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法修复轴承位磨损工艺明细
在传动设备中轴承位磨损是企业生产设备中的常见问题,其轴承配合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由于滚动轴承节能显著、维修方便、质量可靠等优势广泛用于各种旋转设备中。
轴承位磨损现象在企业中成为“跑圈”或“跑内套”等。
针对该问题的传统修复方法主要有补焊后机械加工、刷镀、喷涂;应急方法有打麻点、塞铜皮等。
由于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对设备安全连续运行要求的提高,传统方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为新时期设备管理提供了保障,为建立新的设备修复标准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工装法修复轴承位磨损标准及工艺优势
1、避免拆卸;
2、缩短停机时间,降低劳动力,减少安全隐患及相关费用;
3、修复速度快,通常情况下2-4小时即可开机;
4、无热应力影响,修复后的设备接触面可实现99%以上,安全运行有保障;
5、避免报废,可重复修复,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库存备件压力。
轴承位磨损修复新标准——“工装法”现场修复
1、确定磨损尺寸、定位点后测量相关尺寸;
2、加工工装;
3、拆卸轴承座(室)或齿轮等,露出磨损部位;
4、表面除油;
5、按比例调和索雷SD7101H碳纳米聚合物材料;
6、涂抹材料,反复刮研确保材料与基体充分粘结;
7、工装内表面刷涂索雷SD7000脱模剂;
8、安装工装;
9、固化;可通过加温缩短固化时间;
10、拆除工装;
6、热装轴承。
索雷技术采用工装法修复轴承位磨损案例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