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细则(土建)土建专业监理细则一、工程特点:本工程由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州市体育局自行车赛场配套用房工程,基础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独立柱基,框架结构,铝合金门窗、木门,玻璃幕墙,内墙乳胶漆、瓷砖,楼地面为地砖,室内吊顶,屋面钢结构,建筑面积6000 m20、监理工作流程:(详见监理规划)三、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一)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1 •模板工程1)质量控制要点:①检查构件模板的几何尺寸,确保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②检查构件节点处模板的构造情况,确保拆模后节点处构件阴、阳角的方正、清晰;③检查模板的支撑情况,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④检查模板接缝,确保接缝不漏浆;⑤检查梁、板模板的标高、轴线和起拱高度(当跨度》4m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标高、轴线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⑥检查安装在模板内的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⑦检查模板拆模时间,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规定,当施工荷载对拆模后的构件不利时,应加支撑加固;⑧检查脱模剂的质量和涂刷情况,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脱模剂不宜使用。
严禁脱模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2)常见质量问题的外理: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控制及处理方法:2 •钢筋工程1 )质量控制要点:①检查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抽检钢筋力学性能、焊接质量、冷挤压接头质量,抽检要求和试件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②检查构件内钢筋的级别、数量、直径、间距、形状、锚固长度、钢筋加密区长度、钢筋弯钩的角度和绑扎位置,当需要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③检查构件内钢筋焊接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符合钢筋混凝土设计要求,因抗震要求,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④当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时,其钢筋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规定;⑤检查上、下柱截面改变时,纵向钢筋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⑥检查预留孔洞周围应加固的钢筋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检查需要预留插筋的部位,插筋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⑦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⑧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完成对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并办理签证手续。
2)常见质量问题的外理: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控制及处理方法:伸钢筋错位及时校正接联系,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同时派专人随时检查校正,在外伸部分加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模板、铁卡或木方卡固定,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混凝土钢筋同截面接头过多1)施工人员不熟悉规范2)钢筋配料时末考虑原材料长度1)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2)如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方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返工影响工时太大,则可采用加焊帮条或改为电弧焊占八\、松扣2)绑扣形式不正确用20号铁丝,绑扎较粗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绑扎时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方式2)将节点松扣处重新绑牢焊缝夹渣1)通电时间短2 )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3)焊剂熔化后熔渣粘度大4)回收焊剂重复使用时,夹杂物清理不干净1)采用性能良好的焊条,正确选择焊接电流,焊接时必须将焊接区域内的赃物清除干净,多层施焊时应层层清渣2)在搭接焊或帮条焊时,操作中应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特别是米用酸性焊条时,必须使熔渣滞留在熔池后面3)当熔池中铁水和熔渣分离不清时,应适当将电弧拉长,利用电弧热量和吹力将熔渣吹到旁边或后边,直至形式清亮熔池为止3 •混凝土工程对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与施工,应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应审核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资质和营业执照,查看其是否具备生产商品混凝土材料的条件,符合要求后方可同意其供应。
2)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对每车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测试,符合要求后才能同意使用,否则作退场处理。
同时,对商品混凝土的质保资料也必须进行详细审核,对相关报验资料按规定进行签认。
3)混凝土施工时,按照旁站监理方案的要求进行旁站监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并监督施工单位做好相应试块,确保其真实性。
二)砌砖和粉刷工程1 )质量控制要点:①检验外墙用的MU10KM1非承重空心砖和内搁墙用的MU10混凝土小型砌块及基础用的MU15SH实心粘土砖的质量及砌筑砂浆的质量;②对外墙砌筑要求:灰缝厚度、砂浆饱满度、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沿混凝土墙柱每高500mn设2?6拉结筋伸入墙内,并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③对内搁墙要求:平整度、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当内墙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且层高较高时,需要墙上设圈梁。
砌筑高度按设计和消防要求,必须砌至楼板底;④按设计要求砌砖内每搁4m设一构造柱,构造柱钢筋上、下端与主体固定(与预埋筋焊接),沿柱高度500mn K 2?6拉结筋伸入墙内1000mm⑤对水、电在墙体上开槽(埋管线用的),必须用圆锯切割,严禁打凿。
