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计算部分1、(单利计算)某施工企业从银行借款100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8%,按年计息并于每年末付息,则第3年末企业需偿还的本利和为100×8%=8+100=1082、等值的四个计算:现值(P)、终值(F)、利率(i)、计息周期数(n)、年金(A)、一次支付、等额支付系列。
必须掌握以下4个计算:①一次支付的终值计算(已知P求F):F=P(1+i)n F=P(F/P,i,n)②一次支付的现值计算(已知P求F):P=F(1+i)-n P=F(P/F,i,n)③等额支付系统的终值的计算(已知A求F):F=A((1+i)n-1)/i F=A(F/A,i,n)④偿债基金的计算公式(已知F求A):A=F(i/(1+i)n-1) A=F(A/F,i,n)⑤等额支付系统的现值的计算(已知A求P):P=A((1+i)n-1)/(i(1+i)n) P=A(P/A,i,n)⑥资金回收的计算公式(已知P求A):A=P(i(1+i)n/((1+i)n-1) A=P(A/P,i,n)例题:某企业第1年年初和第1年年末分别向银行借款30万元,年利率均为10%,复利计息,第3~5年年末等额本息还全部借款。
则每年年末应偿还金额为多少:本题的考点是终值和现值计算的综合应用第一步:现将第1年的30万元和第1年年末的30万安复利分别计算其第2年末(第3年初)的终值F1=30(1+10%)2=36.3 F2=30(1+10%)1=33第2年末(第3年初)的终值F=36.3+33=69.3万元第二步,已知现值P(69.3万元),i(10%),n(3),求年金A69.3=A((1+10%)3-1)/(10%(1+10%)3) A=27.87万元3、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计算:①计息周期:是指某笔资金计算利息的市级间隔。
计息周期数m,计息周期利率i,②资金收付周期:是指某方案发生现金流量的时间间隔n,③名义利率(r):通常是指单利计息情况下的年利率④有效利率:也称为实际利率,通常是指复利计息情况下的利率,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i)和资金收付周期有效利率(i eff)。
原公试:已知名义利率(r),计息周期(m),计算确定计息周期(i)i=r/m 已知名义利率(r),计息周期(m),资金收付周期(n)计算确定资金收付周期有效利率i eff=(1+r/m)m-1推导必须掌握示例:I=r/m→i eff=1+(i)m-1①名义利率r=8%,按季度复利计息,求年有效利率i eff=((1+8%)/4)4-1②名义利率r=8%,按季度复利计息,求半年有效利率i eff=((1+8%)/4)2-1③名义利率r=8%,按季度复利计息,求半年有效利率i=8%/4→i eff=1+(2%)2-1④名义利率r=12%,按月复利计息,求季度有效利率i=12%/12→i eff=1+(1%)3-14、计息周期小于(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的等值计算有两种情况:①若资金收付周期与计息周期相同,则应采用单利计息方法计算例题:某施工单位企业年初从银行借款200万元,按季度计息并支付利息,季度利率为1.5%,则该企业一年支付的利息总计为:200×1.5%×4=12(万元)。
②若计息周期小于资金收付周期,则资金收付周期有效利率计算例题:某企业从金融机构借款100万元,月利率1%,按月复利计息,每季度付息一次,则该企业一年需向金融机构支付利息:本题中的计息周期为月,资金收付周期(付息周期)为季度①月利率:1=1% 季度有效利率i eff=(1+i)m-1=(1+1%)3-1=3.03%②每季度支付的利息:100万元×3.03%=3.03万元③一年共支付的利息:3.03万元×4=12.12万元。
例题:每半年内存款1000元,年利率8%,每季度复利一次,问五年末存款金额为多少?本题考到是利率换算与等值计算的综合应用①i资金收付周期(半年)的利率:(1+8%)2-1=4.04②已知年金A求终值F=(A(1+i)n-1)/i=(1000(1+1.04%)10-1)/4.04%=12029。
5、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指标的计算:①总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总投资×100%--------年息税前利润=年利润总额+计入年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总投资=建设投资+计算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例题:某投资方案建设投资(含建设期利息)为8000万,流动资金为1000万,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正常生产年份贷款利息为100万(已含建设期利息不能计),则投资方案的总投资收益率为:1200/(8000+1000)×100%。
②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净利润、资本金×100%---------注意:年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资本金=总投资-债务资金例题:某技术方案的总投资1500万,其中债务资金700万,技术方案在正常年份利润总额400万,所得税100万,年折旧费80元。
则该方案的资本金净利润率为:净利润=400万-100万=300万资本金=1500万-700万=800万资本金净利润率=300/800×100%=37.5%6、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①当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年净收益②当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累计净现金流量求得: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整数的年份-1)+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数出现正数之前一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正数之年的净现金流量。
