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产业园区规划的概念、定义与原理
现代产业园区规划的概念、定义与原理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产业之间既有垂直或水平的功能联系、
火灾价值链环节上相关,又具有在企业诚信和合作愿 望基础上的社会联系网络。 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两个概念相互交叉。有产业集群 的地方不一定有产业园区,建设了产业园区的地方不
一定发展成产业集群。
有些产业集群是从产业园区中成长起来的。但从严格 意义上说,我国大多数产业园区都不是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生命周期
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自我救赎)。
初创期:基础设施先行、部分企业开始入住。 发展期:大量企业入住,规模化生产,发展速度比较 快。 成熟期:空间趋向饱和、生产发展稳定
衰落期:外部环境变化、生产不能适应并出现下滑。
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产出效率不高
布局过分分散; 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积过大;
转型发展,就是要认清园区发展的阶段,寻找各个阶段的发展动力。 园区发展经历了从投资驱动—产业集群驱动—双轮驱动—创新驱动 的发展模式。也经历从卖地模式—到卖楼模式—到卖园模式的变迁。 认识转型与腾龙换鸟背后隐藏着制度逻辑与效益逻辑。
2.
3.
产城分离是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产城融合要从城市角度 和人的生活方式角度来营造。
现代产业园区规划
一、概念、定义与原理
产业园区的概念与定义
产业园区:一大片土地细分后进行开发,供一些企业同时使用, 以利于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共享的基础设施。 “园”的概念: • Industrial Park工业园; • Business Park商务园; • Office Park办公园; • Science and Research Park科学园; • Bio-technology Parks 生物园; • Creative Parks创意园。 “区”的概念: • Export Processing Zone出口加工区; • Free-Trade Zones 自由贸易区; • Enterprise Zones企业集聚区。等等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构建创新的七要素,并形成自己 的特色是关键。跨越创新峡谷是每个城市在每个阶段面临的核心问 题。创新空间是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是一种根植于城市,而又不 同于城市的空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4.
容积率过低;
转型困难; 产业缺乏特色; 企业之间缺乏关联和专业化分工; 产城融合不够等。
现代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
产城融合
上海汽车城案例
谁是发达地区?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
小结:
1.
现代产业园区内涵丰富,区分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概念,认识当前 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寻找未来发 展方向。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 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 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 尔·波特创立的。 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 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 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 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 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 和区域竞争力。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 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 “外部规模经济”。 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 系,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 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同样具有产 业组织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经济往往能 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 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尔把专 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