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病理ppt课件
.5 0
.5 1
• 细胞核: 毛玻璃样:出现率 50-80% ,染色质粗大、 核膜厚、大而异型、 核沟 核内假包含体 排列拥挤重叠 核分裂少见、增殖指数 2 .5 %
.5 2
.5 3
.5 4
.5 5
.5 6
.5 7
.5 8
.5 9
.6 0
.6 1
.6 2
.6 3
.6 4
.1
甲状腺肿瘤病理
.2
.3
.4
.5
.6
.7
• 从舌根到甲状腺:囊肿、窦道或瘘 • 被覆纤毛柱状或鳞壮上皮 • 可发生癌,多为乳头状癌
.8
• 多为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腺癌 • 原发灶多为甲状腺内的隐性癌 • 颈侧骨骼肌内甲状腺组织:
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或甲亢异位
.9
• 异位? • 转移癌? • 多为转移的甲状腺癌 • 颈侧部异位甲状腺确实存在(多发性:舌和颈部
.2 9
.
30
.3 1
.3
2
2.结节性甲状腺肿
腺肿:腺瘤---3:1 • 腺瘤:孤立性结节
包膜完整、厚薄均匀 包膜内结构一致 包膜内外结构不同 包膜外腺泡受压 • 腺肿:多结节或单结节 包膜宽窄不一、分隔不彻底 结节内滤泡大小形态不一 不同结节的滤泡新旧不一 结内外滤泡形态相似 结外甲状腺无挤压
淋巴结)
.1 0
.1 1
.1 2
.1 3
.1 4
卵巢甲状腺肿 ( struma ovarii)--- 恶性罕见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
27
.2 8
• 附:玻璃样变小梁状腺瘤 • 小梁状排列,围以玻璃样物质 • 多角型细胞和小梁垂直 • 偶见核沟和核内包含体 • 可见砂粒体 • PAS 染色基底膜阳性 • Tg阳性、降钙素阴性、MIB-1 强阳性 • 易误诊为乳头状癌、髓样癌、副节瘤
.1 1 6
.1 1 7
.1 1 8
.1 1 9
.1 2 0
.1 2 1
.1 2 2
.1 2 3
.1 2 4
.1 2 5
.1 2 6
.1 2 7
.1
.1 3 1
.1 3 2
.6 9
.7 0
.7 1
.7 2
.7 3
.7 4
.7 5
• 老年患者 • 高细胞:高度是宽度的2-3倍以上 • 乳头和梁索状排列并存 • 细胞浆嗜酸性 • 坏死、核分裂和甲状腺外转移 • 比普通型乳头状癌侵袭性强
.7 6
.7 7
• 细胞核假复层或重叠 • 核上或核下空泡(似早期分泌期宫内膜) • 乳头、梁索或实体状排列 • 转移癌和胃肠道及肺癌相似 • 癌的复发率高
.3 3
.3 4
㈠组织学要点 1.来源于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2.显示向滤泡上皮的分化 3.无乳头状癌的分化特点
.3 5
.3 6
.3 7
.3 8
.3 9
.4 0
.4
1
排除穿刺检查造成的损伤,细胞增生可 穿透包膜
.4 2
.4 3
.4 4
.4 5
.4 6
.4 7
.4 8
.4 9
.6 5
.6 6
.6 7
.6 8
3.滤泡型(被膜包裹滤泡型)乳头状癌 建议性诊断标准:
• ⑴核为椭圆形⑵排列拥挤、极向丧失⑶核染色质 透明或灰色⑷砂粒体
• 如缺少一项,应增加下列中五项中的四项: • ⑴不完整的乳头状结构 • ⑵长形的不规则的滤泡为主 • ⑶深染的胶状体 • ⑷稀少的核内包涵体 • ⑸滤泡内含有多核巨细胞
.7 8
.7 9
.8 0
8.实体/ 梁状细胞亚型:
.8 1
⑵病理:
• 肉眼:多发结节(少数为单发结节),厚度不一 的纤维包膜
• 镜下:乳头略圆,可见核沟和核内包含体,一般 不见砂粒体
• 大小不等滤泡,腔内缺乏胶质,筛状或梭形细胞, 鳞化的桑葚样实性细胞巢
• 核内可见大的空泡,内含生物素
• 免疫组化:Tg灶性阳性
.9 3
.9 4
.9 5
.9 6
.9 7
.9
8
㈠ 病理改变
.9 9
.1 0 0
.1 0 1
.1 0 2
.1 0 3
.1 0 4
.1 0 5
.1 0 6
.1 0 7
.1 0 8
.1 0 9
.1 1 0
.1 1 1
.1 1 2
.1 1 3
.1 1 4
.1 1 5
.8 2
.8 3
.8 4
.8 5
.8 6
.8 7
.8 8
.8 9
3.玻璃样小梁状腺瘤 • 玻璃样变性和小梁状排列 • MIB-1 强阳性 4.髓样癌(乳头状型) 5.甲状腺的转移肿瘤 • 肺脏、肾脏、乳腺、卵巢 • 免疫组化:Tg、TTF-1(肺和甲状腺)
.9 0
.9 1
.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