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实验室方法确认方法验证
如何进行实验室方法确认方法验证
2 方法确认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二、方法确认主要内容
ꢀ依据:《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168-2010)
主要内容: 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 校准曲线、实际样品测试、 方法的特定要求等 ★ 可参考方法编制说明中验证方案
检出限—一般确定方法
检出限测定
要求
试验方法 含量/浓度
分析对象 测试步骤 测定方式
含有基体 样品分析的全部过程(包括前处理)
多份样品平行测定
标准溶液 直接进样 单份样品多次进样
检出限-合理性判断1(空白未检出)
判据: 要求
MDL=•t(n-1,0.99)וS, (S:标准偏差)
解决办法
单组分
比值1~10
比值>10或<1
改变样品/加标浓度
多组分
1、50%的目标物比值在3~5之间;
方法的特定要求
. 仪器性能检查-气相色谱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土壤和沉积物 (HJ835-2017)
方法的特定要求
. 仪器性能检查-质谱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5-2017
方法的特定要求
. 仪器性能检查-质谱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变样品/加标浓度;
2、至少90%的目标物比值在1~10之间;
2、相应因子差异大的
3、其余10%的目标物比值<20
组分检出限需分别测定
准确度
满足方法回收率的要求
不满足
查明原因
满足方法要求
不高于方法规定的检出限
高于方法检出限
查明原因
检出限-合理性判断2(空白有检出)
判据: 任意测定值之间允许的差异范围:
注:是实际情况的反映,不是标准文本的誊抄 二. 实验数据(针对方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
标准曲线:校准曲线方程、相关系数/相对相应因子 方法检出限:记录单次测定结果和最终的计算值 方法精密度:记录单次测定结果;统计相对标准偏差;用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相对偏差评价平行样 方法准确度:记录单次测定结果;统计加标回收率范围;根据有证标准物质参考值及不确定范围/ 相对误差; 特定规定(仪器性能检查等):提供相关证明 三. 实验结论:与方法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并给出结论 四. 附件材料(谱图、原始记录等) 五. 注意事项(来自于方法、实验室试验过程的经验积累)
前期准备
(仪器、试剂等)
器皿的清洗(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结果) 试剂预处理、空白检验:
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等的高温处理; 酸、还原剂、水、溶剂等空白检验; 仪器维护及性能判断 泵管、石墨管、元素灯、色谱仪维护(隔垫、玻 璃棉、分流平板、FID喷嘴清洗)、质谱维护 (离子源清洗、采样锥、透镜清洗等)、基线漂 移、记忆效应等 实验室环境(VOCs、灰尘颗粒物)
3
方法确认实验报告的编制
方法确认报告的编制
(能反映方法验证的全过程、详实、准确)
概述: 项目名称 适用范围 监测方法 方法依据 仪器名称、型号 实验时间 报告上交日期 负责人 审核意见(科室、管理科室、技术负责人)
方法确认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 实验方法 主要试剂与仪器:试剂规格;采样设备;前处理设备;分析仪器型号及配置情况 实验内容:样品采集与保存、试样制备的全部步骤、空白试验、仪器分析参数、校准曲线绘制 (包括稀释过程)和样品测定(数据采集)方式、计算方法等
常见问题
1、有汇总结论,缺具体单次测定的数据
实际报告
HJ 168
常见问题
2、只有数据,试验步骤缺少必要的文字描述
实际报告
什么基体?加标量多少?是否经过前处理?回收率是否合格?……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3、实验与规定不一致——只分析标准溶液 实验不包括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
实际报告
HJ 168要求
常见问题
(氟化物58.0+2.0mV)等
实际样品测试
. 测定方式:1~3个不同含量(类型)水平的样品,平行测定6次。 . 平行样评价:选测定结果中差值最大的2组数据,计算相对偏差; . 准确度评价:以6次测定样品加标(替代物)回收率最小值和最大值区间
进行评价。
方法的特定要求
. 仪器性能检查-气相色谱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34-201)
空白试验测定值的均值+估计检出限的1/2,否则不适用。 目的:避免空白测定值过高,或者波动较大。
检出限-特定方法
光度法 1、一般确定方法; 2、没有前处理的情况下,扣除空白值后的0.01吸光度对应的浓度值作为检
出限,MDL=0.01/b,b为校准曲线斜率。 离子选择电极法
当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外延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点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 直线相交,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
试验方式 频次
计算公式
注意事项
1
2
空白未检出目标物
样品基体加标/有证标准样品的平行测定
预估检出限的2~5倍 (参考测定下限=4MDL)
平行测定样品
不低于7次
空白有检出目标物
实验室空白
/
平行测定
MDL=•t(n-1,0.99)וS, (S:标准偏差;t:置信度99%时的t分布,n=7,t=3.143)
注意
1. 校准曲线浓度范围: 曲线最低点:接近且不低于测定下限; 曲线最高点:视样品含量而定
2. 低含量样品计算影响因素:曲线上限浓度、截距等,适当降低最高浓度点,必要时采取非线性拟合; 3. 多元素含量差异大时,适当增加曲线点的数量,建立不同范围的校准曲线; 4. 方法特定要求:相对响应因子的RSD(VOCs≤20%,SVOCsꢀ≤30%ꢀ);最小相对响应因子;斜率
4、实验结果缺少与标准方法质控要求的比较,无结论 参考:
其他问题小结
有实验数据,但未编制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性能参数报告中有缺项(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校准曲 线、实际样品测试); 检出限高于方法规定(多组分时易发生); 人为失误:不同仪器的实验数据完全一致;数据单位错误;审核 时间早于实验时间…
如何进行实验室方法确认
主要内容
1
方法确认的工作流程
2 方法确认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3
方法确认实验报告的编制
4
小结
一、工作流程
下达任务单
明确责任人
通读方法
制定方案
前期准备
(仪器、试剂等)
实施实验
编制报告
技术审核 (三级)
工作流程
明确责任人
一定要有经验,能识别标准的关键环节,能 发现问题,有能力解决问题
检出限-特定方法
滴定法 根据所用的滴定管最小液滴的体积计算:
精密度、准确度
要求
测试方法 试验方式 含量/浓度
频次 合格判据
注意事项
分析对象 低含量要求 测试步骤 测定方式
1
2
有证标准样品平行测定 多次平行测定
低、中、高3种含量 6次
实际样品基体加标 同左
1~3个不同含量
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准确度:不确定度范围/相对误差/回收率
方法确认工作小结
人员选择:涉及环节多,经验很重要 试验过程:前期准备很关键,决定了数据的可靠程度 试验内容:参数完整、要对结果比较评价 报告: 内容详细,真实,能够参照执行,附录材料、注意事项的记录非 常重要 要预留充足的时间:验证实验内容多、易出现问题 新人承担:要有全程指导、跟踪(方案设计、前期准备、前处理、样品分 析、数据处理、报告编制) 同时完成了人员培训、人员监督、持证上岗AQC试验
有证标准物质/样品/基体加标 在测定下限附近
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 多份样品平行测定
标准溶液 远远高于测定下限
直接进样 单份样品多次进样
测定范围—校准曲线
校准点数量及拟合方式: 一般线性拟合(n≥5); 平均相对响应因子; 特殊情况:(如VOCs•5个点相对响应因子的RSD>20%时),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最低点带入校准 曲线计算,结果应为实际值的70%~130%)或非线性拟合 (ꢀrꢀ≥ꢀ0.99); 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 校准曲线的评价:相关系数/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偏差/相对响应因子的绝对值(V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