如:(6-1)+200(绝对值)/500=5.4年(22页例题)7、财务净现值(FNPV)=现金流入现值之和-现金流出现值之和。
例题:绘制现金流量图,流出-900、-300流入200、600、600、800假如i=6%。
(200/(1+6%)2+600/(1+6%)3+600/(1+6%)4+800/(1+6%)5)-(900+300/(1+6%))8、FNPV判别准则:①FNPV≥0,技术方案经济上可行②FNPV〈0,技术方案经济上不可以③FNPV=0时,说明该技术基本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还是可行。
9、量本利模型公式:B—利润、P—单位产品售价、Q—产销量、C F—固定成本、C 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T U—单位产品营业中税金及附加(不包括增值税)B=PQ-C U Q-C F-T U Q=PQ-[(C U+T U)Q+C F]利润B=总收入PQ-总成本[(C U+T U)Q+C F]例题: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件,单位产品售价为380元/件,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20元/件,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为70元/件,年固定成本为285万元。
该公司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为多少件?B=PQ-[(C U+T U)Q+C F0=380×Q-[(120+70)Q+2850000]Q=15000(件)10、盈亏平衡点计算:BEP(Q)—盈亏平衡点、Q d—正常产销量或技术方案设计生产能力。
BEP(Q)=C F/(P-C U-T U) 利用率:BEP(%)=BEP(Q)/Q d×100%例题:某公司生产某种结构件,设计年产量为3万件,每件的售价为300元,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120元,单位产品营业中税金及附加40元,年固定成本280万元。
计算如下①该公司不亏不盈时的最低产销量是多少?BEP(Q)=C F/(P-C U-T U)=2800000/(300-120-40)=20000件②达到设计能力时的盈利是多少?B=PQ-[(C U+T U)Q+C F]=300×3-[(120+40)×3-280]=140万元③年利润为100万时的年产销量是多少?Q=(B+C F)/(P-C U-T U)=(100万+280万)/(300-120-40)=27143件11、敏感性系数计算:敏感性系数(S AF)=指标变化率(△A/A)/因素变化率(△F/F)①敏感性系数〉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②敏感性系数〈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③敏感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评价对不确定因素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12、(必考)经营成本的计算公式:(重点)看图斜率越大越敏感①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②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1、(必考)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或沉没成本=(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设备账面价值=设备原值-历年累计折旧费13、(必考)设备租金附加率法计算: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i—与租赁期数对应的利率、r—附加率R=P(1+N×i)/N+P×r例题:企业拟向租赁公司承租一台施工机械,机械价格为100万元,租期4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8%,附加率3%,按照附加率法计算,该企业每年应支付的租金为多少万元?R=P(1+N×i)/N+P×r=100×(1+4×8%)/4+100×3%=36(万元)14、增量投资收益率法:R(2-1)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明新方案可行;小于基准收益率时,则表明新方案不可行。
C1原来方案或旧方案的生产成本;C2新方案的生产成本;I1就方案的投资额;I2新方案的投资额。
R(2-1)=(C1-C2)/(I1-I2)×100%例题:某施工项目有两个工艺方案:方案1需投资2000万元,年生产成本500万元;方案2与方案1应用环境相同,需要投资2800万元,年生产成本400万元,则两方案相比较的增量投资收益率。
R(2-1)=(C1-C2)/(I1-I2)×100%=(500-400)/(2800-2000)×100%=12.5% 15、折算费用法:①在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以下公式比较各方案的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小)方案。
Z j=C j+P j R CZ j:某方案折算出来的年度总费用C j:某方案的年生产成本P j:方案的投资额R C:基准投资收益率②在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方案生产成本大小选择(小)方案。
Z j=C j=C FJ+C Uj Q C FJ某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Q—生产的数量C Uj某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可变成本)16、求临界产量例题:某企业欲引进生产线,已知引进甲生产线需要投资4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6元;引进乙生产线需要投资6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