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__民族平等政策共22页

第一课__民族平等政策共22页


6件较大实事的“616”工程。

工程实施以来,参援单位在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扶贫开发等性解决,为群众集中办了一
批解决“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吃水难”的实事,特色传统
产业、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对口支援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效益。
1、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这些措施又会对各少数民族
地区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3、体现了民族平等政策的那一 个方面?
三、辩一辩:
• 正方:中、高考应该加分。 • 反方:中、高考不应该加分。
四、查一查
请你举例说明,我国《宪法》中所规 定的各民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收集资料 议一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据此拟订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
表名额分配方案草案。考虑到十届以来,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
布情况变化不大,且各少数民族都有适当名额的代表,人口特少的 民族至少有代表1名,十一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分配与
十届全国人大相同。
在360名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中,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产生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20名,满足了55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 的要求,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分配与十届相同。其中,蒙古族24 人,回族37人,藏族26人,维吾尔族22人,苗族21人,彝族20人, 壮族44人,布依族7人,朝鲜族9人,满族20人,侗族6人,瑶族6 人,白族4人,土家族15人,哈尼族4人,哈萨克族5人,傣族5人, 黎族5人,傈僳族2人,畲族2人,高山族2人,其他少数民族各1人。
湖北对口支援省内少数民
族地区发展
• 新华网武汉8月31日电(记者 李鹏翔)湖 北省委、省政府31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召开推进湖北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 展试验区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借鉴全国援藏 援疆经验,建立武汉、咸宁等省内部分市对口 支援民族县市的工作机制,举全省之力加快推 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湖北武陵山 试验区建设成为武陵山区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 区。
湖北省“616”对口支援工 程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 湖北在民族县市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两年多来,实施援 建项目300多个,落实资金30多亿元,增强了民族地区发展 的内生动力,加快推动了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湖北从2007年8月开始,实施了由1位省委、省政府领
导牵头,6个单位参与,对口支援1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成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应选少数民族代表名额14名,全国人大 常委会依照法律另行分配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26名。这40个名额 必须确保为少数民族代表而不特定分配给某少数民族。
1、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2、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均有人 大代表,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国务院批转关于经济发达省、市 同少数民族地
(2).我国的民族平等有什么特征?
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彻底性、完整性、权利和义 务的一致性。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核心内容是什么?
a.民族部分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c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 给予更多保护。
(4).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 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课 民族平等政策
一、探究自主学习
• 1、阅读
•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 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 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 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
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2、思考
通过阅读上面内容,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掌握 那些重要的知识点?
(1.)民族平等的含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 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 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 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 的 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或做法?
回顾:
• 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民族 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平等政策, 知道了它的含义、核心内容、特征,以 及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 发展的意义。学完了这一课,更多的希 望大家将它们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为 国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尽一份力。
作业、实践园地
• 展示板
• 请同学们把民族平等政策的相关内容, 以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制作成一个展 板,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进行宣传。
宗教信仰自由
受教育
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 权利等
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及民族 团结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 和利益的义务。
遵守宪法及法律的义 务。 等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等
与你分享
民族服饰是风俗习惯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风俗 习惯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不尊 重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吗? 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 座谈会纪要的通和
为了加强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 工作,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指引下,国家计委、国家民委于一九八二年十 月七日到十四日,在宁夏银川召开了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天津、 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广西、云 南、贵州、西藏和四川、吉林、广东、湖南等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计 委、协作办、民委主管这项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国家经委、铁道部、国 家物资局的代表。在座谈会上,各地汇报了工作情况,总结交流了经验, 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座 谈会的召开,对于搞好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 技术协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