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铁路施工方案

跨铁路施工方案

220千伏ⅠⅡ宋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方案编制说明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方案是依据按安委办字[2003]5号《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郑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及现场使劲情况编制。

一、跨越情况1、六处交叉跨越点情况说明(1)、第一处跨越情况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路,于# 5--#6(同塔三回架设)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550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

交叉角87°。

#5、#6塔均为SSZ 直线塔,#5-#6档距长194米,导线最大弧垂时(+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18.9米。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2)、第二处跨越情况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Ⅰ宋杏线原线路拆除#25-#2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96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

交叉角87°。

#25、#24塔均为直线塔。

南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Ⅱ宋杏线原线路拆除#27-#26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1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

交叉角87°。

#27、#26塔均为直线塔。

南(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41785°。

#4-#5塔为SZG 钢管直线塔,(+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19米。

南 (5)110千伏杏闫线原线路拆除#14-#15站东。

交叉角南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6)、第六处跨越情况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110千伏Ⅰ杏金线原线路拆除#13-#1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775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

交叉角87°。

#13、#14塔均为直线塔。

南25日,第二次为2011年8月26日一9月068月17日,第四次为2011年09月18日一09月28日一09月08日,第六次协商再定。

施工时间以铁路部门与施工单位具体协商时间为准。

三、跨越施工方案在每段线路跨越铁路施工前,需在交叉跨越处搭设承力索,以支撑张力放线中人力展放的导引绳,并确保在放线时当导引绳或牵引绳、导地线失去张力时由承力索支撑,使铁路交通畅通无阻。

跨越施工计划利用线路的跨越铁路两端直线塔作为支撑塔在被跨铁路及其电力线上方架设承力索跨越专用防护网进行封顶,组成封闭的跨越施工系统。

第一次要点时间的施工步骤:点前:将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将承力索拉至铁路两侧待命。

点中:将细绝缘绳将一侧承力索跨过接触网升空,剩余一根承力索运用相同的方法跨过铁路接触网并升空,第一、二次跨越同时将承力索完成架设。

点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然后及时报请车站登记送电。

第二次要点时间的施工步骤:点前:将一、二次跨越点防护网准备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点中:搭设一、二次跨越点绝缘防护网。

点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然后及时报请车站登记送电。

利用绝缘循环绳牵引导引绳带过牵引绳,开始线路架线施工。

第三次要点时间的施工步骤:点前:线路架线(或拆除)完毕,附件安装好后,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点中:利用已架好的导线将一、二次跨越点承力索拆除并收回。

点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及时然后报请车站登记送电。

送电后严禁施工人员继续工作。

铁路南端塔承力网铁路北端塔27m 预紧绳承力索10m88m 15m 预紧绳地锚承力索地锚跨越铁路承力索护网布置正规图铁路北端塔陇海电气化铁路铁路南端塔跨越铁力承力索护网布置俯瞰图四、施工组织项目专责安全员: 李丽电话:五、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1、管理组织机构22.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底鞋,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作业时安全带打在牢固的地方,防治商空坠落。

2.3使用的牵引绳、钢丝绳、绝缘绳等所有工器具必须有检验合格证明,方可使用。

2.4技术、安全、质量专责人员必须在现场负责各自专项工作。

2.5封网的施工操作全过程中,必须有铁路部门的人员在场监督和指导,并在铁路部门提供的合理时间段进行封顶操作。

2.6承力索跨越网搭设及导地线展放过程中,现场必须由具有带电作业资质的人员进行安全监护,并请铁路运行单位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

2.7安排专人驻守两端,对施工现场24小时看护,定期对承力索地锚、预紧绳地锚及固定处进行巡视,如遇下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不间断巡视,防止发生意外。

2.8施工前对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工器具、设备必须按照方案中规定的规格型号进行使用,不能以小代大。

2.9绝缘尼龙绳、承力索、封顶网使用时应处于干燥状态,不得沾染污物.现场应摆放在干燥的防水布上,不得直接放在潮湿的地面上;潮湿天气禁止进行搭设及拆除承力索及封顶工作。

2.10施工操作中,应注意不要使承力索的弯曲半径小于承力索半径的1.5倍,使用前要检查承力索是否有损伤。

2.11承力索展放和回收应采取措施保证不接触带电导线,以防止灼伤承力索.2.1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绝缘材料与地面、铁塔等磨挂。

2.13施工中要保持通讯畅通,如信号中断时,及时停止牵引和紧线.2.14由于作业期间被跨越线路带电运行,因此要时刻注意封顶网和被跨越线路间的距离及封顶网的受力情况,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2.15在展放牵引绳、导、地线时如遇大风,应指定专人监视牵引绳、导、地线的风偏,如有可能偏出封顶网,应适当增加张力或停止工作.2.16施工期间建立天气记录本,详细记录天气情况,如遇雷电、雨、雪、雾相应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作业.2.17牵引绳、导、地线在展放过程中,禁止与承力索、封顶网接触,防止磨伤。

3、保证安全的技术要求3.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本施工方案,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任务,明确操作工艺,明确质量标准,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施工。

