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1三通
答:《通志》郑樵,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史学家;《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作者唐朝杜佑;《文献通考》,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所撰,该书是记载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

2音乐音响学
答:音乐音响学是着重从声学的角度研究音乐音响现象的科学,又称“音乐音响学”。

3音乐形态学
答: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

4 艾尔舍克体系
答:艾尔舍克首次打破“历史的”、“体系的”传统划分,提出理论和地区两大部门。

这一分类最大特点是将历史与民族两大类合为一体,避免以往存在矛盾,欧洲音乐与其他地区音乐摆在同等位置。

缺点是只有地区历史,没有研究人类音乐历史进程的共同特点的学科及分支学科,如音乐考古、古谱学等,但是总体上分类标准是统一的,符合实际分工,因而也是适用的。

5 《日本书记》
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该书是基于政治需要,对内强化国家观念,对外树立国家形
象而修的官方史书,形式上模仿中国史书,采用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体例,全部用汉文撰成,语言比较抽象缺乏主动性,可与《古事记》的歌谣相媲美,二者并提为记纪歌谣。

6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7 简述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在音乐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研究的具体对象,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分支科学。

为了把握这些分支科学相互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学科分类的问题。

其中,着眼点的不同对音乐学的不同分类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音乐学的定义: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

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

如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点的,有音乐声学、律学、乐器学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有旋律学、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还有从表演方面来考虑的,如表演理论、指挥法等。

2、学科研究方法论:实证法:第一类是通过自然手段来测量,具有精确性。

第二类是通
过对有关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感受、调查或通过有关文献、实物而间接获得认识和知
识的经验性方法。

思辨发:运用理性的、逻辑的方法对用技术手段获得的数据或与直观的方法调查到的材
料进行综合,探索出发展规律。

3、阿德勒体系:
(1)历史音乐学:A关于时代、民族、地区、流派、艺术家个人的音乐史
B音乐古谱学
C音乐史中的基本形式研究(音乐形式的分类是)
D法则史(研究音乐各种法则的历史连续性)
E乐器学
(2)体系音乐学:A和声学(音高性的)
B节奏学(时间性的)
C旋律学(音高与时间的相互关系)
D 音乐美学和心理学:(旨在确定音乐美的标准)
价值的比较与评价
与之直接间接相关的诸问题
E 音乐教育学和教授法:一般音乐教育学
和声法、对位法、作曲法、配器法
声乐与器乐教授法
F 音乐学(根据民族志和民俗志进行的比较研究)
阿德勒分类法可视为现代音乐学学科分类的基础
4、维奥拉体系(最实用的):音乐史、体系音乐学、音乐民族学和民俗学。

优点:便于研究
缺点:具有歧视,殖民色彩
5、★艾尔舍克体系(民族音乐学):理论音乐学、地区音乐学。

优点:将历史与民族两大类合为一体避免以往存在的矛盾,欧洲音乐与其他地区音乐摆在同一层面。

缺点:他只有地区历史没有研究人类音乐历史进程的共同特点的学科及分支学科。

总体上,分类标准是统一的,符合实际分工的,因而也是实用的。

6、★音乐学研究的历史总述:
(1)古代:音响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古代对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音响学和音乐美学两方面)。

(2)中世纪:教会音乐理论占统治支配地位,记谱法得到系统化发展。

(3)文艺复兴时代:古代印刷术传入,对音乐理论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4)十七、十八世纪:A音乐史料的收集和编纂B音响学(理性主义盛行) C音乐理论(拉莫提出把和声放在旋律前,为音乐自律论奠定基础,确立了主属下属和弦。

) D音乐美学(马泰松主张情绪论)。

特点:没有进行真正地学术理论研究。

(5)十九世纪:音乐史、音乐学教育和研究热潮、音乐美学(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比较音乐学。

学术性的专门化的研究。

(6)二十世纪:音响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音乐是学、国际音乐学术团体相继诞生。

7、音乐史学定义:音乐史学不仅是对过去的静态的、技术性的探讨,而且也是与现今联系的、动态的、实践
性的研究,并通过研究,揭示音乐的发展的历史规律为认识当今的各种规律。

8、★中国的音乐史料状况:
(1)通史:
三通:《通志》郑樵,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史学家。

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

a建设科学b以一个山林穷儒的身份,成为史学家。

C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d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号召。

e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同样重要。

F建立翻译学。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典章制度专史。

唐代杜佑,他在书中把食货放在各类问题的首位,在史书中也是没有先例的。

他在书中阐述了他的人才、史治、法制、军事、民族等思想。

《文献通考》宋元时期马端临所著。

该书是记载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内容表现了作者主张以会通、变通的方法,记录历史。

九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典通》《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志》《清通典》《清文献通考》。

唐会要:我国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

(2)类书:《太平御览》《刑府元龟》《三才图绘》
(3)笔记杂录:《乐府杂录》又名“琵琶记”《梦溪笔谈》《碧鸡漫志》
(4)乐律典籍:乐书要录、律吕精义内外篇、律吕正义
9、日本文献史料:《古事记》全书由日本古代神话、英雄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与天皇乐谱等组成。


歌则借用做日语标音。

《日本书记》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该书是基于政治需要,对内强化国家观念,对
外树立国家形象而修的官方史书,形式上模仿中国史书,采用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体
例,全部用汉文撰成,语言比较抽象缺乏主动性,可与《古事记》的歌谣相媲美,二者并提
为记纪歌谣。

10、音乐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实物史料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

11、音乐考古学与音乐史学的共性:音乐考古学目的在于为音乐史研究,特别是无文字记录或缺少文献的时
代和社会的音乐史研究提供尽可能客观、准确的实物资料,最终为揭示人类音乐发展的规律服务,就根本目的而言两者是一致的。

12、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史学的区别音乐史学侧重对文献,乐谱的研究和阐述。

音乐考古学需要更多进行田
野作业。

考古学家无权舍弃任何发现的东西。

音乐考古学的重要性: 远古时代无文字记载,进入文在社会但文献编纂者缺乏音乐专业知识,造成文字记录肤浅,含混和失实,以及抄袭过程中的以讹传讹。

音乐考古资料体现出直观、客观、具体的优越性,可以纠正文献不足和错误。

13、音乐图像学的定义:对各种有关音乐图像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各种符号、题材等加以鉴定、描述、分
类和解释的专门学科。

14、音响学的一般原理:
A音的产生(强度和音高)音的振动(分为固体和气流的震动)
B音的种类(1简单循环震动产生的纯音2复合循环震动产生乐音3非循环震动产生的噪音4乐音与噪音产生的混合杂音)
C声音传播
要素:声压、周波数、波长、音速。

声音传播过程的几种现象:声音衰减、声音反射、声音折射、声音干涉。

16、音乐心理学的定义:音乐心理学是以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与音乐相关的心理现象与问题的科学。

17、音乐美学的定义: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18、音乐社会学的定义:音乐社会学是于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科学领域兴起、发展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19、民族音乐学定义: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论学科。

它的基本特征是将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置于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通过对该民族成员是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的考察研究,阐述其有关音乐的基本特征,生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

1 简述中国音乐文献中具有通史性的重要史料?
答:1. 中国音乐历史文献初始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刻画文字的文献。

2. 继甲骨文献之后又一类重要的音乐历史文献是铸造镂刻金石文字文献。

3. 周秦汉涉乐文献的主要类型是笔刀并用写就的简策版牍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