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2012年9月第9卷第26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贺科能070710Y )。
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1],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已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手段,PCI 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PCI 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是得到公认的[2-3],本文在于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PCI 治疗的安全性。
现对我院不同类型冠心病行择期PCI 治疗的患者148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择期行PCI 患者148例。
分为慢性冠脉病组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其中,104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男81例,女23例,平均(58.0±8.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56例,高脂血症27例,糖尿病19例,吸烟46例,术中、术后使用替罗非斑64例;44例为慢性冠脉病,男34例,女10例,平均(59.0±11.3)岁,合并高血压29例,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7例,吸烟6例,术中、术后使用替罗非斑21例。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标准经冠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50%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PCI 指征参照2006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指南》,>70%及以上病变可行PCI 术。
1.3方法①慢性冠脉病患者PCI 术前均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 ,累计总量达300mg ,氯吡格雷片75mg ,qd ,累计总量达300mg ,合并心功能不全者无禁忌证均使用ACEI/ARB 及β受体阻滞剂。
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予顿服300mg 阿司匹林肠溶片继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 ,顿服氯吡格雷片300mg 继以口服氯吡格雷片75mg ,qd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 段抬高及非ST 段抬高)的予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 皮下注射,q 12h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治疗后7~12d 行PCI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3d 后行PCI 术。
替罗非斑使用:PCI 术中即刻经冠脉内推注替罗非斑10μg/kg ,3min 内推注完,后以0.15μg/(kg ·min )持续静脉泵入18h 。
不同类型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性比较分析谢睿彬彭育欢张小新林东廖佩娟林云谭泰康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贺州5428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慢性冠脉病组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04例,均行择期PCI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慢性冠脉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术手术相关并发症(急性血栓、无复流/慢血流、再闭塞、死亡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行择期介入治疗安全性相近。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9(b )-0034-02Safet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PCI in different coronary heart diceasesXIE Ruibing PENG Yuhuan ZHANG Xiaoxin LIN Dong LIAO Peijuan LIN Yun TAN Taika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Hezhou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Hezhou 542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treatments in differ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s.Methods 148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 studied,including 44cases with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and 104case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ll were performed selective PCI treatmen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was found in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cute thrombosis,no-reflow,slow flow,reocclusion and death)between chronic coronary group and acute coronary group.Con -clusion There could be similar safety in selective PCI treatment between different coronary heart diceases.[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ecease;PCI;Safety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术前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术前射血分数〈50%使用替罗非斑29(65.90)7(15.90)5(11.36)10(22.73)31(70.45)12(27.27)1(2.27)19(43.18)21(47.73)2(4.55)2(4.55)5(11.36)21(47.73)56(53.85)19(18.27)46(44.23)27(25.96)61(57.69)39(37.50)4(3.85)55(52.88)38(36.54)5(4.81)6(5.77)14(13.46)64(61.54)0.1750.7300a 0.6780.1760.2310.6280.2810.2040.9450.3750.7270.120项目慢性冠脉病组(n =44)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 =104)P 值表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n (%)]注:“a ”为Fisher 检验结果342012年9月第9卷第26期·临床研究·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1.4疗效标准①无复流/慢血流:经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术后,除外冠状动脉痉挛夹层、血栓、严重冠脉狭窄、撕裂等原因,TIMI 血流0、1级为无复流,TIMI 血流2级为慢血流。
②支架内闭塞:支架植入术后24h 发生的闭塞称为急性支架内闭塞,支架术后24h ~3个月内发生的闭塞称为亚急性闭塞,发生在术后3个月后的闭塞称为晚期闭塞。
③冠脉夹层:血管扩张部位造影可见的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外造影剂滞留或内膜片,包括A~F 共6型,A 型夹层:管腔内有微小透X 线区,没有或仅有少量造影剂造影剂滞留;B 型夹层:形成双腔样改变,两腔之间有一可透X 线带,没有或仅有少量造影剂滞留;C 型夹层:管腔外帽样改变,管腔外有造影剂滞留;D 型夹层:管腔内螺旋状充盈缺损;E 型夹层:新出现的持续充盈缺损;F 型夹层:非A ~E 型,导致血流障碍或血管完全闭塞。
④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术后24h 发生的血栓形成称为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支架术后24h ~30d 内发生的血栓形成称为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发生在术后30~360d 的血栓形成称为晚期支架血栓形成。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148例PCI 患者共出现相关并发症共16例,慢性冠脉病组共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11例。
慢性冠脉病组术中并发症4例,其中急性血栓形成1例,无复流/慢血流2例,冠脉夹层1例,术后并发症1例,即死亡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术中并发症状4例,其中急性血栓1例,冠脉夹层2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再闭塞4例,心衰1例,冠脉夹层1例,急性血栓1例。
见表2。
两组总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88>0.05)。
表2慢性冠脉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CI 术并发症比较(例)3讨论PCI 治疗与未行血运重建患者对比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4],但PCI 本身通过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可以引起急性血栓形成、引起无复流/慢血流、急性冠脉闭塞甚至死亡等并发症发生。
有报道PCI 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达0.6%~14%[5],与我院的1.36%相仿,经使用替罗非班后TIMI 血流在2、3级。
PCI 开通阻塞血管的同时形成的粥样斑块的碎片、微血栓、血小板等栓子导致远端血管栓塞,与再灌支损伤、微血管痉挛、微血管结构破坏等有关,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21%,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是常见而且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其死亡率可高达20%~50%[6-7]。
目前认为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支架为金属异物,本身有致血栓形成作用;②PCI 术中导引钢丝通过、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均可损伤血管,造成内膜撕裂,使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系统,从而形成血栓,PCI 术前、术后未进行有交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冠状动脉内原有的附壁血栓可成为新形成的血栓的核心,使血栓迅速扩大。
择期PCI 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为2.2%,急性闭塞发生率为0.8%,死亡发生率为0.31%[8]。
我院结果并发冠脉夹层4例(2.7%),其中3例为术中形成,经使用替罗非班及覆盖支架后治愈,1例为术后形成,患者有胸痛症状,经造影后无需植入支架,药物治疗。
我院再闭塞4例(2.7%),4例均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3例急性支架内闭塞与支架贴壁不良有关,经再次造影球囊扩张,泵入替罗非班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1例患者反复出现心肌梗死,考虑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有关。
死亡2例患者(1.35%),其中1例为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冠脉病变患者,心功能NYHA Ⅲ级,合并下肢血栓,为左主干血栓形成,予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及尿激酶均无效,最后死于心功能不全;另1例为合并糖尿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中出现血栓引起室颤,经抢救无效死亡,均与急性血栓形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