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训练之中心突出

作文训练之中心突出

作文训练之中心明确———让你的文章亮起来编写人:汪万锦审稿人:沈冬兰 2013.04 【考纲解读】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中心明确属于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

所谓“中心明确”,就是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始终贯穿、统帅所有的材料。

对于“中心明确”的写作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1、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

即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

作文时,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感觉不知所云。

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约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2、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鲜明。

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别人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观点或主旨,这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具体写作时,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

3、特定文体应有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

不同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议论文中表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在记叙性的文章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意象,明确的理论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有时也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

总之,无论写何种文体的作文,都要做到紧扣命题,中心明确,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学习目标】1、了解作文“中心明确”的重要性。

2、掌握使作文“中心明确”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以“阅卷专家解密”引入高考阅卷的最大特点是快,且阅卷老师对绝大多数作文通常都只读一遍。

正如一位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

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

”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

犹抱琵琶半遮面,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有时立意过深了,太难于理解了,需要慢读或者读第二遍的文章,都有可能被误判。

所以高考作文的主题,不宜玩深沉,不必太复杂,不可太超前,不要太逆向。

中心论点本身应该明确的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你的情意我永远不懂”!要我“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要阅卷教师在短时间内读懂,未免强人所难。

所以,高考作文一定要中心明确。

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匆匆读过一遍之后,就能立刻看出文章的优点和亮点。

二、升格展示,比较思考[2012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立意参考】一幅图,四句话,图文并茂。

命题形式创意十足。

先是由四句提示语,得出四条立意:1、伸出双手,服务他人,温暖他人。

2、放飞想象。

3、人人可动手创造,产生力量。

4、捧起收获,享受快乐。

又可以由手“伸出”“摊开”“张大”“捧起”四种手形展开联想,得出如下一些立意:先是“伸出”1、伸出双手,热情助人。

2、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传达爱意。

3、伸出双手,真诚救人。

4、伸出双手,拥抱自然(世界)。

5、伸出双手,拯救环境。

6、伸出双手,贡献力量。

……二是“摊开”1、放飞梦想(希望)。

2、放飞心灵。

3、给生命以自由。

……三是“张大”1、挣脱束缚。

……四是“捧起”1、万般珍惜。

2、托住美好。

【升格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的手里握的是心的温度,伸出双手,伸出是温暖的服务,伸出是关怀与大爱。

伸出双手,驱除黑暗与冷漠。

(开头虽然符合题意,但点题次数略少,没有揭示出伸出双手的意义,没有给阅卷人“切合题意”的感觉。

)常怀一颗善良感恩之心,在别人困难之时伸出自己的双手,给予别人最真心的帮助。

(这段文字在写感恩,没有扣题。

)细数2012年留在记忆中的手,我们不会忘记“最美妈妈”在千钧一发之际义无反顾地伸出那双帮助从高楼上坠下的女孩的手。

她伸出的大爱接住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接住了社会上无数的敬佩。

我们永远铭记那双在雨中为乞丐撑伞的手。

她伸出的是对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爱,伸出的是怜悯大众的心。

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最伟大的修女那双抚摸艾滋病人、给予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人格尊严的手……我们无法忘记,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爱。

他们伸出的双手上捧着的是他们真诚而炽热的心。

伸出我们的双手,或许我们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的爱,感受到世界上还有希望。

或许我们没有费孝通一样悲悯大众的心,没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

但我们却依然有爱,可以传播我们爱的双手。

我们可以为雨中漫步的行人营造一方无雨的天空,可以为口渴的人提供一杯解渴的清水,可以为饥肠辘辘的远行者送上一块填饱肚子的面包。

我们可以同无数的志愿者一起在这个世界上筑起一道爱与关怀的墙,传递帮助,传播爱心。

其实,我们要做的很少,每个人做一点点,世界就会因此而有很大的不同。

但现在的社会,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冷漠。

“小悦悦”事件让无数国人痛心,在街上摔倒的老人因无人扶起而导致鼻血堵住气管窒息死亡事件再次拷问着这个社会的良知。

我们的冷漠让悲剧弥漫,让悲伤已逆流成河。

我们应该反问自己,改变自己了。

(以上几段文字,只是在叙述事件和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伸出双手”这个中心几乎没有关联,给阅卷人的感觉是“笔下千言,离题万里”。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伸出我们的双手,伸出的是温暖的服务,真诚的关心,驱散冷漠。

