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就精彩人生
古人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来形容读书的重要,随着交通和旅游事业的发达,行万里路似乎比读万卷书更容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书籍越来越被人们冷落。
但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工作的我们,不读书就像战场上的战士丢掉了武器一样,自己都觉得没有打胜仗底气。
“读书”在我看来应该有两种含义,一种泛指上学,人们都把“上过几年学”说成“读过几年书”;另一种特指读某种书,与“看书”的意思相似。
上学时,大家读的课本都差不多,不必一一介绍。
只回顾一下自己读课外书的历史吧。
小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在没有电视、电话、电脑的情况下,我经常看家里的墙壁。
并不是面壁思过,因为家里的墙是用土坯垒起来的,最外层糊的是报纸。
我常常被报纸上的某段故事或新闻所吸引。
但这些东西都不完整,不是长期暴露在外面坏掉了,就是被其他的报纸所覆盖。
但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也许这只能算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吧。
那时,我是多么希望能看到一篇完整的文章呀!
好不容易积攒点零花钱,一次和小伙伴们去镇上赶集。
大家都买吃的、玩的。
我用仅有的七角五分钱买了一本期待已久的童话故事《小人国历险记》。
或许因为只有这一本书的缘故吧,我反复地读着,还经常给周围的人讲,最后居然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了。
现在想来,也许是这本书对培养我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发散性起了一定的作用。
上小学高年级后,看的书渐渐多起来。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同学拿了一本破旧的《故事会》。
我央求他借给我看看,那个同学骄傲地说:“不
借,我借给你,别人也管我借咋办,书弄坏了你赔呀?”我心想:本来就坏了,还那么娇气。
但嘴上却温柔地说:“不让别人知道,今天放学借给我,明天早上我就会还给你的。
我把我妈卖的哨糖送给你几块。
”一听有吃的,那位同学终于肯借给我了。
放学了,我偷偷地把那本书塞进书包,飞也似的跑回家。
饭都没吃,就开始看书。
爸爸说:“吃完再看吧。
”我说:“明天就得还回去,看完了再吃吧。
”不幸的是,晚上停电了。
爸爸妈妈还在外面干活,我点了两根蜡烛,一根放在窗台上,烛光透过窗户照亮爸妈干活的场地。
另一根放在床头。
我趴在床上,头冲着床头,双手托腮,认真地看着。
脚丫子朝着窗户,时而抬起摇晃几下。
我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被其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所吸引,几乎忘了一切,将自己融入故事中,终于在那昏暗的烛光里把那本书读完了。
上中学时,忙于中考,几乎没有时间看课外书。
课内的书我每一本必读透,文科的教材我都能背下来。
大家都说我聪明,其实我是笨鸟先飞。
我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甚至连休息日我都骗妈妈说:“学校不休息。
”这样妈妈就可以像平时那样,六点钟叫我起床了。
就在那时,我理解了什么叫:“天才出自勤奋”。
尽管我不是天才,我也不够勤奋。
上了高中就意味着有了工作,身边的同学都开始读《红楼梦》、《简爱》、《三国演义》等一些名著书籍。
那时的阅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以前看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工作中逐渐消化理解的,那么最近看的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却是立竿见影的。
那就由万玮和张万祥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
这本书没有其他书上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晦涩难懂的词句。
只是真实地写出三十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展现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三十位老师成长的共同特点:初为人师的懵懂失意,结识网络的偶然与惊喜,与大师交流的胆怯和兴奋,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成功。
他们都曾有过人生的低谷,是网络让他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其实网络写作只不过是教师成长的形式。
因为这种形式促使教师对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产生了思考。
我认为让教师学会用思考行走才是成长的真正途径。
朱永新的保险公司,让我找到了成功的路径。
常作印对科研朴素的思考,让我理解了科研的深刻意义。
鲍成中对名家的追随,让我感受到自己学习的知识还不够。
侯长缨与我相似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所长,……。
每年都要看许多本书,却都没有这本书的效果。
这种成长的途径,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读完每一个案例,我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不禁想起了三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其作者薛瑞萍就是按这种途径成长起来的。
现在我才明白,领导为什么推荐我们看这本书,原来不仅是为了书的内容,更是希望我们学习“看云”(薛瑞萍的网名)的生活方式。
前不久我又在书店看到了她的大概叫班级阅读日志的书,粗略地翻了一下,也是把平时积累的材料加以组织整理的。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长的。
遇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这本书,似乎遇到了仙人指路。
他为我敞开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只要我坚持走下去。
我要把所思变成所做,在网络上开垦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地,用心播种耕耘,一定会有所收获。
长期的迷茫,停滞,让我不知所措,让我变得急功近利,不经意间的一本书让我豁然开朗,他让我走进了“教育在线论坛”,让我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读书的意义,真的很感谢书籍。
读书成就精彩人生,或许我的人生不够精彩,但一路走来,如果没有书的陪伴,我的生活将是另一种颜色。
作为学生,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