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内科健康教育

肾内科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严重水肿伴有胸腔积液、腹水,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病情缓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高血压限制活动量,老年病人体位改变时动作缓慢。

2、加强营养的摄入,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为主。

有氮质血症的水肿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低蛋白饮食者应提供足够热量。

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4、每日监测体重、尿量的变化。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黏膜的清洁,避免搔抓的导致的损伤。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适宜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寒冷外出时注意保暖。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
1、给予优质优质适量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有氮质血症的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一般为0.5-0.8g/kg.d.血压高者限制盐的摄入,水肿时限制水的摄入。

2、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预防感染,加强锻炼,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注意个人卫生,定期门诊复查。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病情较重、心力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

2、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透析患者高蛋白饮食。

限制水钠的摄入。

保证出入平衡,水的摄入以前一天尿量+500ml为宜。

少量多餐。

常见食物中蛋白含量:
一个鸡65克牛奶220毫升 6.6克50克面粉 4.5克50克肉9克50克牛肉10克50克黄豆18克
50克青鱼10克50克带鱼9克50克米 3.5克
含磷高的食物:
紫菜710 鸡蛋黄532 香菇414 甲鱼430 蟹616
奶粉883 牛奶195 花生399 青鱼246 瘦肉177
鸡189
含磷低的食物:
鳗鱼97 河鳗97 大黄鱼25 河虾23 海参12
鸡蛋白16 草鱼30
3、积极控制,预防感染,病室通风,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4、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

5、保持乐观开朗心情。

动静脉内瘘术后48~72小时应抬高术肢体,以减少肿胀。

1.内瘘术后3~4周后使用,首次使用内瘘应该特别注意,透析结束由医护人员用纱布指导压迫针孔15~20分钟,不能用压迫脉带压迫止血。

2.一般患者透析结束,压迫
针孔15~20分钟,即松开压
迫带。

血压低的患者尤其注
意压迫时间不能超过15~
20分钟,压力适中,以免内
瘘堵塞。

3.避免术肢受压,不要穿紧袖衣服,不可在术肢戴手表,测血压,不能用内瘘血管抽血、注射、输液和悬挂重物。

内瘘穿刺处发痒时,不能用手抓。

4.患者应自备听诊器,学会如何听瘘和有关瘘的保养知识,经常听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发生异常反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务人员工作。

5.内瘘部位应罩一护腕,注意保护内瘘免受磕碰,躺卧时勿压迫内瘘侧手臂。

6.当动静脉吻合后,静脉扩张不理想时,可将有瘘的肢体浸入温水中热敷,并短时间手指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压迫和开放间断进行,每天反复热敷2~3次,以促进静脉扩张。

7.术后保持术测肢体清洁干燥,以防伤口感染。

8.透析结束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分钟以上,直至彻底止血。

9.在两次透析期间,要适当活动有瘘的肢体,如握拳活动,避免血液减慢或血栓的形成。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喜疗妥,并轻轻按摩,保护皮肤使之柔软。

急性肾盂肾炎健康教育
1、轻症者可进食清淡、富营养饮食。

发热、全身症状明显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尽量多饮水,每日大于2500mL.
2、急性期注意卧床休息,及时更换汗湿衣被。

平时劳逸结合。

3、口服磺胺类药物要多饮水。

4、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洗会阴部,保持会阴及皮肤清洁,每日更换内裤。

女性病人尤其注意经期、孕期卫生。

5、勤排尿,勿憋尿。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1、在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如广播操、太极
拳等。

2、注意气候变化和个人卫生,防止感冒,及时治疗各种感冒,
如扁桃体炎、龋齿等。

3、饮食清淡,限制进食鸡鸭虾蟹等动物蛋白多的荤腥食物,忌
食豆制品、大豆等。

4、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应少盐或无盐饮食。

第一秘诀是充分透析,第二秘诀是合理的饮食结构,第三秘诀是防、治各种并发症,第四秘诀是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病症。

总之,透析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在于人——你、我、他。

“你”是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治疗环境;“我”是指病人自身的积极配合,永不放弃;“他”是指社会、家庭,向病人伸出援助的手,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