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2013真题

2014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2013真题

1 病例标本送检,一般常规进行的检验包括A. 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B. 药敏试验,动物实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C. 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动物试验D. 直接涂片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E. 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答案: A解析:2 医疗机构污水微生物样品应采集A. 各科室冲洗流入下水道的污水B. 患者使用后流入的污水C. 污水贮存池内的污水D. 该机构污水最终排放口的污水E. 手术室流出的污水答案: D解析:3 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 表皮葡萄球菌C. 炭疽杆菌D.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E. 嗜血杆菌答案: A解析:4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多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哪项指标的水样A. 挥发性酚B. 金属C. 有机物D. 微生物E. 放射性答案: D解析:5 用于PCR实验的仪器称为A. 色谱仪B. 质谱仪C. 酶标仪D. 紫外透射仪E. DNA扩增仪答案: E解析:6 PCR是A. 补体结合试验B. 血凝抑制试验C. 聚合酶链反应D.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 肥达反应答案: C解析:7 不会使医疗机构污水中总游离余氯结果偏低的因素是A. 水样经强光照射B. 水样经过振荡C. 水样经过高温D. 水样立即检测E. 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答案: D这是2013年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原题,因为时间匆忙,刚刚整理完50道题,请考生关注我的空间或者百度“新浪博客卫生资格考试”,另有复习指导书电子版免费赠!8 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培是A. 36℃,24hB. 37℃,48hC. 28℃,24hD. 28℃,48hE. 44℃,24h答案: B解析:9 醋酸纤维膜电泳主要用于A. 小分子多肽分离B. 抗原或抗体分离C. 免疫球蛋白分离D. 盐的分离E. 糖的分离答案: C解析:10 生活饮用水采样后如不能立即检验,其保存温度和时间为A. ﹣2℃,4hB. ﹣4℃,6hC. 0℃,4hD. 2℃,4hE. 4℃,4h答案: E解析:11 在做证实试验时,挑取蜡样芽胞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的数目为A. 5个B. 10个D. 20个E. 25个答案: A解析:12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浓度采用波长是A. 190nmB. 220nmC. 250nmD. 280nmE. 300nm答案: D解析:13 高速离心机的转速范围是A. 2000~9000转/分钟B. 5000~10000转/分钟C. 10000~40000转/分钟D. 10000~60000转/分钟E. 8000~50000转/分钟答案: C解析:14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正确的是A.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在单位应具有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B. 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应通过国家生物安全认可C. 生物安全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D. 实验室从事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无需生物安全实验室E. 实验结束后,非保藏机构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就地销毁或者移交保藏机构保管答案:解析:15 分子筛层析法的原理是A. 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B. 介质带电荷不同C. 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D. 蛋白质与介质吸附能力不同E. 蛋白质分子与其对应的配体异性结合答案: A解析:16 DNA用EB染色后,用何种光线激发观察A. 目光B. 荧光C. 可见光D. 紫外光E. 激光答案: D17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最佳范围为A. 10bp至50bpB. 200bp至50kbC. 500bp至100kbD. 900bp至100kbE. 1kb至100kb答案: B解析:18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对进口食品的阳性检测样本保存期限是A. 3天B. 1个月C. 三个月D. 六个月E. 十个月答案: D解析:19 在油性液体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是A. 28~32℃水浴中乳化B. 35~39℃水浴中乳化C. 40~44℃水浴中乳化D. 45~49℃水浴中乳化E. 50-54℃水浴中乳化答案: C解析:20 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水质微生物检测时,采集样品的聚丙烯容器灭菌最常用的方法是A. 紫外线消毒B. 干热灭菌C. 巴氏消毒D. 高压蒸气灭菌E. 次氯酸灭菌答案: D解析:21 副溶血性弧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中的反应不包括A. 底层变黄葡萄产酸产气B. 斜面不变色C. 不产硫化氢D. 有动力E. 不分解蔗糖答案: A解析:22 关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错误的是A. 进口产品应为市售包装B. 产品应在有效期内C. 检验前样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D. 检验时从2个以上包装中取混合样品E. 检验时用样总量一般为5g或5ml答案: E解析:23 民航飞机座舱内的臭氧主要来源是A. 大气环境B. 机内仪器C. 机内座椅D. 机内人员活动E. 乖客携带的行李答案: B解析:24 做ELISA反应时,用酶标比色测定的指标是A. 激发光B. 透射光C. 滤光度D. 透光度E. 