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面修饰
最新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面修饰
欲蒸的物质(例如,金属,CaF2.NaCl,FeF等 离子化合物、过渡族金属氮化物及易升华的氧 化物等. ) 置于坩埚内,通过钨电阻加热器或 石墨加热器等加热装置逐渐加热蒸发,产生原 物质烟雾,由于惰性气体的对流,烟雾向上移 动,并接近充液氮的冷却棒 ( 冷阱, 77K) .在 蒸发过程中,由原物质发出的原子由于与惰性 气体原子碰撞而迅速损失能量而冷却,这种有 效的冷却过程在原物质蒸气中造成很高的局域 过饱和,这将导致均匀的成核过程。
此方法早在1963年研制出,即通过在纯净的惰 性气体中的蒸发和冷凝过程获得较干净的纳米 微粒.20世纪80年代初,Gleiter等首先提出, 将气体冷凝法制得具有清洁表面的纳米微粒, 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紧压致密得到多晶体 ( 纳米 微晶 ) 气体冷凝法的原理,见图.整个过程是 在超高真空室内进行.通过分子涡轮泵使其达 到0.1Pa以上的真空度,然后充入低压(约2kPa) 的 纯 净 惰 性 气 体 (He 或 Ar , 纯 度 为 ~99.9996 %).
我们认为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应按气相 法、液相法和高能球磨法来分类. 6.1.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 1. 低压气体中蒸发法[气体冷凝法] 此种制备方法是在低压的氩、氮等惰性气 体中加热金属,使其蒸发后形成超微粒 (1-1000nm) 或纳米微粒.加热源有以下 几种:
(1)电阻加热法;(2)等离子喷射法;(3)高 频感应法;(4)电子束法;(5)激光法.这 些不同的加热方法使得制备出的超微粒的量、 品种、粒径大小及分布等存在一些差别.本 节主要介绍一种制备纳米微粒的典型方法, 即气体冷凝法。
第六章 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面修饰
过去一般把超微粒子(包括1—100nm的纳米微粒) 制备方法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液相法和气相法被归为化学方法,机械粉碎法被划 为物理方法。 但是,有些气相法制备超微粒的过程中并没有化学 反应,因此笼统划为化学法是不合适的。相反,机 械粉碎法中的机械合金化法是把不同种类微米、亚 微米粒子的混合粉体经高能球磨粉碎形成合金超微 粒粉末,在一定情况下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这里 涉及到存在化学反应,因此把粉碎法全归为物理方 法也不合适。
此种制备方法的优点是超微粒的生成量 随等离子气体中的氢气浓度增加而上 升.例如,Ar气中的H2占50%时,电弧 电压为30一40V,电流为150-170A的情 况下每秒钟可获得20mg的Fe超微粒子.
3.溅射法 此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 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 充入Ar 气(40—250Pa),两电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 为0.3—1.5kv.由于两电极间的辉光放电使Ar离子 形成,在电场的作用下Ar离子冲击阴极靶材表面, 使靶材原子从其表面蒸发出来形成超微粒子,并 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粒子的大小及尺寸分布主 要取决于两电极间的电压、电流和气体压力.靶 材的表面积愈大,原子的蒸发速度愈高,超微粒 的获得量众多.
将这种超微粒含量很低的油在真空下进行蒸馏, 使它成为浓缩的含有超微粒子的糊状物.
此方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i) 可制备 Ag, Au, Pd, Cu, Fe, Ni、 Co, A1, In等超微粒.平均粒径约3nm,而用隋性气体蒸 发法是难获得这样小的微粒; (ii) 粒径均匀,分布窄 (iii) 超微粒分散地分布在油中; (iv)粒径的尺寸可控,即通过改变蒸发条件来控制 粒径的大小,例如蒸发速度.油的粘度,圆盘转 速等.圆盘转速高,蒸发速度快,油的粘度高均 使粒子的粒径增大,最大可达8nm.
5通电加热蒸发法 此法是通过碳棒与金属相接触,通电加热使金 属熔化,金属与高温碳素反应并蒸发形成碳化物 超微粒子.图所示的为制备SiC超微粒的装置图, 棒状碳棒与Si板(蒸发材料)相接触,在蒸发室内充 有 Ar 或 He 气,压力为 l-10kPa ,在碳棒与 Si 板间通 交流电(几百安培),Si板被其下面的加热器加热, 随Si板温度上升,电阻下降,电路接通。当碳棒温 度达白热程度时,
用溅射法制备纳米微粒有以下优点: (1)可制备多种纳米金属,包括高熔点和低 熔点金属.常规的热蒸发法只能适用于 低熔点金属; (2) 能制备多组元的化合物纳米微粒,如 Al52T48,Cu91Mn9及ZrO2等; (3)通过加大被溅射的阴极表面可提高纳米 微粒的获得量。
4.流动液面上真空蒸度法 该制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高真空中蒸发的金属原 子在流动的油面内形成极超微粒子.产品为含有大 量超微粒的糊状油.图为制备装置的剖面图. 高真空中的蒸发是采用电子束加热,当水冷铜 坩埚中的蒸发原料被加热蒸发时,打开快门,使蒸 发物质在旋转的圆盘下表面上,从圆盘中心流出的 油通过圆盘旋转时的离心力在下表面上形成流动的 油膜,蒸发的原子在油膜中形成了超微粒子.含有 超微粒子的油被甩进了真空室沿壁的容器中,然后
因此,在接近冷却棒的过程中,原物质 蒸气首先形成原子簇,然后形成单个纳 米微粒.在接近冷却棒表面的区域内, 由于单个纳米微粒的聚合而长大,最后 在冷却棒表面上积累起来.用聚四氟乙 烯刮刀刮下并收集起来获得纳米粉.
用气体冷凝法可通过调节惰性气体压力,蒸发 物质的分压即蒸发温度或速率,或惰性气体的温 度,来控制纳米微粒粒径的大小. 2.活性氢-熔融金属反应法 含有氢气的等离子体与金属间产生电弧,使 金属熔融,电离的N2,Ar等气体和H2溶入熔融金 属,然后释放出来,在气体中形成了金属的超微 粒子,用离心收集器、过滤式收集器使微粒与气 体分离而获得纳米微粒。
有人用高压气体中溅射法来制备超微粒子, 靶材达高温,表面发生熔化 ( 热阴极 ) ,在 两极间施加直流电压,使高压气体,例如 13kPa 的 15 % H2+85 % He 的混合气体,发 生放电,电离的离子冲击阴极靶面,使原 子从熔化的蒸发靶材上蒸发出来,形成超 微粒子,并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用刀刮 下来收集超微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