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作文评讲材料作文辅导0223 1424《热》作文评讲材料【作文新题】在“汉语盘点2015”活动中,无论“国内字”还是“国际字”的评选,“热”字都高居榜首。
请以“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5届南京市高三摸底考试)【写作指导】一、关于题意与切题1、以“热”为题作文。
“热”可以指向自然也可以指向社会,包括:自然的气候、气温,社会的潮流、风情等。
可以是静态的呈现,也可以是动态的表现;可以是具象的可称之为“热”的情形,也可以是内蕴的可称之为“热”的心绪。
2、无论叙述还是议论,只要文章表述或表达的确实可算作“热”的内容,即可视作基本切题。
对把“热”演化为“热情,热心,热忱,热烈”等来叙写或议论的,要看其是否能将立意的重心落在“热”之上。
3、由于“热”的能指面广量大,也会有高下之分,切题的深浅及立意的高下,关键是看“目的性”和“价值观”。
二、关于文体与表达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叙、议应一视同仁,主要看围绕某“热”的立意与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贴切的程度。
2、写何种“热”不是主要问题,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我”就“热”或对“热”的感悟、体察、认知、思考的深浅。
【评分细则】基本分: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可视具体文章在55~53分之间赋分。
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中心、结构和语言都达不到“三基本”,只能赋42分;达到“三基本”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可以上浮到46分左右,达到“三基本”中的任何两个方面,可以上浮到50左右。
发展分:文章在切题且达到“三基本”的前提下,可赋56分。
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一个“亮点”,即“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上浮5~10分。
如果文章符合“关注点”中所列的任何一项,一般情况下,起步赋分为63分,最高可到满分。
特别强调“三真”:真实生活、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记叙文特别关注:①构思与行文能始终扣住“热”这一线索或主旨,人物、故事有独到之处,赞赏考生叙写自己的真切感人的生活故事。
②构思与行文因“热”而引发,且能将叙写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丰富性叙述得生动感人。
③构思与行文能用“热”来统领,内容中化用、改写某一种材料,语言有文学色彩,表达有特色,显示出较好的写作技巧。
议论文特别关注:①能扣住“热”进行辩证说理,观点独到,论据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②能扣住“热”的某一个方面,分层次展开论述,层层深入,引例鲜活富有特色,语言表达富有文采。
③独具慧眼,抓住“热”的某个不易为多数人发现的议论点,条分缕析,鞭辟入理,发人所未发。
④文章的观点虽不够新颖独到,但在举例与论证上显示了论说的智慧,或能把比较质朴的观点论说得生动形象,富有情韵文采。
特殊赋分:①如果立意一般(诸如“在‘热’前保持冷静的头脑”,议论或记叙只是平面展开、泛泛而谈,语言表述一般的,原则上不超过55分。
②题材雷同的(奥运热、炒股热,雪灾、地震后的热情、高一的军训、高三的学习,全球变暖呼吁环保等),原则上不超过50分,如语言低幼,构思粗劣,不超过45分。
③仿佛有几个层次,其实只是事例的罗列与情节的铺排,相当于一大段,原则上不超过50分。
④全文只是叙述在“热”的环境下发生的事,主题与“热”扣得不紧的,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没有对典型故事的深入分析,原则上不超过45分。
⑤明显偏题或重心明显不在“热”上,或虽然有几个部分,有观点,有例证分析,或虽有完整故事叙述,但明显与“热”没有关联,只是在语言形式上强行贴上“热”标签,最高不超过42分。
⑥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
⑦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一行1分。
⑧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最高赋分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最高赋分也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赋分也不得超过13分。
⑨所写内容与命题相关,但另写其它题目的,扣2分。
另写其它题目,完全与命题不挂钩的,最高不得超过30分。
⑩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数—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卷面明显较差的(修正液痕迹严重或涂改较多或字迹潦草的)扣2至5分。
【阅卷感言】审题、立意永远是最重要的。
“热”是一个富有内涵的词语,如果立意仅仅停留于天气热(在军训中学生忍受着“热”的煎熬坚持训练;农民在炎炎夏日劳作不息;小商贩忍受着热叫卖水果、凉皮……)、气候热(全球变热的环境引发我们思考环保问题),未能找准最佳切入口就匆匆提笔,泛泛而谈。
构思力戒雷同!请揣测阅卷者的感受,若是一片“奥运热”、“中国热”,再“热”的心恐怕也难持久的燃烧下去。
相反偶尔看到一两篇“另类”之作,如一位学生以周庄为写作对象,用拟人手法将其比作少女娓娓道来,叙述了周庄在旅游热潮中的清纯减淡、判一高分。
“写什么”重要,“怎样写”同样重要。
若是作文中能有几段或几段令老师心有戚戚的句子,同样能赚得高分。