吸光度答案: E解析:25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规定经处理和消毒后的医疗机构污水需检测的指标不包括A. 总余氯B. 粪大肠菌群C. 肠道致病菌D. 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 E解析:26 在医疗工作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株高达90%以上的菌株是A. 链球菌B. 肺炎球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伤寒杆菌E. 四联球菌答案: C解析:27 公共场所中无需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的是A. 空气B. 茶具,餐具C. 毛巾,床上卧具D. 理发用具E. 浴盆,脸(脚)盆答案: 理发用具解析: D28 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中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危害等级的描述是A. 分为三类,第三类危险程度最高B. 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C. 分为四类,第一类危险程度最低D. 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高E. 分为三类,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答案: B解析:29 沙门菌检验中使用的增菌液TTB是指A. 缓冲蛋白胨水B. 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C. 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D. 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E. 碱性蛋白胨水答案: D解析:30 以下观察结果中,不符合志贺菌的是A. 在TSI琼脂上不发酵乳糖和蔗糖B. 在TSI琼脂上发酵葡萄产酸不产气C. 在TSI琼脂上不产H2SD. 动力阳性E. 革兰阴性杆菌答案: D解析:31 茶具及餐具微生物检测样品的测定中,错误的是A. 采用涂抹法采样B. 采样对象为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茶具或餐具C. 采样面积为25c㎡大小D. 口唇接触处E. 送检时间为4h以内答案: C解析:32 采集自来水常用的中和试剂是A. 硫代硫酸钠B. 甘氨酸C. 卵磷脂D. 吐温-80E. 卵磷脂和吐温-80答案: A解析:33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仪器B. 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C. 防止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D. 防止病原微生物实验者的自身感染E. 防止出现阴性实验结果答案: E解析:34 关于实验室记录管理要求,错误的是A. 实验室记录可输入计算机或书面记录B. 可将记录保存于实验室供留底查询C. 输入计算机的记录应定期整理D. 书面记录保存5年后可销毁E. 相应的影像资料应长期保存答案: D解析:35 关于食品采样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无菌刀、勺和无菌容器采样B. 每一个独立包装为一件C. 大样为一整批样品D. 中样为200gE. 小样为25g答案: B解析:3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易见到动力A. 37~42℃B. 35~37℃C. 20~25℃D. 10~20℃E. 0~4℃答案:解析: C37 医疗机构污水粪大肠菌群监测频率是A. 每周不少于1次B. 每月不少于1次C. 每3月不少于1次D. 每半年不少于1次E. 每年不少于1次答案: B解析:38 在核酸电泳中,不同构象DNA泳动率通常是A. 线性>切口环状>超螺旋B. 超螺旋>线性>切口环状C. 超螺旋>切口环状>线性D. 线性>超螺旋>切口环状E. 切口环状>超螺旋>线性答案: B解析:39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的试验是A. 吲哚试验B. 嗜盐性试验C. 血浆凝固酶试验D. 链激酶试验E. 肝菌肽试验答案: C解析:40 HEPA过滤器一般采取的消毒方式是A. 戊二醛B. 甲醛熏蒸C. 电离辐射D. 75%乙醇E. 氯己定消毒答案: B解析:41 对流电泳试验中,常用的缓冲液是A. 巴比妥缓冲液B. 碳酸盐缓冲液C. 醋酸盐缓冲液D. 磷酸盐缓冲液E. 硫酸盐缓冲液答案: A解析:42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细菌浓度的仪器名称是A. 蛋白测序仪B. 紫外分光光度计C. 可见分光光度计D. 酶标仪E. 色谱仪答案: C解析:43 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正确的做法是A. 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烤处理B. 化学消毒剂或干烤处理C. 阴性检测结果的标本不需处理可直接丢弃D. 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处理E. 仅化学消毒剂处理答案: D解析:44 关于食品中粪大肠菌群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采用多管发酵法B. 将处理好的检样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C. 将初发酵阳性培养物接种EC肉汤D. 将EC肉汤管中产气者分别转种于伊红美蓝平板E. 取典型菌落接种乳糖发酵管进行证实试验答案: E解析:45 滤膜集菌法监测医疗污水的结合杆菌时,需要抽滤的样品量是A. 50mlB. 100mlC. 200mlD. 300mlE. 500ml答案: C解析:46 检验食品中的志贺菌,首选的条件是A. 接种营养肉汤,36℃±1℃培养8hB. 接种营养肉汤,36℃±1℃培养24hC. 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8hD. 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24hE. 接种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36℃±1℃培养18~24h答案: C解析:47 进行食品的小肠结肠炎试验时,所有的生化反应培养温度是A. 20℃B. 26℃C. 30℃D. 36℃E. 42℃答案:解析:48 下列不属于肠杆菌科的是A. 枸橼酸杆菌属B. 克雷伯菌属C. 爱德华菌属D. 鲍特菌属E. 肠杆菌属答案: D解析:49 制备细菌外膜蛋白可用A. SDS裂解B. 酚、氯仿作用C. PEG6000作用D. 超声波破碎E. SDS及氯仿作用答案: A解析:50 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B. 常用的介质是纤维素C. 原理是介质形成的筛孔网状结构D. 流动相是梯度离子缓冲液E. 分步收集洗脱液使物质分离纯化答案: B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