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缆风、锚锭设置专项方案

缆风、锚锭设置专项方案

附件17、 缆风、锚锭设置专项方案
一、缆风绳及锚锭计算
1、墩身模板稳定用缆风绳计算
1、地锚及缆风设置情况
地锚设置在桥墩中心8m 以外,大小里程端各设置一处。

地锚采用0.8×0.9×1.5m 现浇C20砼浇筑而成,地锚内设置φ10钢筋网片。

吊环采用φ20圆钢制作成几字形,浇筑地锚砼时预埋,埋深0.5m 。

缆风绳采用6×37型,直径17.5mm 的钢丝绳,一端系于地锚,一端系桥梁墩身模板上。

图1 地锚详图
地锚平面
按邻近营业线最高15.4米桥墩进行缆风绳和地锚的设置验算:
2、缆风绳验算
桥墩横桥向最大风荷载受力面积S=36.17m2
计算连云港地区风荷载标准值:Wk=0.75KN/m2
风荷载:W=0.75*36.17=27.1KN
风荷载作用下单根钢丝绳拉力T=27.1/COS45°/2=19.2KN
缆风绳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Tmin=0.82×111.53×1850=169KN
经验算,采用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作为缆风绳满足施工要求。

3、地锚验算
地锚自重:G=0.8×0.9×1.5×25=27KN(未考虑土体摩擦力)
风荷载作用下缆风绳对地锚的竖向作用力:N=19.2×COS45°=13.6KN
抗倾覆验算:K=(27×0.75)/(19.2×0.742)=1.42≥1
施工地锚前,先进行管线位置确认,防止施工地锚基础挖断、挖伤管线。

2、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根据附件6-2可知,墩身脚手架在不组合风荷载时:
(安全)在组合风荷载时:
(安全)。

故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覆。

但为了确保安全,设置缆风防护。

缆风采用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锚锭用墩身模板锚锭。

3、桩基钻孔桩施工稳定性验算
倾覆力矩:2X40×1.5+6*0.6=123.6KN.m
抗倾覆力矩:80*3.5=280KN.m
280/123.6=2.27
移机过程中,冲击钻机锤头须卸掉,也不会发生倾覆。

故冲击钻机施工和移机过程中不会发生倾覆。

但为了确保安全,设置缆风防护。

缆风采用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锚锭用墩身模板锚锭。

二、缆风绳和锚锭设置
地锚设置在桥墩中心外侧8m,大小里程端各设置一处。

地锚采用0.8×0.9×1.5m现浇C20砼浇筑而成,地锚内设置φ10钢筋网片。

吊环采用φ20圆钢制作成几字形,浇筑地锚砼时预埋,埋深0.5m。

具体见下图
1、墩身模板缆风绳为2根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
2、脚手架缆风绳为2根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
3、冲击钻机施工和移机过程中的缆风绳为1根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
4、道岔梁支架缆风绳每孔为2根6×37型,直径17.5mm的钢丝绳,在196—205#墩布置。

5、上述缆风绳共用锚锭。

6、对倒塌后的钻机、模板及脚手架等侵入铁路安全限界内的按照上述原则设置缆风绳作为防倾覆措施。

7、锚锭设置见下图。

图2 锚锭布置图(每墩布置)
三、缆风绳和锚锭施工
1、锚锭施工顺序:施工准备——锚锭预制——施工放线——现场探勘——施工确认——机械开挖——埋置锚锭——拉设缆风。

1、锚锭开挖前须会同设备管理单位探明没有地下管线后方可进行,否则须待管线迁改后方可进行;
2、锚锭采用C20混凝土预制。

待装地点基坑开挖后埋设,并将基坑周边夯实。

3、缆风绳与地锚系接时,缆风绳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按照不超过60度控制,每端安装卡扣数量不少于3个,按照同一方向布置。

4、锚锭锚筋必须采用圆钢,严禁用螺纹钢代替,必须保证锚筋埋置深度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