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学第一课
初步认识历史课
每课课文由10个部分组成: 1.导入:分章导入和课导入。章导入,主要是本章的发展脉络、线索和阶段 特征。课导入,由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民谣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 ,然后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又增强了教材的启发 性。 2.课文(宋体字):着重讲述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力求简明。这是课堂学 习的基本内容。 3.相关史实:其作用是引起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力求知识生动有趣、系 统完整。 4.问题思考:针对具体的知识,或事件,或人物,或现象,或图表,以问答 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分析、梳理、思考,形成历史的思维。 5.图表: 包括图画、表格、地图和图注,是课文的组成部分,为的是增加你 的考古文物知识,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增强课文的明晰度,有利于教材的形 象、生动,也起到浅化教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6.材料研读:插在课文中间,以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便于你参与课 堂教学,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使课文中没有讲出的结论,由自己通 过思考和分析得出。
6。读史还可以使人知识渊博。常言道:“文史不分家” 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历史,并不是在故纸 堆中翻垃圾,也不是去挖古墓。对中学生来说,历史是 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作文 的水平,因为众多史实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论据。毛 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诗人,不管 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还是“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都可以看出毛泽东兼有文学、史学 功底。孰不知,他将线装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通 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妙言珠语信手拈来,也 就“胜似闲庭信步”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手中还 捧着他终身之爱《容斋随笔》。所以,我们要学历史, 爱历史课,从历史课中吸取政治、经济、文学素养,丰 羽我们的人生。
我们身边的历史
我们身边的历史
我们身边的历史
历史书
各种纪念邮票
各种遗迹、遗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视文学作品
别人口述
博物馆
第二篇章
人生在世,不但要建设物质上看得见的家园, 还要建设自己的心灵家园。 用前贤的智慧观照现代人的心灵世界,使思 考的光芒照亮智慧人生。 ——百家讲坛 调查显示: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 有一个 历史学位!……美国历史系学生,比 商科学生更受雇主欢迎。 历史系名人榜: 美国总统布什——耶鲁大学历史系 纪检书记王岐山——西北大学历史系 ………
1。一个现实的回答是中考、高考 都要考。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如果一门 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 为它对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 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 而不愿学得较差。”历史在中考、 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 都要把它学好。
2。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也需要学习历史。 如果古往今 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 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 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 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 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 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 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 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大, 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 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 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 知识的传播者。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数 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 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 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 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我们需要去探索的历史 问题。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历史 的民族是会消亡的,而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 前途的。因此,要研究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 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的国家。
5。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传承民族辉煌。 尧舜禹实行民族禅让,开了人类民主的先河; 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背上 刺的是什么──精忠报国;杜甫“语不惊人死 不休”; 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17岁的毛泽东在长沙的一声“问苍茫 大地,谁主沉浮”撼天动地;这些史实告诉 我们什么?坚韧不拨的毅力!宏大的人生志 向!必将留下历史的辉煌!打开历史长卷, 不难发现: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无数颗星星, 他们是永恒的星辰,照耀着我们的前程,激 励我们一代一代奋勇前进!
4。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使 人明智”,说明读史可以鉴今。 唐朝 重臣魏征去世时对唐太宗说:“以铜 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 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人 是一直很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的。毛 泽东对历史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 王”,就是总结了项羽对穷敌存妇人 之仁的教训。
走进历史世界
教师自我介绍
第一篇章
历史是什么?
故事? 历史课本? 历史学家写的史书? 普及历史的读物或者历史影视剧?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册
中 又
历史,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 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 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五是指已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 指历史学科。 历史:通常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历史中充满智慧,读史可以使 人智慧,增强对世界的看法 ,洞悉事物的本质。 --弗朗西斯 培根
读史可以改变世界
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 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 不克,文能安邦、武 能定国,在很大程度 上得益于他对古今中 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 领悟。尤其是熟读二 十四史、《孙子兵法 》,他对历史的掌握 和运用改变了世界。
第三篇章 初中历史学什么?
初中三年的时间,我们要学习哪些历史知 识呢?初中三年共六本历史书,分别讲述 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 史,以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 现代史。到了高中阶段,也是讲上面的内 容,不过不是简单了解历史时间、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而是从文化、经济、政治 等方面更深入的去学习,当然,如果你们 中间有人去大学里学习历史话,那会更加 专业探讨和探索。
第四篇章
怎样学习历史?
课堂要求: 1、课前准备:历史教材、历史笔记本、导 学案、历史图册、工具书。 2、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课、认真记笔 记。 3、勇敢举手、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 见解,积极发问、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 论。 4、提前预习、认真完成导学案、复习巩固 所学内容。
学好历史的四大法宝
背:苦背+巧背
巧背>苦背 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关键词 读:广泛地读书 问:我思故我在
预祝同学们: 感受历史的魅力!收获 历史的智慧!
7.人物扫描:着重介绍重要历史人物,与正文呼应,作为正文的补充。 8.注释和注音 目的是浅化教材,便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 9.课后活动:安排在每课课文后面。启发你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你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其它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 能力。也有一些能起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活动方式很多,包括小讨论、 小游戏、比一比、找一找、查找成语故事、寻找变革、判断、分析材料、 制表、填图与思考、看图分析、看图猜字、故事会、朗诵比赛、短剧、小 制作、动动手、小实验、欣赏、看一看等二十余种。 10.知识拓展:设在活动与探究之后,内容以介绍与课文同一时期的物质文 明、社会生活等为主,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它有利于拓 宽你的知识面、使历史更加贴近生活,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发你 学习历史的兴趣。 11.活动课:主要是引导你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你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 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使你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如,了 解历史的途径,地图的识别与年代的计算等,为以后学习历史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