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广西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广西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演讲反应强烈,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

B . 这支球队连遭败绩,广大球迷大跌眼镜,对这支球队不得不刮目相看,开始担心其保级前景。

C . 彩电发展业虽然酝酿着种种新技术的突破,但根本性的产品创新还指日可待,新产品创新的周期相对较长。

D . 随着《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焦青天”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2. (2分)(2013·盐城)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 . 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种。

B . 加快港口建设,是我市积极推进沿海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C . 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缓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D . 通过做好主要道路风光带绿化工作,使城市品位得到极大地提升。

3. (2分) (2017八上·湖州期中)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

B . 《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 . 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李鸣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

D .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7八上·民乐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采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黑云大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4)知否?知否?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5. (1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驱遣________歌谣________桥堍________记载________几缕________荒凉________怅然________掠过________翅膀________聚集________契合________拘泥________四、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6. (2分) (2017八下·徐州月考) 下面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成的。

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

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

B . 主人公尼摩船长会说四种语言,分别是法、德、英、俄。

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

C .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的作者分别是南朝梁的吴均和东晋的陶潜。

D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7. (5分)小说以罗切斯特第一次婚姻及和________的交往,讽刺了以________为基础的爱情和婚姻。

五、课外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余闻之也久。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①忽啼求之________ ②邑人奇之________③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 ④每以天下为己任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4)试比较方仲永与范仲淹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_。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10. (15分) (2017九上·南山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植物的“五官”①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3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

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不相信?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

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幻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升、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③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

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蜓一样的大昆虫。

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④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

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

这是为什么?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⑤更为惊奇的是,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

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忍冬么喜欢生长在地下有银矿的地方。

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如果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矿物就会长成奇形怪狀。

例如蒿在一般土壤中长得相当高大,但如果“吃”了土壤中的硼就会变成“矮老头”。

植物将土壤中的矿物元素或微量物质聚集到体内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可以找到相应的地下矿藏,也就是植物探矿。

如今,植物探矿已成为寻找地下矿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⑥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常常得到植物“五官”功能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累累硕果。

(1)本文第②-⑤段,依次介绍了植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舌”择食等功能。

(2)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3)根据第①段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噪声除草器”的制造主要利用了植物什么特性。

【链接材料】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嗓声除草器。

这种除草器发出的嗓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1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

”我欣喜地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

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

当我将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迭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

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

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

初三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

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

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为的是错开排队的高峰。

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

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下60元钱。

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

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

”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

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

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

”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

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往初三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中考来了。

中考又走了。

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

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不赖,你可不如我。

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