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铺装材料及使用范围
(2)质感与空间
外部空间中的尺度模数,要比室内空间扩大10倍才合适。因此,质感也会因粗糙、刚健而有良好的配合。大空间要粗犷些,因为粗糙的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着、开朗。另外,粗糙的可以吸收光线。因此,大面积铺装应粗糙些好。细滑给人以轻巧、精致的感觉,重点处可以精细些。小空间尺度小、细致,给人以精美、柔和的感觉。
砖石结合的图案,富有民族特色。
波纹图案,适合面积较大的场地。
不同颜色的机砖与预制水泥块形成的方形图案,以几何体的纹样,突出路面的远近透视。
4.铺地材料
坚硬的路面经过许多年仍旧会保持它们中路面图案。一般情况下,为了使道路的铺面材料有粘附力,材料的使用范围会受到限制。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使道路的饰面变得很单调,在冬天更是如此。
所选用的铺面材料彼此之间应该很协调,它们还应该适应所覆盖地块的形状。现浇混凝土和碎石块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铺面材料更适合一些形状奇特或圆的地形。如果用正方形或长方形材料来铺设这样的地形,需对它们做大面积的切割。选择铺路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观察体验,天然材料是最佳选择。在使用新型材料的时候,应该使它们的颜色容易协调,这样如果铺设方法正确的话,看起来效果会不错。所铺道路最好能反映当地的民俗特色,这样会创造一种场所精神。步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分离,为创造更有意义、更有个性的路面提供了机会。无论是铺设步行路还是车行路,都有必要使用多种材料,或者使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材料铺设车行道,但要适当地增加基础厚度。
铺地设计要素
铺地作为空间界面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着,像室内设计时必然要把地板设计作为整个设计方案中的一部分统一考虑一样,居住区道路铺地,由于它自始至终地伴随着居民,影响着居住区环境空间的景观效果,成为整个空间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园路是园景重要的一部分。
1.铺地质感
1)质感调和
居住区道路铺地质感与环境和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铺装的好坏,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坏,而是决定于它是否与环境相谐调。在材料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与建筑物的调和。
常用铺装材料及使用范围
———————————————————————————————— 作者:
————————————————————————————————日期:
路面材料路面类型及运用范围
沥青沥青路面(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等)
透水性沥青路面(人行道、停车场等)
彩色沥青路面(人行道、广场)
混凝土混凝土路面(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
质感调和的方法,要考虑同一调和、相似调和及对比调和。如地面上用地被植物,石子、砂子、混凝土铺装时,使用同一材料的比使用多种材料容易达到整洁和统一,在质感上也容易调和。而混凝土与碎大理石、鹅卵石等组成大块整齐的地纹,由于质感纹样的相似统一,易形成调和的美感。
选用质感对比的方法铺地,也是提高质感美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草坪中点缀步石,石的坚硬、强壮的质感和草坪柔软、光泽的质感相对比。因此在铺装时,强调同质性和补救单调性小面积的铺装,必须在同质性上统一。如同质性强,过于单调,在重点处可用有中间性效果的素材。
砖砌块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花砖釉面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陶瓷锦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透水性花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天然石小料石路面(骰石路面)(人行道、广场、池畔等)
铺石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天然石砌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砂砾现浇环氧沥青塑料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砂石铺面(步行道、广场等)
碎石路面(停车场等)
图案与线条的稳定程度,受色彩变化的大小而定。另一方面色彩又从属于纹样与材料。
当铺地的色彩较为丰富时,所配置的设施色彩应当简洁明快。
3.铺地图案
在园林中,路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纹样则起装饰路面的作用。铺地纹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讲究路面的纹样、材料与景区的意境相结合,起加深意境的作用。
水洗小砾石路面(园路、人行道、广场等)
卵石铺砌路面(园路、人行道、广场等)混凝土板路面(人行道等)
彩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水磨平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仿石混凝土预制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混凝土平板瓷砖铺面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嵌锁形砌块路面(干道、人行道、广场等)
砖普通粘土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很难设计大量复杂的路面图案,因为这些图案不能按透视比例缩小,以至于从地面上来看,它们是倾斜的。步行路的图案太复杂,会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类似于砖的一些小的单元构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道路图案。铺路用的小方块,无论它的混凝土质的,还是花岗岩质的,都为我们铺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如曲线形和圆形的路面图案。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着道路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适用。使用鹅卵石时,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可用来作防滑包饰面或铺设步行路。当和其他材料一起构成图案时,鹅卵石可以用来堵塞道路的转角部位。也可以单独用鹅卵石铺一些小路。
(3)质感与色彩
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如果色彩变化多,则质感变化要少一些。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2.铺地色彩
园路的色彩必须是沉着的。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路面夏季光线柔和,不反光刺眼。冬季又较普通混凝土路面感觉温暖。铺地的色彩如过于鲜艳、富丽,则喧宾夺主,甚至会造成混乱的气氛。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清洁、安定,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野趣、自然。
如果铺路材料是尺寸较大的单元构件,像铺面板一类,路面图案就应该做到尽可能地简洁。只有在需要满足一些特殊功能的时候,才选用凸起于路面的图案。不要将许多颜色和形式的饰面装饰材料混合在一起使用。在选择铺路材料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条路的用途。例如,是车行道还是步行小路。当为一块大面积并且表面光滑的道路选择铺设材料的时候,要保证道路的整体设计不会和所选材料的图案发生冲突。在选择铺路材料的颜色时,首先要确定这些颜色是否跟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协调。
石灰岩粉路面(公园广场等)
砂土砂土路面(园路等)
土粘土路面(公园广场等)
改善土路面(园路、公园广场等)
木木砖路面(园路、游乐场等)
木地板路面(园路、露台等)
木屑路面(园路等)
草皮透水性草皮路面(停车场、广场等)
合成树脂人工草皮路面(露台、屋顶广场等)
弹性橡胶路面(露台、屋顶广场、过街天桥等)
合成树脂路面(体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