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系统开发

技术系统开发

技术系统开发
一、航空航天遥感原始影像管理系统
目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接收的航空航天遥感原始影像已达到PB级。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数字城市等重大项目工程的深入开展,其数据量还将急剧增加。

原始影像的接收、管理、备份和分发提供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

为有效应对大数据时代给原始影像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遥感与航空摄影处通过深入分析数据特点、梳理提炼业务逻辑,基于数据库和网络服务技术,研制了航空航天遥感原始影像管理系统,实现了原始影像管理业务的无缝对接以及信息的网络化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改变了以往管理工作主要过于依赖人工、信息难以及时开放的状况。

该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制定原始影像整理规范,实现影像数据、电子文档、纸质资料以及存储介质的统一归档与管理;
2、构建元数据模型,采集原始影像本身的数据元数据信息,以及与管理工作相关的业务元数据信息,建立元数据库;
3、通过在线、近线和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原始影像的安全备份;
4、研制原始影像库管理系统,实现元数据信息发布、资源目录管理、信息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及在线订购等功能。

二、数据库部技术系统成果
1、国家基本地形图快速制图系统
该系统基于数据库驱动制图技术,利用已建成的国家系列基本比例尺地形数据库快速生产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实现制图数据库与地形数据库一体化存储、集成建库管理和快速联动更新。

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多个测绘生产单位安装数千套,先后完成了全国1:5万、1:2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和印刷。

2、数字高程模型更新与精化系统
该系统基于地形特征提取和DEM精化内插技术,利用地形数据库为基本数据源对DEM 数据进行更新或精化,由数据预处理、地形特征提取、DEM精化内插三大模块组成,提供地形数据提取、投影转换、水体高程赋值、地形特征提取、多种方式DEM内插、数据质量检查等功能。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完成了全国1:5万、1:25万DEM数据库的更新与精化。

3、多尺度地形数据联动更新系统
该系统基于增量数据自动缩编技术,利用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快速更新小比例尺地形数据,具有联动更新规则库管理、数据预处理、多尺度要素智能匹配、更新增量自动缩编、人工交互编辑处理等功能。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完成了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的联动更新生产。

4、网络地理信息收集系统
该系统基于互联网网页信息抓取技术,实现对目标网站相关地理信息的定向抓取、结构化存储、去重过滤、编辑审核、以及信息标报发布。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

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检查系统
该系统基于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实现对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质量检查,具有数据完整性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图形精度检查、属性精度检查、现势性检查和元数据检查等功能,提供软件自动、人机交互等多种检查方式,可有效提升空间数据质量检查效率。

目前该系统已全面应用于国家1:5万、1:25万地形数据库、DEM数据库的成果质量检验中。

6、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于C/S结构,面向数据库管理人员,实现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多尺度、多类型、多版本数据库的统一建库和集成管理,具有数据建库、显示浏览、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制图输出、提取分发、维护更新等功能。

7、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服务系统
该系统基于B/S结构,面向一般数据使用人员,实现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多尺度、多类型、多版本数据的快速浏览、地名检索快速服务等功能。

三、天地图2.0系统
云计算时代带来了全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

天地图2.0是基于云计算架构研发的最新产品,同时在配图风格、功能特性及开发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是基于空间云架构,自主研发了天地图在线云服务系统。

数据存储与服务发布均基于云计算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访问速度更快,系统运行可靠性大幅提高,规模扩充更加灵活便捷,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硬件成本降低40%以上,支持多节点的访问负载均衡,显著提升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是完善了地图渲染,营造清新配图风格。

采用了层次更加分明、图面更加清新的新的地图表达,整体配图清新、自然、雅致、庄重、层次分明,视觉效果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新一轮的数据更新,矢量和地名数据整体现势性达到最优,还增加了公交查询数据。

三是紧跟用户需求,实现了功能持续升级。

新增了Web墨卡托投影地图,上线公交查询功能,优化了搜索结果排序,增加地标搜索的直接跳转,增加大量国外主要城市的搜索及跳转,整体优化了驾车规划逻辑。

增加了非IE内核浏览器对三维地形显示的支持,增加了旅游频道等。

四是全面升级API和服务资源。

推出了全新了JS API和移动SDK,开发包体积减小了2/3,提供数十种服务接口,更加有利于专业部门和企业的增值开发。

四、应急快速制图系统
应急快速制图系统是在多次应急测绘制图保障工作的经验积累基础上,针对应急制图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自主研发完成的专业化应急制图服务系统。

该系统研发了应急制图规则库选择、应急制图区域的定位、应急地图文档的快速输出三大主要功能,优化了基础地理信息应急制图流程,实现了一键成图,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应急制图的效率。

应急快速制图系统包含三个主要功能:应急制图规则库选择、应急制图区域定位、应急地图文档生成。

应急制图规则库选择实现了专题图、晕渲图、影像图等应急地图类型的选择,1:100万、1:25万、1:5万等应急地图比例尺的选择。

应急制图区域定位功能包括地图浏览与区域定位,实现了放大、缩小、漫游、全图、前一视图、后一视图等地图浏览模块,以及坐标定位、行政区定位、鼠标拉框选择定位等区域定位模块。

应急地图文档生成功能实现了指定范围、指定比例尺、指定打印尺寸、设置地图标题、应急地图输出等功能。

自应急快速制图系统2011年研发完成以来,在江西水灾、盈江地震、雅安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等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在30分钟之内快速制作完成突发事件区域2-3种应急地图产品,提高了应急制图的效率,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五、信息服务部应用系统
1、政府工作用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
为进一步做好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相关部委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在政府机关日常工作和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决策中,能更加快速便捷直观地了解全球、全国的自然、人文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功能包括地图浏览与查询、标注、等功能。

数据内容涵括了世界全图、分国政区图、世界大城市城区图、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地图、333个地级市交通旅游等专题图、西部10省(直辖市、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的恩施、湖南的湘西、吉林的延边3个自治州的县(市、旗),大西部约1000余个县(市、旗),以及省会城市与重点地区影像图;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简介,主要包括文字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各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重点地区的简介,主要包括文字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

2、中国陆地国界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管理了我国14条边界220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的各类数据。

包括“日常界务管理子系统”、“公众信息发布子系统”、“谈判划界子系统”、“勘界联检子系统”、“边界出差考察子系统”、“会商与突发事件处理子系统”、“数据维护与用户权限管理子系统”七个子系统。

它集成了中国陆地国界信息管理系统中生产的14条边界的各种数据,主要是为边界管理有关的日常业务提供的查询、统计和辅助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包括谈判、划界、联检成果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边界水的保护和利用、跨界设施的修建、边界附近地区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越界人员等边界事件的处理、边界工作的合作机制、边境口岸的开放和管理、区域合作、跨界运输等的信息辅助支持。

该子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各类边界资料的集成管理,方便边界管理人员、外交人员查询和检索相关业务的边界资料,改变以往手工提取资料的方式,从而提高边界管理工作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