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乡村生活”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5~8课为“科技成就”篇,文中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都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阅读时让学生学会提岀不懂的问题。
第9~12课为“轻叩诗歌的大门”,意在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3~15课为“作家笔下的动物”篇,意在明白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第16~17课为“走遍千山万水”篇,课文内容大都以游览的顺序展现大自然的美好,掌握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18~20课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篇,成长的故事总是说不完,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21~24课为“伟大的人物品格”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凸显名人伟大品格的故事,从人物的语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第25~27课为“奇妙的童话”意在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24篇课文,其中《在天晴了的时候》《芦花鞋》《宝葫芦的秘密》《短诗三首》等课文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上册课文直接选入下册课文。
全册8个单元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排在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转述、说新闻、朋友相处的秘诀、自我介绍。
这四次口语交际围绕学生两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一是学会转述别人的话;二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全册共安排了7次习作,每个单元一个专题的习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比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并且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表现令人满意。
但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亟待加强,成绩有待提高。
本学期教学,应在让每个孩子都进步的基础上,继续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50个字,会写20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五、教学措施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举一反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并以识字写字、作文片段训练为重点。
3.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标准。
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展开语言积累,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促进习作水平提高。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老师自身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与理论,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必要的条件。
六、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荫。
描写景象: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描写景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 女生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这两句。
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感觉非常有趣)4.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5.集体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6.谁愿意把整首诗背给大家听?(1)1分钟背诵记忆古诗。
(2)填空式背诵。
(3)全诗背诵,背诵比赛。
7.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关注细节,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诗,小朋友在干什么?(捉蝴蝶)你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吗?大家仔细看,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2.依次请几位学生表演“捉蝴蝶”。
(预设:分别表演“走”着追蝴蝶和“跑”着追蝴蝶。
)3.我们再来看诗句中写的是“急走追黄蝶”,表演时到底是应该“走”着追还是“跑”着追?(学生讨论)我们来看看古代汉语词典中“走”的意思。
(走:跑,疾行。
)4.现在,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小演员”呢?说说你的理由。
5.美读:诗中不仅有美丽宜人的景色,还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在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简直太有趣了,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五、延伸故事,感悟诗境。
1.动动手,画一画。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图上该画出哪些景物呢?(篱笆、小路、树、儿童、黄蝴蝶、油菜花。
)赶紧动手画一画这美丽的景色吧。
(提醒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画和课文中的插图作做比,辨别不同之处,适当进行修改。
)2.这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小故事,请你回家先把诗背给父母听一听,再依照自己的画把诗歌编成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田园春光{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追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赞美春色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2.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3.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村的古诗有哪些。
(《村居》《所见》……)4.简介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2)介绍作者:播放课件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正音。
注意生字,要读得字正腔圆、准确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通诗文。
(注重纠正字音)2.注意节奏。
(1)听范读。
(出示课文朗读)(2)自主练习朗读。
(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试读,评议。
(4)教师示范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再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乡村场景。
(读注释)2.交流感想。
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一下。
(农家忙)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查阅自己不明白的词语,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读出你的喜爱与赞扬之情,并评价。
指名说。
(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在美丽的田园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荞麦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黄稀疏,蜻蜓蝴蝶飞舞,寄托着收获的希望,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齐读本诗。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农村生活的恬静,他们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篇。
请看南宋翁卷的《乡村四月》。
(体会又忙又乐的心情)5.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再读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2.全班齐诵,感受大家在田间忙碌劳作之美。
3.引导学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感受。
4.有感情地背诵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衬托{篱落无人过蜻蜓蛱蝶飞}更显寂静}对田园风光的热爱第三课时一、直接导入,明确诗题。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解题: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
教师指着板书“清平乐(yuè)”,请再齐读一遍“清平乐”,读了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