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激城市商业发展
纵观世界各地区的客运站, 其所处区域无疑是商业十分发达的地区()。
如今许多大型车站往往都超越了单一的列车出发到达的场所而成为交通枢纽, 联系多种交通方式, 包括市内轨道交通、公交、汽车和城际、区域快速交通等, 实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零换乘, 以满足多种通勤行为, 是城市紧凑发展、高效运作的保证。
客运站地区往往因人流密集而吸引着其他城市功能的集聚, 也成为城市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于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通道两侧来发展商业和服务业, 是打造现代客运站商圈, 形成具有综合消费功能的商业街或购物中心的普遍做法。
大阪梅田车站、香港九龙车站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
2、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客运站作为城市的大门, 是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需要做好城市铁路客运站与周围城市公共建筑的有机结合, 使之成为一个建筑群体, 共同反映城市的面貌[ 3 ]。
客运站有时还能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 组成既反映城市现代化气息, 又体现地方风格的独特景色。
我国近年来新建的一些车站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国外有些城市还把客运站与城市公共建筑结合成一座多层的综合型交通、服务中心, 这样的综合体布局紧凑、使用便利, 突出了城市面貌, 成为城市标志。
3、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
客运站的高聚集性, 使其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
客运站从其产生之日起, 就对城市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当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新建客运站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新客运站的建设, 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由于过度集中而造成的城市问题, 满足特大城市发展多个城市中心的需要, 同时可以引导人流向其集聚, 从而导致城市中其他物质流的集中, 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四、城市铁路客运站发展趋势
现代铁路客运站改变了其传统发展模式, 开始与城市公交、地铁、轻轨等联为一体, 成为城市中一个重要的交通中心[ 4 ]。
未来城市铁路客运站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由于综合铁路客运站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可达性极强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里, 交通的可选择性极大, 对商业,办公等城市功能有较大吸引力, 容易形成大型的城市交通综合体, 有的甚至发展成为都市的另外一个中心。
另外,随着交通方式发展的多样化, 人们会搭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进出铁路客运站, 由于交通流量巨大, 并且可以方便地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 铁路客运站自然成为城市交通的核心[ 5 ]。
而且, 人们搭乘航空、海运等城市对外交通工具后不得不再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而铁路运输是其中最方便快捷的一种, 铁路客运站与其它城市对外交通方式相结合, 使得旅客出行更方便, 这些都为客运站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
虽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乃至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客运站地区都是最旺最繁华最主要的商圈之一。
尽管在许多国人眼里, 客运站商圈过于杂乱, 很难与繁华的商圈划上等号, 但大连火车站青泥洼商圈和厦门火车站商圈通过近年来大规模的改造, 都已经发展成为了非常繁华的重要商圈。
上海的客运站商圈在引入太平洋百货和名品商厦成功改制之后, 业绩也在不断上升。
交通枢纽与商业空间结合的方式在现今的许多城市中已经得到了实现。
交通
枢纽附近人流密集, 人员集中, 交通便利, 因而对商业, 尤其是零售业和娱乐业的需求量非常的大。
交通枢纽与商业空间的结合, 既便利了旅客和普通顾客的购物需求, 又使商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这是一种合理的双赢结果。
而且城市的商务区通常空间与人员密度均非常高, 一般又都处于城市中心区, 地价昂贵, 对交通的需求非常之大, 因此,城市的交通空间, 尤其是轨道交通的设计正在逐渐与办公空间相结合, 从而形成区域整体有效的发展。
因此, 客运站所在区域往往也成为城市的商业商务中心。
3、与市政广场, 文化广场结合
城市文化广场是城市社会活动的中心与城市对外景观的窗口, 承载着公共集会, 交通疏散, 文化休闲, 商业娱乐等内容。
在现代城市发展的环境下, 空间的立体化和功能的综合化是城市广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所以, 利用交通空间与城市广场的综合设计, 可以提高城市广场的易用性和可达性, 从而促进城市广场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繁荣。
同时, 城市广场与城市交通枢纽的结合, 也可以为交通方式的转换提供足够的地面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解决拥挤的问题, 对于外来游客来说, 可以透过城市广场, 近距离的与城市的生活、娱乐方式接触, 拉近与城市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