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上第12课《坐井观天》教案

二上第12课《坐井观天》教案

第12课《坐井观天》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坐井观天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会认读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资料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道理。
能力目标
1.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青蛙呢?
那你们见过井里的青蛙吗?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井里的青蛙的故事。(演示第4张幻灯片)
青蛙。
池塘、水洼地等。
不同回答。
读课题《坐井观天》
以学生喜欢的话题切入主题。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是谁坐在井底看天呢?
(3)然后谁飞过来了?
落在了哪?
3.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青蛙和小鸟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演示第12-26张幻灯片)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观”的偏旁是“又”
“沿”的偏旁是“氵”
“答”的偏旁是“竹”
“际”的偏旁是“阝”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观”、“喝”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坐井观天青蛙口渴喝水
答(问答)(回答)
际(交际)(国际)
五、作业布置(演示第33张幻灯片)
1.带感情地朗读课。
2.完成课后习题。
坐井观天的故事。
坐在井底看天。
青蛙。
小鸟。
井沿上。
你从哪儿来呀?
天上。
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小鸟飞行的时间长。
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大得很。
笑了。
觉得小鸟说的太离谱了。
也笑了。
觉得青蛙认识得太少,错得出奇。
青蛙
天的大小。
青蛙:井口那么大。小鸟:无边无际。
无边无际。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
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
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
让学生通读课文,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认识儿化读音。
了解小鸟从天上下来的原因。
理解青蛙的心理。
了解小鸟的心理。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注:哪(nǎ)如果作为语气词应读轻音(nɑ)。
无边无际:没有边缘,形容范围极广。
这说明小鸟认为天是多大的呢?
(5)在听到小鸟的回答后,青蛙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它为什么会笑呢?
它是怎样说的?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6)小鸟听到之后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小鸟从哪儿来的呀?
小鸟为什么会下来呢?
“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里:是长度单位。1里=500米。
(3)听到小鸟的回答后,青蛙是什么样的反应?
青蛙觉得天是什么样的呢?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从这里可以看出青蛙觉得天有多大?
(4)在听到青蛙的说法后,小鸟是怎样说的?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青蛙看到了小鸟说了什么话?
“哪儿”不是写成“nǎer,”而是写成
“nɑr”。
(2)小鸟是怎样回答的呢?
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理解青蛙此时的心理。
理解小鸟此时的心理。
让学生交流讨论。
让学生体验通过小窟窿看东西的视线范围。
展开想象。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及其所含的道理。
课堂小结
《坐井观天》这篇小短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4.试验交流。(演示第27-29张幻灯片)
(1)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来;将纸的中间撕一个小窟窿;透过小洞看黑板。
(2)然后把纸上的洞弄的大一些再看黑板。
交流:两次透过小洞看黑,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小窟窿看黑板的面积小,通过大窟窿看黑板的面积大。
(3)同学们,通过实验,你们觉得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争论呢?
它为什么会笑呢?
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呢?
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7)同学们,你们觉得谁错了呢?
(8)从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中,你们知道它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
它们各自对天大小的看法分别是什么呢?
(9)你们觉得天有多大呢?
(10)那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因为青蛙在井里,被周围的事物挡住了视线,只能看到井口那么一点天空。
知识目标
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正确读法。
重点
1.识字、写字。
2.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与生活实际结合,总结寓言所表达的哲理。
学法
问题学习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演示第2、3张幻灯片)
无边无际井沿朋友弄错
二、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演示第9张幻灯片)
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有一只(小鸟)口渴了想要(喝水),落在了井沿上,和井里的(青蛙)讨论(天有多大)的问题。
2.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演示第10、11张幻灯片)
(1)“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呢?
观:看的意思。
小鸟:对呀!所以说我们以后看问题要看全面。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31张幻灯片)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四、课堂练习(演示第32张幻灯片)
1.我会扩词。
观(观看)(观察)
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青蛙在井里,只能通过井口看到外边的一点天空;而小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看到了天空的广阔。
5.同学们,你们接下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青蛙听从了小鸟的建议,跳出井底,出来以后,它看到的天空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会说些什么?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演示第30张幻灯片)
青蛙:呀!原来天这么大呀!真的像你说的一样,无边无际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