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昌县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工业)

新昌县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工业)

新昌县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工业)
认定管理办法(修订)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培育成长型企业,优化企业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县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工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如下:
一、认定的基本条件
1.上一年企业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40000万元,且营业收入增速高出全县规上企业5个百分点或行业10个百分点以上。

在整个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年份,可允许评定主管部门报县政府同意适当降低增长率。

纳入统计范围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上一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3000万元、增长率高出全县平均10个百分点且纳税不低于30万元的企业。

2.上一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上。

3.企业产品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创新能力较强,主导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符合我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导向目录的企业优先;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拟上市或挂牌新三板企业优先。

4.集团公司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可列入县重
点成长型中小企业认定范围。

5.上年度工业企业亩均绩效综合评价D类企业不列入县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认定范围。

二、认定的程序及规定
1.认定基本程序。

县经信局根据认定基本条件,初步筛选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申报文件要求自行准备材料,自愿提出申报,并经所在乡镇(街道)初审后报县经信局,由县经信局根据申报基本条件,结合企业的贡献度、成长性、创新性以及发展后劲等综合因素,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后,推荐若干家企业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和认定,公布年度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名单。

2.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有关扶持政策须与培育对象列入的年度时间相一致。

培育时期由认定文件规定,培育期为两年。

3.县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每2年认定一次,县经信局及企业所在乡镇(街道)要加强对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动态监管。

4.发现借合作、合股等名义,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一经查实,追回奖励,并取消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资格。

三、附则
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当年培育资格:
1.存在《绍兴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暂行规定》(绍市委
办发〔2016〕43号)第五条规定情形的;
2.由于生产经销产品质量原因在全省造成重大影响的;
3.发生影响重大的劳资纠纷事件的;
4.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或节能减排未达标的;
5.有明显信用失范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本认定办法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新昌县创新型苗子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123”企业培育工程,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推动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
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新昌县创新型苗子企业认
定管理办法修订如下:
一、认定的基本条件
1.上一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3000万元,且营业收
入增长超过全县规模企业平均增长5个百分点或行业平均增
长10个百分点以上的工业企业。

在整个经济形势下行压力
加大的年份,可允许评定主管部门报县政府同意适当降低增
长率。

2.上一年纳税在20万元以上。

3.企业产品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创新能力较强,
主导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符合我县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重点领域导向目录的企业优先;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
企业及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拟上市或挂牌新三板企业
优先。

4.集团公司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可列入县创新型苗子企业认定范围。

5.上年度工业企业亩均绩效综合评价D类企业不列入县创新型苗子企业认定范围。

二、认定的程序及规定
1.认定的基本程序。

县经信局根据认定基本条件,初步筛选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申报文件要求自行准备材料,自愿提出申报,并经所在乡镇(街道)初审后报县经信局,由县经信局根据申报基本条件,结合企业的贡献度、成长性、创新性以及发展后劲等综合因素,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后,推荐若干家企业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和认定,公布年度创新型苗子企业培育名单。

2.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有关扶持政策须与培育对象列入的年度时间相一致,培育时期由认定文件规定,培育期为两年。

3.县创新型苗子企业每2年认定一次,县经信局及企业所在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创新型苗子企业的动态管理。

4.发现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一经查实,追回奖励,取消培育资格,且今后不得申报创新型苗子企业。

三、附则
创新型苗子企业培育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当年培育资格:
1.存在《绍兴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暂行规定》(绍市委办发〔2016〕43号)第五条规定情形的;
2.由于生产经销产品质量原因在全省造成重大影响的;
3.发生影响重大的劳资纠纷事件的;
4.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或节能减排未达标的;
5.有明显信用失范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本认定办法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