3.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中的有关内容,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3.3严格执行我公司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和QHSMS 1800安全保证体系中的有关程序文件。

3.4施工时认真执行安全工作命令票制度,进行站班会。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5展放导引绳之前,先用φ16绝缘绳放过防护网,然后用绝缘绳适当带张力引渡导引绳过防护网,并与两端已展放好的导引绳连接。

3.6尼龙绳引渡导引绳、导引绳牵引牵引绳与跨越架接触时,两绳的连接点必须采取措施(如缠黑胶布)使连接点平滑。

3.7防护网与铁路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要求。

3.8在放线前检查跨越架所有配套的工器具是否完好,并悬挂相应的施工警示牌,放线期间派专人昼夜看守,以免发生危险。

跨越施工的绝缘绳、网,在现场应按规格、类别、用途整齐摆放在防水帆布上。

3.9搭设防护网,展放导引绳工作应在良好天气进行,遇到雨、雾及五级以上风天,应停止工作。

3.11跨越系统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安全部门检验合格后在进行导引绳展放。

安全部门要按要求填写跨越架检查记录。

3.12施工人员应树立纪律观念,统一指挥,令行禁止,服从施工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员的指挥。

3.13被跨铁路过车频率较高,在路轨上往来的施工人员应注意安全,并协调好现场工作。

六、越线承力索搭设1、准备工作1.1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介绍本次施工任务及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全面统一协调。

施工前将所有工器具材料全部运至现场,铁路南端塔为主要操作塔。

1.3施工前应先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出跨越申请。

1.4跨越点两侧的放线滑车在铁塔上均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在跨越前所有接地均应连接可靠。

1.5跨越施工期间需业主单位派人现场监护指导。

2、搭设工作2.1首先在两端塔上分别挂设展放承力索的滑车(每根承力索在每基塔上用双滑车,保证横担前后主材受力均衡,并使承力索挂点有双保险),滑车挂设位置: 铁路南端塔塔为主要操作塔,根据铁塔的横担结构,地线距铁塔中心距离为3米,上相导线挂点距塔中心距离为3.5米,中相导线挂点至铁塔中心的距离为4米,下相导线挂点距离铁塔中心距离为3.8米。

为使护网的遮护宽度能保护导、地线,采取措施在中相横担头悬挂承力索滑车,用长套子连接使承力索滑车低于下横担下平面2米。

考虑导线风偏为0.95米。

为保证在风偏条件下护网能保护被跨越铁路及电力线路,需采取措施:a、上相导线滑车直接用钢丝绳套悬挂横担上,中相导线滑车向塔身拉偏1.0米,用Φ13钢丝绳以V字型拉向铁塔主材固定,b、中线横担头悬挂承力索滑车应向线路外侧拉偏2.5米,注意承力索与塔材接触处垫麻袋片防止磨损,采用承力索地锚预偏时横线路向外偏20米。

3.5m4m2.2按要求布置承力索滑车后,考虑风偏导地线位于护网中心,均满足安规安全要求。

2.3将承力索放置与铁路北端塔大号侧。

考虑承力索到位后锚固时对地夹角不得大于300,铁路南端塔小号侧承力索锚固位置也不小于50米,将承力索通过承力索滑车跨过铁路南端塔。

3、搭设承力索3.1停电:在接到停电命令后,必须先进行验电,在验明线路确无电压后,立即在接触网两侧挂上接地线,然后开始工作。

3.2将Φ16绝缘尼龙绳(300m长)放于10kV线路跨越点20米处。

然后利用抛绳器将Φ6绝缘尼龙绳(200m长)跨过被跨10kV线路,再将细绝缘尼龙绳与Φ16绝缘尼龙绳相连,将Φ16绝缘尼龙绳带张力跨过被跨越铁路。

3.3Φ16绝缘尼龙绳跨过被跨越铁路后,利用Φ16绝缘尼龙绳两端配合张力将承力索越过被跨铁路、线路。

3.4在架设承力索的过程中,要防止承力索与带电线路的导线碰触,避免灼伤承力索。

3.5承力索跨过铁路、线路后两端连好,利用绞磨将承力索紧起来,带上张力,第二处也要同时进行承力索展放工作。

4、防护网的挂设承力索架通后开始挂设防护网:4.1防护网规格采用30m X 5m,网格不大于1 m2。

此次需要2张防护网,防护网用专用小滑车连在承力索下,在铁路北端塔一端防护网先上塔,铁路南端操作塔端防护网最后上塔。

4.2防护网上塔前,应在地面用拉网绳连接好防护网、网撑和小滑车,利用机动绞磨将整个防护网吊到塔上,塔上每根承力索下上一人配合另一端人员利用引渡绳将防护网拉到设计位置。

4.3从铁路南端操作塔拉本端防护网至已到位的防护网接头,安装两端防护网同时,带上两端预紧绳;防护网安装完毕后,利用机动绞磨调整承力索的弧垂,并利用预紧绳配合进行,并使防护网与铁路接触网和电力线保持5米以上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