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个步骤让你妥妥地修复立磨摇臂支撑轴轴承位磨损

5个步骤让你妥妥地修复立磨摇臂支撑轴轴承位磨损

5个步骤让你妥妥地修复立磨摇臂支撑轴轴承位磨损
传统工艺一般采用返厂维修、补焊、电刷镀、热喷涂等。

这类技术在设备长时间停机或拆检大修时都可以实施修复、并且技术成熟可靠。

但对于快速恢复生产,避免经济损或安全事故,这些修复工艺又因复杂的工艺条件和现场空间的局限制约,如电刷镀有修复厚度要求,一般最大修复尺寸在0.3-0.5mm;而补焊则存在热应力影响。

传统检修所需的维修劳务费用、设备运输和机加工费用等综合费用较现场修复高,但修复精度较高。

下面采用高分子修复材料修复技术,从轴承位磨损的根本“病灶”中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快速解决轴类磨损修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弥补上述分析中提到的金属退让性不足问题。

这里以2211F金属修复材料为例,该材料最大的优点是抗冲击、耐腐蚀、抗磨损、抗压强度高、粘结力强和可机加工性能优等特点。

该材料不仅具有金属的强度而且具有金属所不具有的“退让性”,极大的缓解设备运行过程中因震动冲击产生的金属疲劳等问题。

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步骤:
1)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溶剂清理待检修面和基准面,将油污、铁屑等异物去除。

用角磨机打磨待修复的磨损区段,见部件材质本色;
2)调配2211F金属修复材料,涂抹在待修复的磨损区段上。

涂抹时要做到均匀密实,无肉眼可见的气孔。

涂抹好后最小处直径大于标准直径约1mm以上;
3)依据轴承位前后未磨损的定位面加工模具(前端定位可根据设备情况来确定)。

涂抹2211F高分子复合材料材料后立即安装紧固模具,确保余料从排料口挤出;
4)自然固化12小时/24℃(烘烤加热可缩短固化时间),固化后打开模具,修复成型;
5)安装轴承及后续配件。

修复案例:
待修设备磨损的轴径
修复配合尺寸安装紧固轴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