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本书阅读心得

整本书阅读心得

整本书阅读心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读、写、听、说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在其它学科上学习和进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读整本书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意义重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中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情感体验和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有着更多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在面对众多学科的学习时,高中生的阅读时间被严重压缩,因此能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高中生并不多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上又存在两种不好的语文阅读教学倾向,致使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更是雪上加霜。

一是教师故步自封,紧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放,课堂上依旧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在阅读教学时,以肢解字词句段篇章进行教学,形式单调,知识内容乏味,课堂缺乏活跃气氛,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这种学习氛围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效率较低,质量较差,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另一种是教师理念比较前沿,在新课程改的不断深入之下做出了不小的改变,在教学课堂上大胆创新,敢于使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比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等等,然而由于对教学方式本质的研究不足,导致在指导过程中不够到位,对课堂把握程度较差,不少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成为旁观者看看热闹,没有实际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较差,过分夸大了过程的重要而忽视了结果,导致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使教学质量下降。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的不断膨胀,学生的阅读时间不断被挤压。

纸质阅读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便捷性,而电子阅读却能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结合,这样才有利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以《三国演义》读本片段教学为例,教师以分组阅读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

然而在划分小组过程中没有注意平均,导致在交流过程中小组的学习状态没有受到很好的监督,学生交流主题不受控制,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失控,导致课堂学习质量大大降低。

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语文教学效率影响较大,所以教师应
当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定位在“生命的体悟与人生的理解”上,尝试着在文本与学生的生命体验之间建立联系让经典与学生的人生经验发生特定的“同构”性关联,既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与真切感受,也引导他们在与经典的对话中建构自己的价值信念与精神坐标。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导致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高中生处于信息洪水之中,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其中的不良信息影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阅读价值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就是一种很有品味的生活方式。

另外,班级本身也要建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建立教师推荐图书角、读书交流会、文学社等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参到阅读中来。

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情感修养和生活经验有着综合性的考查。

因此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各种各样,这要求教师端正态度,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给予学生更好地指导。

语文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的知储备厚度对于课堂深度影响很大,教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那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能够旁征博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经验。

对《三国演义》这样内容庞东人物众多线索繁复的作品,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其价值可谓人见人殊,而我们要考虑的则主要在于有益于当代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语文素养的培育。

这就要在文本价值与学生发展的需求之间寻找到恰切而有效的结合点。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何让整本书阅读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学习中发挥其独特的不易取代的作用。

阅读动力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驱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一种自发的、有益的内部驱动力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而不是采取强制要求等外在驱动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为了达到在阅读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的目的,需要从多方面检视自己的阅读动力。

教师在强化学生阅读动机时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图书入手,一是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带领学生多参加读书
相关活动,逐渐开拓更广阔的阅读领域,对经典书籍进行广泛涉猎。

另外高中生大都自律性较差,在读过程中容易半途而废,放下书容易拿起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制定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在语文选修课程中进行渗透教学。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学生会阅读书的导读、序章、目录等内容,从整体上了解书本内容,随后在确定是否需要深入阅读。

第一,要拓展阅读范围,不拘泥于文体形式,诗歌、小说、传记等等都可以广泛涉猎,然后根据不同的书确定不同的阅读目标。

第二,有计划性的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长篇小说去研读,这类书一般会有逻辑体系和思想价值,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

第三,在阅读中全身心投入,将自己带入到书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教学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实行,整本书阅读将很快变得普及和成熟。

高中生有各自的性格特点,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在阅读中容易受到干扰,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带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断进步,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