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梅奥的 “人际关系理论”特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 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传统的管理职能, 更应重视人际关系,要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 属感和整体感。
(3)主张集体奖,不主张个人奖。 (4)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起 沟通联络作用。 (5)实行“参与式”管理,吸引员工在不 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研讨。
5、塑造环境 6、文 化 整 合 7、生活质量法 8、完 成 社 会 角 色
•培养团队精神的实践活动
要求: 1、按顺序数1~89的数 。 2、数到7、含7的数和7的倍数时用拍
手的方式表示,此时接下来数数按倒 过来顺序进行,直至数到89。 3、不能出现错误,否则被淘汰。 4、几个学习小组一起活动。 5、准备10分钟后再开始。 6、计算时间,谁花的时间 最短为优胜。
一、重点问题和学习目的
(一)重点问题
1、人本管理及其基本理论; 2、关于人性的认识; 3、关于奖励理论
(二)学习目的
定义人本管理 描述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解释关于人性的认识 识别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 概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定义人力资源成本 列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 概括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方法和编制程序
二、关于人性的认识
1、关于人性
人性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人性是"社会 关系的总和",按这个定义,人性显然是一 个历史范畴。这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因为 从古至今的"人性论"几乎都把人性视为永恒 不变的"欲望"(比如:孔子的"食色性也", 边沁的"趋乐避苦"、西方经济学的"效用最 大化"等等)。正如西方有个哲人所说:"人
2、经济人假设
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追求利益乃人之本 性。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看得最为真切: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
外国学者布坎南也曾经指出:“公仆并非 阉竖。”政府官员尽管背负了比其他群体 更为崇高的职责,但也是有七情六欲的。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 行为都是有目标理性的,惟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 就是物质性补偿最大化。这常用作经济学和某些心 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
社会科学所谓的"人性",不应当是动物本 能,而应当是人性与动物本能的本质区别, 把握这种区别,才应当是社会科学所谓"人 性"的真实内涵。这种区别就是:动物仅仅 是"活着"(动物的本能),而人却不断地改 变和提升"活法"(人性)。正是由于"活法 "的不同,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构成了 人性的真实内涵。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这一假设来自 霍桑实验。最基本观点:驱使人们工作的最 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 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社会人假设,等于情感人假设。 霍桑实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使他
们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工效的 提高,不仅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 受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本管理的深层内涵
(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3)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
旨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
功的基础 (5)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终极目标 (6)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
要保证
2、基本要素 :
员工即企业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 体;
在企业与人的关系上,欧美是契约 型的,日本是所属型的,中国是综合 型的。
2、 企业人的心理、动机、能 力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影响 和改变的,社会和企业的环境、 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也同样可 以影响企业人的心理和行为方 式。
3、 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 间具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协调 的.
(四)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环境; 文化 ; 价值观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关
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意念。
企业即人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 无人则止。企业应以人为本,把人的 因素放在中心置 。
企业为人
管理的本质是激励,办企业是为 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 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 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 量,实行“全员经营”有利于调动每 个员工的积极性,保证经营的正确和 经营目标的实现。
“经济人假设”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
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 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 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
有好处。之后,西尼耳定量地确定了个人经济利益 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 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一名词引入
性是一团欲望。欲望满足了则无聊,欲望 没满足则痛苦。人生就在这两极之间来回 折腾"
原生态的"欲"(吃和性的欲望),是一切动物都 具有的本性。人也是动物(高级动物),当然具 有这种动物的本性(本能)。但人毕竟是"社会动 物",除了这种动物本性之外,人还具有"社会性" 或"人性"。正是这种"社会性",把人与其他动物 区别开来,使人性与动物本性在同一个树根上分 了岔,渐行渐远。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 的特性。人性可能永远都包含有动物的本能(即 使孔子、雷峰也有这种本能要求),但是,社会 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性与动物本能就越不 在一个层面上。
经济学; 按照斯密的思想,“经济人”无非是从自身利益和
需要出发,参与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人 。
2、经济人主要特点 :
管理工作的特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 产任务,而非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 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
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员工 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
在奖励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刺激员工的 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严惩。
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 工。
泰勒 制
“社会人”假设是管理学书籍中常见的一 种人性假设,同“经济人”假设相对应。 一般认为,“社会人”假设来自梅奥主持 的霍桑实验,在梅奥的《工业文明的人类 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有明 确的表述。但是,我们如果广泛浏览管理 学的有关书籍,就不难发现,国内的管理 学著作,对“社会人”的解释不尽如梅奥 的原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