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垃圾处置产业的运营模式探索(终稿)
建筑垃圾处置产业的运营模式探索(终稿)
PPP主管部门应 明确
需要一个牵头部门 明确各监管主体及职责 政府预算调整缓慢 政府习惯行政命令 对于新增成本,政府通常要求投资人先尽义务再谈补偿 对于价格调整事项,不按照协议约定执行,推迟调价或减少调价幅 度
2
政府应强化契 约意识
3
建立公共部门 绩效比较基准 (PSC)
PSC假定该项目由公共部门融资建设并提供服务 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 VFM)是项目PSC与投标价格的差额, 如VFM大于零可用PPP
企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情况
固定式-生产再生骨料
固定式-生产再生建材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企业建筑垃圾处置资源
再生的混凝土骨料产品 包括粗骨料、中骨料、细骨料等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产品
可生产传统的再生砖、路基垫层、碎石桩、行道砖,建筑工业化的 内墙板、外墙板、预制楼梯等部品件,海绵城市的透水建材、吸水 建材等
政府与企业如何共赢合作 ---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汇报提纲
一 二 三 三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的优势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的优势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一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第一部分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建筑垃圾-定义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产品
烧制轻质隔墙板
路基材料
烧制陶粒
烧制粘土砖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有效处置建筑垃圾,促成公共利益 最大化 有效控制建设费用 社会资本的投入,减轻财政负担 提高项目投资效率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有利于提高市场化管理水平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管 理
•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规
范 技 术
•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标
准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政府的优势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技术与设备不够先进、针对性不强
第一部分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建筑垃圾管理与处置现状
5.市场鱼龙混杂 标准不一(怎样处理建筑垃圾:填埋? 就地处理?资源化利用?) 利用政策,依然做传统建材产品(挂羊头卖狗肉) 恶性竞争,以低价承接政府项目 非法企业为谋取暴力,降低运行标准,损坏整个行业形象
建筑垃圾处置产业PPP模式的设想
风险分配方式 风险类型 设计、建设和不能 如期完工的风险 运营、维护和移交 的风险 融资风险 垃圾供应的风险 重要法律变更的风 险 应急填埋的风险 √ √ √ √ √ 政府 项目公司
√
√ √
47
第四部分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建筑垃圾处置产业PPP模式的设想
建筑垃圾处置PPP项目建议 1
设计—建设—管理—融资 设计—建设—维护 建设—转让 建设—运营—转移 建设—拥有—运营—转移 建设—短期租赁—所有—转移 建设—长期租赁—运营—转移 建设—转移—运营 政府部门拥有所有权,私营部门未来有义务向 政府转让
私营部门拥有所有权,未来无义务向政府转让
39
第四部分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政府应当聘请专家建立历史数据库、财务模型和PSC体系
48
第四部分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建筑垃圾处置产业PPP模式的设想
建筑垃圾处置PPP项目建议
把风险分配给最能够承受此风险的部门 政府为了避免违约风险,常利用强势地位约定由投资人负责动拆迁、 外围的市政配套环评等工作。由于通常以项目建设书为基础招标, 后期建设过程中,常常发生建设内容变更和投资增加的情况。例如: 居民反对变更选址、因环评要求提高标准、市政配套投资增加等 对经济发展过于乐观,项目建设规模过大 设定明确的产出规范,按照产出/绩效付费,不是按投入/设施付费
企业参与带来的 效益
三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政府的优势
行业政策 (源头管理、运输、资源化、 产品标准等) 政府资源 市场监管、规范 对产业的引导和扶持 上下游产业的协调管理 税收优惠
再生产品的强制使用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政府的优势
二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厂具有的优势
企业的优势
先进技术、装备、工艺 研发、管理团队 企业资源 资金投入 灵活的体制机制 企业化管理经验 产品销售渠道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企业建筑垃圾处置资源
移动式-生产再生骨料
移动式-生产再生建材
第二部分
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四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第四部分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基于上述分析建筑垃圾处置厂必须走政企合作的产业化之路
政策
政企合力建设现代、环保、高 效益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同时 满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
政府
监管
建筑垃圾 处理厂
企业
资金
产品应用 税收
管理经验 市场
第四部分
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 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 弃物。
摘自:《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9号
建筑垃圾-存在形式 ① 建筑工地 ② 建筑垃圾消纳场
③ 建筑垃圾简易填埋场等
第一部分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我国建筑垃圾统计
年产量15.5亿吨— 24亿吨之间!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政府的优势
再生产品优先应用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政府的优势
再生产品优先应用
第三部分
政府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具有的优势
政府参与带来的效益
加强监管,规范市场,及时出台相关政 策 解决土地问题,加快前期手续的办理 政府参与带来的 效益 使企业运营更顺畅、产品质量更好、销 路更广 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建筑垃圾市场的 发展
第一部分
建筑垃圾危害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3.安全隐患 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一部分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建筑垃圾管理与处置现状
1.认识不足 对再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 建筑垃圾处置项目高耗能、污染、产品无出路 对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危害认识不足 认为建筑垃圾的危害在表面上只是影响市容环境,对其他环境影响 不明显、不突出 对建筑垃圾的可资源化利用认识不足
的、系统的工作,既要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又要各
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既要在技术层面,又要在
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市场层面、法制层面、管理层面等
进行系统研究并解决问题。在现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仍 是重中之重,政府能否有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手段为 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事业开路,是决定今后建筑垃圾问题 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切实解决的关键性一步。
PPP的核心价值:伙伴、收益和风险 38
第四部分
PPP的类型:
简称
BBO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方案
收购—建设—运营
所有权
私营部门从政府租赁/收购现有资产
LDO BOO BDO DBFMO
DCMF DBM BT BOT BOOT BROT BLOT BTO
租赁—开发—运营 建设—拥有—运营 建设—开发—运营 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
建筑垃圾处置产业PPP模式的设想
银行
贷款
国资部门 垃圾供应与 结算协议 补贴结算 建筑垃圾供应
投资
国有企业 审批、土地等 投资 合资协议与 公司章程
项目公司
设计建设运营
特许权协议 政府主管部门 其他长期融资 建筑单位、施工 工地提供服务 中选投资者
付费
工程承包商
46
第四部分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4
合理分配风险
5
支付应与绩效 挂钩
支付机制应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如设定扣分制) 对于价格调整事项,不按照协议约定执行,推迟调价或减少调价幅 度 有效的监管保障政府采购的服务物有所值 现行监管多限于技术指标,且监管频次较低 引入第三方监管可有效弥补不足
6
运营监管亟待 加强
49
结 语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
认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再生利用
价值
第一部分
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建筑垃圾管理与处置现状
2.责任主体不明确 涉及部门及单位多 住建委、市政市容委、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环保局、交通 局.....
相关职能部分分工不清晰
存在交叉错位或缺位管理 部门间缺乏有效综合协调 造成监管不力、设施建设重复、处理技术不合理等
PPP成功案例: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
43
第四部分
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
对建筑垃圾处置产业PPP的启示
与轨道交通PPP项目一样,建筑垃圾处置项目实施PPP,需要我们思考解决的 是:
从财务测算角度来说,公益性是多少?盈利性是多少?物理上是否能够对应 切分开来?
价格、水量、垃圾量等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处理?风险如何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