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烤红薯
写一写:
红薯
拣
香喷喷 夸耀
区别:拣 捡 我在操场篮球架下 ( )到一件外衣。 奶奶正在把豆子中的 小石子( )出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与哥哥一 起进行烤红薯的过程,表达了一个 “常年漂泊在外游子”对故乡生活、 童想:
1、“我”为什么会常常想起故 乡的烤红薯呢?
1、自由读这一段,作者眼中的台北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这两个特点? 3、如果要将这一段文字分成两部分,该从何处分开? 理解句子:推门一望,远处的山,像一朵朵黑云凝固在那里。 (1)这一句中的“凝固”是什么意思? (2)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自学提示:
1、课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儿 时故乡围炉烤红薯的?
故乡的烤红薯
谢冰莹
谢冰莹:
谢冰莹生于1906年9月5日。她是 著名女作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早 年参加北伐,根据亲身经历写出《从 军日记》及《女兵自传》等书,轰动 文坛。谢冰莹终生怀有一颗爱民族、 爱中华的心。她于1956在台湾拜慈航 法师为师,皈依佛门,法名莹慈。
读一读:
宿舍 冰凉 壮实 凝固 成熟 漂泊 仿照 酱色 形势 夸耀 紧张 调解 撬开 香喷喷 丝丝细雨 吵闹不休 掌上明珠
2、再细读这部分,思考作者 是如何写烤红薯的过程的? 3、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儿 时生活画面?用哪些词语来形 容?
思考:
为什么儿时故乡的生 活会令离家三十多年的 “我”这么难忘?
回顾全文,课文是按 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借 鉴学习之处?
这几天,台北的气候突然变得寒冷起来, 整天下着丝丝细雨。从学校回到宿舍,正遇 着顶头风,雨丝飘在脸上,感到一阵阵冰凉, 往往回到家,前襟都被打湿了。晚上,更冷 了,玻璃窗被刮得发出啪啦啪啦的响声。推 门一望,远处的山,像一朵朵黑云凝固在那 里。夜是寂静的,除了间或有一两声汽车的 喇叭响,打破这深夜的沉寂外,一切像在我 的故乡一样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