(结尾应该照应开头,深化主旨,很显然这个结尾太平淡。

)【升格策略】题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淡化了图文所提示的手的寓意,应体现中心,点明题意。

这篇文章只有700多字,而未能较好扣题的文字有300多字。

行文到中途,给阅卷人以中途易辙之感,结果全文被判为基本符合题意,就不能进入符合题意或切合题意之列了。

于是,我们就要在“无手”之处,让手“伸出”,处处“有手”;有关手的文字,一唱三叹,绝不会让阅卷人产生离题之感。

(考场得分:31分)【升格后】伸出温暖的双手伸出你的双手吧,伸出是温暖的服务,伸出是关怀与大爱。

伸出你的双手,驱除黑暗与冷漠,让人们的手里握住你心灵的温度。

在别人困难之时伸出自己的双手,给予别人最真心的帮助,帮别人走出泥泞,看见美丽的彩虹!即使他们不能看见希望的彩虹,也会因为你伸出的双手而感受到生命的慰藉。

细数2012年留在记忆中的手,我们不会忘记“最美妈妈”在千钧一发之时义无反顾地伸出的那双手,她接住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接住了社会上无数人的敬佩;我们永远铭记那双在雨中为乞丐撑伞的手,她伸出的是对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爱,伸出的是怜悯大众的心,她伸出这双手,让最底层的人们有了生命的温暖;我们也永远无法忘记最伟大的修女那双抚摸艾滋病人、给予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人格尊严的手……我们无法忘记,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伸出的双手上捧着的是他们真诚而炽热的心。

伸出我们的双手,或许我们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的爱,感受到世界上还有希望。

或许我们没有费孝通一样悲悯大众的心,没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但是我们还有一双温暖的手。

通过这双手,我们的爱在传递,我们的爱在不停息地燃烧,融化着世间最寒冷的坚冰。

用这双手,为雨中漫步的行人营造一方无雨的天空,用这双手为口渴的人提供一杯解渴的清水,用这双手为饥肠辘辘的远行者送上一块填饱肚子的面包。

我们可以同无数的志愿者一起用双手在这个世界上筑起一道爱与关怀的墙,与人为善,传播爱心。

也许,我们要做的很少,但是每个人都伸出温暖的双手,世界就会因此变成爱的乐园。

可是,你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吗?在社会的角角落落,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冷漠。

“小悦悦”事件让无数国人痛心,在街上摔倒的老人因无人扶起而导致鼻血堵住气管窒息死亡事件再次拷问着这个社会的良知:是谁在袖手旁观?我们的冷漠让悲剧弥漫,让悲伤已逆流成河。

我们应该反问自己,改变自己了。

让我们携带着爱,伸出你温暖的双手吧!须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伸出你的双手,何乐而不为?伸出我们的双手,伸出是温暖的服务,真诚的关心,这个世界因此没有荒漠。

【升格点评】中心对一篇文章来说极为重要,若将一篇文章比作是一个人,文章的中心便是这个人的灵魂。

灵魂活跃了,人才能生机盎然。

同样的道理,只有处处点题,中心突出,文章才能文气蓬勃。

这篇文章将题目升格为“伸出温暖的双手”,作文材料切合题意。

开头点明题旨,主题部分阐发题旨,结尾部分重申题旨;并且在语言上进行了升格,使得语言不再重复累赘和呆板,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

(升格赋分:满分60分)【学生探究】(1)升格前主要“病”在哪里?[参考]中心不明确。

(2)升格后如何去“病”? [参考] 反复点题,处处强调。

三、方法指导【过渡】点题,即点主题(中心)、点标题。

也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被称为点题之笔。

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②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考生的妙招。

③点题,是挽救离题作文的“救命之草”。

那么如何点题?1、想一想,这些题目在题意把握上有什么特点?[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