形成了非凡的美景,不仅平衡了农业生产力,也维持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数据表明,该地区已记录的物种达300多种,包括7 种濒危物种,是日本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半天然草原之一。

(刘文熊哲摘译)日本大分国东半岛林-农-渔复合系统2013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国东半岛林- 农- 渔复合系统是一种包括橡木林、稻田和灌溉池塘等的循环农业模式,利用锯齿橡木原木进行香菇栽培是其特色生产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食物来源和生计保障。

传统的林农管理方式传承了农耕文化,保护了农业生物多样性。

该地区地形狭长,土地不够开阔,降雨常被周围的火山土吸收,使得农田难以从河流获取稳定的水资源。

因此,当地的祖先没有开发大规模的稻田农业,而是将林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培育了橡木林。

橡木林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橡木原木能够培育蘑菇,该系统所在地的大分县生产的香菇,已经连续14 年在全国干香菇比赛中荣获日本最佳蘑菇称号,受到高度评价。

此外,橡木林的根系有保水作用,能够将土壤中的水分储存下来,郁郁葱葱的橡木林形成了美丽的森林景观。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当地农民已经发展了大约1200 多个相连的灌溉池塘,以确保农业和林业的水源供给。

(刘文徐明摘译)日本岐阜长良川流域渔业系统2015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岐阜长良川流域渔业系统是由香鱼及其生长的水域环境、流域周边森林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当地重要的日常饮水和灌溉用水来源。

在岐阜县长良川中上游,存在着以日本香鱼为中心的繁荣的内陆渔业。

香鱼是一种在海洋和河流之间迁徙的鱼类,只能栖息在极为清洁的水源。

长良川的河水尽管流经城市和居民区,但上游和中游的原始长良川水体清澈,被认为是日本三大最清澈的河流之一。

长良川的香鱼被认为是当地的特产,对该地区的饮食文化的发展以及鸬鹚捕鱼等传统捕鱼技术的传承至关重要。

该地区的人民享受着河流的自然馈赠,秉承着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通过种植树木来保护长良川及附近的景观。

森林能净化水质,是香鱼和许多其他稀有鱼类的栖息地。

受益于当地人民的保护,长良川渔业系统保持着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刘文刘海涛摘译)日本和歌山青梅种植系统2015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青梅是日本饮食中常见的配菜,具有预防食物中毒、缓解疲劳等优良的药效。

日本种植青梅的历史距今已有1300 多年。

和歌山青梅种植系统位于日本关西地区的和歌山县,该地区土质贫瘠,不适宜种植常规农作物。

大约400 年前,和歌山的人们开始在这种砾质斜坡上种植梅树,利用陡峭的山脊种植其他矮树,形成了矮林。

每到早春,林中的蜜蜂给梅树授粉,森林也为蜜蜂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

林地为该地区提供了生产优质木炭的木材,当地人采用独有的选择性伐木方式来进行林地管理,这样砍伐后树木可以快速恢复。

和歌山青梅种植系统既能收获青梅果实,还有防止坡面坍塌的作用。

经过当地人民数百年来的不断努力,当地已形成多个优良的青海改良品种,实现了青梅产量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地区的青梅产量占到日本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几乎是日本其他梅产区的两倍。

(刘文徐明摘译)日本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2015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位于陡峭的山区,海拔1000 至1700 米,森林密集,平地稀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