如高三(2)班张杨作文中的片段:“热是积蓄后的爆发,是一种释放,一种霸气与超越,是“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是“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地豪迈。
热地时候无所畏惧,心中充溢的是坦然与大气。
文人喜欢热,那是诗兴大发、感情汹涌的时候;武者喜欢热,那是坦荡不羁,所向披靡的时刻。
我喜欢热,那是激情与力量四射、感情与斗志昂扬的时刻。
那时全身充满胆量,做出的超越自我的行动留着以后平静时慢慢地感慨与回想,甚至心有余悸,但热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与信念:我是最强大的。
”热高三(4)陈园园“我问他,你认识周杰伦,Rain,Wonder Girls么?”他一脸茫然地摇摇头,不认识。
我不禁呆住,连当前红透大半个中国的韩星他都不了解,那我们班里那些一提到Rain就疯狂尖叫的女生们,她们是怎么了?究竟谁异常?……我觉得身体好热,脸部灼烧起来,“韩流”来了,我们开始感冒,不由自主地发热,高烧……这是我一个朋友QQ空间里的一篇日志。
里面的“他”是他的一位日本朋友,与我们年龄相仿,高中生。
如同日志所说,他对这些“星”相知甚少,却对车很感兴趣,大概,日本人也都这样。
经常听那些韩星做节目时说到这么一句话,“中国是个庞大地市场,歌迷真的很热情”。
的确,中国地大物博,他们以时尚另类的方式出现在这片广袤地土地上,定会掀起一股热浪,“粉丝”们卷入其中,沉醉,沉醉……上次,我在小商品市场闲逛。
一条牛仔裤拽住了我地眼球。
它独特,质朴之中又透出一丝时尚的味道,我被吸引住了,走上前去询问价格。
经过一番商议,终于将价格砍到了让我满意的位置。
我洋洋自得,拿出钱包时,那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挑起眉毛,甩甩手,故作委屈叹道:“真是亏了!小姑娘你走运了,便宜买到了一条韩版裤,这可是韩式的呢……”我诧异地抬头,动了动嘴唇,语塞。
一大堆道理面对那张艳俗的脸蛋顿时咽了下去。
我头也不回地小跑离开了。
留着后面一连串“神经病”地尖叫不管不顾,让她骂去吧!我是“神经病”,没错,如果像我这样的“神经病”再多些,韩星们的市场顿失大半,但我并不愿用这种方式仁慈。
与“韩流”一起卷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洋节。
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掀起一阵阵“外国热”。
中国青年一代们准备得热火朝天,中老年学者们执笔愤懑,颇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气势,孔老夫子眉头紧锁,抱着《论语》独自叹息,他不知该何去何从,面对中华儿女地渐渐忽视,面对黄发碧眼们地盛情邀请,他徘徊着。
日本小孩自行组装汽车模型时,中国小孩吵着要圣诞老人的包裹。
日本青年思考着如何生产出更具威慑力的武器时,中国青年,此刻你在干什么/耳畔又传来听不懂的外语歌曲,我的脸又逐渐发热,在嘈杂的音响前默念:冷静,降温……热高三(4)班朱晓家中正待装修,我和母亲坐在一家装璜公潢公司的接待室里。
一位满头金发涂着宝蓝色眼影的女设计师抱着一堆材料和图纸兴冲冲地走向母亲,耳朵上两个银色的大耳环“叮铛“作响。
“唉~”,我不禁为她不堪重负的耳朵而叹息。
“您好您好,请您看看这是我们最新的设计,这张凸显的是英伦田园风格,最大的特点是客厅的格局和摆设,这张沙发是用进口格子面料手工缝制的……”她讲得头头是道,我和母亲在她热情的攻势下起越发显得不知所措。
“还有别的吗?典雅一点的。
”母亲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
“有有有,您睢这张,”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望着她袖口上一道雪白的粉渍和那块明显比其它地方黑了些的皮肤,我不禁咋舌决定转过头不再看她,“这是时下最热门的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室内风格设计的,古朴端庄的蕾丝和花纹绝对让您的家中充满14世纪欧洲的典雅气息……”听着她滔滔不绝地说辞,我愈发感觉胸口一阵发闷,便急忙推门出来。
大街上两侧花花绿绿的灯牌已经亮了起来,竟是清一色的英文、韩文、日文。
我新奇的打量着这些亮晶晶的牌子,其中竟不乏一些怪里怪气不伦不类的音译字。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那些音译外文的汉字在那一块块的灯牌上痛苦地挣扎着,扭曲着,想要奋力甩脱这些虚伪肤浅的装饰,然而却终究只能在那片混浊狭小的地里啜泣。
听,那声音竟让我感觉那样凄迷。
现今,“国外进口”已经成了高质量、高水准的代名词,什么服装鞋帽只要打上欧美日韩便在瞬间被抢购一空,好像只要穿上戴上就真地走在了世界时尚潮流的最前端,顾盼中流露出一种傲气。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里是中国,我们说的是汉语。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绞尽脑汁去思考臬才能把自己的家变成英国伦敦变成意大利佛罗伦萨,把黑头发变黄,把黄皮肤硬是刷得雪白到纤尘不染。
当我们还在国外袭来的阵阵热浪中旋转沉浮时,八仙桌和太师椅已渐渐腐烂,旗袍和唐装正慢慢发霉,我们引以为豪的悠久传统正含着眼与国人渐行渐远。
我调转方向向装潢公司奔去,正撞见推门出来的母亲。
“妈,咱家就缺一张红木方桌。
我们去家俱城吧!”我握住母亲的手把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图悄悄扔进了垃圾箱里……热高三(1)班程海南有没有那么一盆冰,能让你冷静下来?你,嘴里讲着“ABC”,看的是好莱坞大片,追捧着美国时尚,吃着肯德基,目标是斯坦福、耶鲁。
你说这是全球化,这叫做“American Hot”。
那么你能背诵几首唐诗?你读过几本中国作家的书?四大名著你翻了没有?我们不是排斥他国的文化,也不是打消你的热情。
我只是想先告诉你,我们首先是中国人,我们有自己光辉的传统文化。
如果你不识孔孟识林林肯,那么你怎么还敢说自己是中国人?你,整天念叨着周杰伦,嘴里哼着“双截棍”,墙上贴着周杰伦的海报,听的是吐字不清的《牛仔很忙》,你说,这是流行,这是你的自由,这是“我的地盘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