严禁在墙体上切割水平槽,对需要开槽的应征得设计的同意,并应尽可能避免在外墙上开槽;⑥粉刷层应分层进行,其每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底层粉刷时应对基层做好表面处理,使其粘接牢固,两种不同基层材料的接合处,应加一层钢丝网后再进行粉刷,二种基体搭接不小于10MM以防开裂。
对粉刷层较厚的,须按规范要求采取加强措施。
每层粉刷后,应严格检查有否空鼓,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粉刷完工后检查粉刷层的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程度和空鼓状况等,并做好检查验收记录,以便存档。
2 )常见质量问题的外理:砌砖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控制及处理方法:三)铝合金窗(门)、木门的工程质量控制1铝合金窗的制作、安装1)材料的质量①窗采用的玻璃、钢材、密圭寸条、聚氯乙烯型材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中空玻璃尚有检测报告;②采用的异型材、密封条等原材料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采用的紧固件、五金件、增强型钢及金属衬板等,应进行表面防腐处理,紧固件镀层金属及其厚度、五金件的型号规格及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滑撑铰链不得使用铝合金材料;③固定片厚度应大于或等于1.5mm,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15mm的Q235-A冷轧钢板,表面应镀锌处理;④组合窗及连窗门的拼樘料应采用与其内腔紧密吻合的增强钢材作为内衬,型钢两端应比拼樘料长出10-15mm;⑤玻璃垫块应选用邵氏硬度为70-90(A)的硬橡胶或塑料,不得使用硫化再生橡胶、木片或其他吸水性材料。
⑥窗与洞口密封用嵌缝膏应具有弹性和粘接性。
⑦与铝合金窗型材直接接触的五金件、紧固件、密封条、玻璃垫块、嵌缝膏等材料,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
2)成品窗的质量验收①窗的外观、外形尺寸、装配质量、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门窗的抗风压、空气渗漏、雨水渗漏三项基本物理性能应符合有关规范中对这三项性能分级的规定及设计要求,并附有该等级的质量检测报告。
如果设计对保温、隔声性能提出要求,其性能也应符合上述规范及设计要求。
②窗的构造尺寸应包括预留洞口与待安装窗框的间隙及墙体饰面材料的厚度。
其间隙应符合下列的规定:③窗框和扇的平整度、直角度和翘曲度以及装配间隙,五金配件的安装位置及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④窗不得有焊角开焊、型材断裂等损坏现象,其表面不应有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⑤密封条装配后应均匀、牢固;接口应粘接严密,无脱槽现象。
3)施工前的准备①施工单位提交施工方案。
②窗应采用预留洞口法安装,对于加气砼洞口,应预埋胶粘园木。
预留洞口的允许尺寸偏差如下表。
洞口宽度或高度尺寸的允许偏差单位:mm③当安装时,其环境不宜低于5C。
④安装应在洞口尺寸按上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⑤窗应放置在清洁、平整的地方,且应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腐蚀物质接触;也不可接触地面,下部应放置垫木,且均匀立放,立放角度不应小于70 °,并应采取防倾斜措施。
⑥当洞口需要设置预埋件时,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规格及位置;预埋件的数量应和固定片数量一致,其标高和坐标位置应准确。
4)窗的安装①固定片的安装应先采用直径为①3.2的钻头钻孔,然后应将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M4X 20拧入,并不得直接锤击钉入。
②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铝合金窗安装允许偏差、限值和检验方法3)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2木门的制作、安装1)木门制作①木材树种、材质、含水率、防腐、防虫、防火处理;②门窗框扇的榫槽必须胶结牢固;③胶合板门的面层必须胶结牢固;④表面平整无刨痕、毛刺和锤印等缺陷;⑤门窗裁口、起线应顺直,割角准确,拼缝严密。
⑥压纱条应平直、光滑、规格一致,与裁口齐平、割角连接密实,钉压牢固,门窗纱绷木门窗制作的允许偏差如下:2) 木门的安装①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②装牢固,固定点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③门框与墙体间需填充保温材料时,要饱满、均匀;④裁口顺直,刨面平整,开关灵活,无倒翘;⑤小五金安装位置适宜,槽深一致,边缘整齐,尺寸准确,安装齐全,木螺丝拧紧、密封条安装尺寸一致,平直光滑,结合牢固,无缝隙;⑥ 安装允许偏差,留缝宽度如下:3)木门工程隐患及处理措施:①门制作质量差,无合格证:检查合格证,分批次检查,剔除不合格品;②输、堆放造成的翘曲:合理堆放,防止日晒雨淋,底部要垫平,包扎要好;③装尺寸偏差,门开关不灵活,框松动:注意墙体检查,注意小五金质量,事前修正门洞口,不允许将木螺丝敲入;④抢进度,操作水平低,超差经指出不改正:监理工程师加强中间检查,尽早介入门窗工序施工。
四)楼面与地面工程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要点:①施工前检查的内容和必须提供的资料:1.1.水泥出厂质保书,到现场后安定性检验报告,砂、石子试验报告;砂浆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1.2.地面与楼面基层自检合格;1.3.施工单位填报基层隐蔽工程验收递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查所需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1.3.1.基土必须均匀密实,填料的土质、干土质量密实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3.2.垫层、构造层(保温层、防水、防潮层、找平层、结合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密实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记录);1.3.3.防水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墙体、地漏、管道、洞口等处结合严密,无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1.4. 基层表面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1. 混凝土(水泥砂浆)面层2.1.1.施工工艺流程:a清理基层,b弹面层水平线,c洒水湿润,d刷素水泥浆,e铺设混凝土(或水泥砂浆),f振捣(刮尺刮平、木抹子搓平、压实),g 三遍压实抹光,h养护;2.1.2.混凝土(包括细石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的质量要求为:2.121.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1.2.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空鼓面积不大于100cm2);2.1.2.3.面层的表面密实洁净、无裂缝(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2处)、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2.1.3.监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