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美术下册教案

初三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名作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家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语言、表现方式方面的不同特点认识、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家在类似内容的表现方面呈现的不同文化特色和艺术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活动一课题欣赏与评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在造型语言与表现手段方面的异同。

2、能力目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与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难点1、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以描述性意见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相同于不同的表现手段。

2、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以感性或理性的意见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平的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相同于不同的表现手段。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教具准备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

尽可能选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题材类似、表现方法不同的作品和题材不同、表现方法类似的作品。

学具准备教材和收集到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图片。

2、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①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可先选择内容类似但表现方式不同如对动物造型的处理或造型特点类似但表现内容不同如对宗教建筑外部表现的处理的作品进行展示以引起比较和争论。

②按历史发展或按地域分别介绍原始艺术、两河流域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佛教艺术、伊斯兰艺术、古代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艺术、中世纪艺术的特色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述活动。

在欣赏中应适当关注作者的精神面貌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③推荐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古希腊罗马的经典哲学著作、《圣经》、《古兰经》、佛教著作等的片段以及文学著作、影视作品中对这个时代的刻画与描写。

引导学生在加深对创作背景了解的基础上体会古人创作中展示出的杰出才华激励学生以此为成长的榜样。

2发展阶段①同学们可以按不同文化类型进行分组分别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准备对自己小组所在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发表描述性即直观感受的意见。

②各小组递交书面报告教师协助修改补充。

③结合图片欣赏各小组发表描述性意见小组交叉提出补充意见。

3收拾与整理结合各小组的意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内容类似但表现方式不同如对动物造型的处理或造型特点类似但表现内容不同如对宗教建筑外部表现的处理的作品尽可能从理性的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后拓展1可以让同学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美术作品。

如以佛教的特色表现《狮身人面》或以原始壁画的方式描绘《掷铁饼的人》等。

2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改变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

如将吴哥寺按哥特式教堂的特点进行美术处理等。

教学反思古代人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创作出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艺术作品即体现了他们所处文化背景的特色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世界文明的博大精深。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对学生的美育与德育都是极好的提高。

活动二课题讨论与研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就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

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教具准备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的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

尽可能选择内容类似的作品如神话题材、静物对比欣赏。

学具准备自己收集的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图片。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①展示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

尽可能选择题材类似的作品以引起对比。

也可以特别选择相同的局部如人物的面部进行欣赏。

在欣赏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艺术流派特点同时要留意体会不同风格艺术作品所展示出的精神面貌以及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与心灵碰撞。

②结合时代背景尽可能客观的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对特定题材如人物的不同表现特点和艺术观点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2发展阶段①结合欣赏着重分析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对艺术家的影响。

同时可以引申到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同影响。

提醒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环境的诱惑把握好自己成长的方向。

②分组或个人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和理解探讨艺术家在所处时代的地位和影响。

可以进一步谈谈自己对艺术家及作品的评论。

3收拾与整理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学巩固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

3、课后拓展1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错位欣赏感受时代给艺术家带来的烙印如将达芬奇的作品放在19世纪的社会背景下欣赏等。

2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以另一个时代的艺术表现特点改变一件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

将列宾的作品运用印象派的表现手法进行处理等。

教学反思文艺复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欧洲思想活跃、文化兴盛、艺术创作丰富多彩。

我们在欣赏、评述这些艺术流派及艺术作品时不可忘记的是艺术家始终在用自己的画笔述说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作为中学生用什么方式述说自己的理想活动三课题评论与总结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认识和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的特色。

2、能力目标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认识、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及审美取向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欣赏表达自己对某一时代和某一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特色的喜爱。

2、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书面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教具准备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

尽可能选择统一地域不同年代艺术家的作品如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居住在巴黎的艺术家们的作品。

也可以选择同一时代不同地域艺术家的作品如20世纪60年代居住在美国和欧洲的艺术家的作品。

学具准备自己收集的20世纪国外美术作品图片。

2、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①系列展示20世纪国外现代艺术的发展线索。

让同学们比较安全客观的感受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尊重学生收集的素材资料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资料的机会让他们自由的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热爱。

②结合作品欣赏重点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如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摩尔等。

③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

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表现特色。

2发展阶段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或作者结合具体作品围绕作者的审美概念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②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观点。

③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不同的观点。

3收拾与整理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不要强求统一实录不同的观点。

对各种意见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点评但语言的使用要恰当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审美方向迈进。

3、课后拓展1让同学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民族风格、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色写一篇对某位艺术家的分析文章。

2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用自己喜欢的一件美术作品为蓝本对自己或家人、同学的照片或摄影作品进行再创作。

教学反思每个人都有对美得定义与追求。

但出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价值观和审美观还处于形成中。

教师在正确引导的同时特别需要重视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注意保护孩子追求美好的热情。

第二单元赋予材料以生命造型表现单元总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物质材料在平面、半立体和立体造型艺术创作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各种常用材料的质感、特性和参与艺术造型中不同的效果2、能力目标尝试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常用材料进行艺术创作3、体验用自己双手所创造的美与“生命”养成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留心身边各种美的因素并利用其进行美术创作的习惯和意识活动一选材与制作综合材料装饰画、软雕塑制作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综合材料装饰画和软雕塑制作材料的搜集以及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通过装饰画和软雕塑的制作练习学会利用随手可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废弃物进行平面和立体艺术造型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练习与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常见的各种材料从中发现美的因素并加以利用教学难点制作中根据材料的质感和机理选择适宜表现的造型进行创意和制作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感、肌理的材料如纤维、金属、竹木、石材、纸张以及废弃物等。

教师或学生制作完成的综合材料装饰画、软雕塑作品范作各1-2件。

用于欣赏的美术家作品图片若干。

多媒体设备等2、学生准备课前布置收集的各种材质的线材、纤维植物、金属、竹木、沙石、废纸材以及各种其他废弃物。

剪刀、美工刀、胶水、单双面胶带、颜料、笔等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1出示综合材料装饰画、软雕塑作品范作请学生传看欣赏并提问所使用的材料有哪些 2通过大屏幕欣赏美术家的作品和课本上的作品。

2、发展阶段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范作和欣赏的作品。

讨论要点为什么使用这种材料材料的材质肌理与作品表达的主题由什么关系造型与色彩有什么特点作品的制作采用了那些技法通过师生问答教师对以上问题加以总结。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时人们已经认为没用废弃物在经过用心设计以后仍然可以焕发出无限魅力。

引导学生要时时留意于生活中没得元素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希望。

2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课时计划第一课时由学生格局自己所搜集的材料制作一幅综合材料装饰画。

第二课时制作一幅软雕塑。

3学生开始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观察、思考、选择由材料的质感、表面肌理、形状、色彩以及各种组合的可能性展开形象联想进行构思创意。

学生可分组合作也可独立制作小组中提倡材料互相沟通、交流共享。

坐定作品的创意后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过程、创意思路及操作计划和步骤以使其他同学受到启发。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技法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小结阶段1展示学生全部作业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请制作者自评同学中互相评价教师归纳优缺点。

2对有独特选材和造型创意的作品提出表扬鼓励对不太成功的作品应先指出其可取之处再提示存在的不足找出不成功的原因与学生一起分析如何改进。

3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同学之间合作制作过程中认真仔细、态度认真的同学特别应给予表扬。

4、整理阶段要求学生将作品摆放在事先布置好的展示位置收拾用剩的材料收起工具打扫桌面和地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