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矿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矿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1、前言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 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2011年12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

***** 为配合国家及***** 开展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的要求,积极采取自查自纠方式,编制《*****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可以掌握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为后期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目标。

同时有利于各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总则2.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

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2.2 编制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主体,并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环境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企业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表1 物质危险性标准25<L D50<200 50<LD50<400 0.5<LC50<2下)是20 C或20 C以下的物质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 C,沸点高于20 C的物质表4 评价工作级别剧毒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级别的判别依据和方法,确定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3、环境风险识别3.1 资料搜集和准备(1)企业基本概况***** 。

(2)周边环境状况介绍①地理位置②矿区范围③交通情况④地形地貌⑤水系河流⑥气象与地震伊犁谷地属内陆性干旱气候区,但因受西伯利亚及乌拉尔气流影响,年降水量较充沛,各月降水量大体均匀,变化仅30mm左右,四季气候分明。

***** 田年均降水量为428.1mm。

3 月~5 月多阴雨,7 月~8月多暴雨,11 月降雪,最大降雪深度0.94m。

最大冻土深度0.8m。

年均蒸发量2364.8mm。

西风多而东风少,最大风速24m/s。

年平均气温8.7 ℃,7 月最热,最高达39℃;12 月最冷,最低为-27 ℃。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煤层资源储量 3.65Mt,总共剥离9.84Mm。

表5 项目区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表液化)的原料;食品工业的燃料。

产品目标市场一是伊宁市电力、建材、化工、食品等工业用煤、城市集中供热及居民生活用煤这一目前既有的煤炭市场;二是供给本区即将建设的2×300MW坑口电厂;三是供给哈萨克斯坦及周边国家出口。

总体来看,***** 煤矿产品中末煤主要供坑口电厂,部分进行外销;块煤主要地销,供民用,其目标市场前景良好。

煤层及煤质①区域地层皮里青矿田详查勘探范围包括露天矿田勘探范围和皮里青煤矿河东矿区详查勘探范围,据勘探报告,本矿田分布的地层有中生界侏罗系八道湾组(J1b) 、三工河组(J1s) 、中统西山窑组(J2x) 、头屯河组(J2t) 、上统齐古组(J3q) 及新生界第四系(Q)的地层。

自下而上各地层简况为:1)侏罗统八道湾组该组地层地表无出露,深埋在地表300m以下。

2)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该组地层地表无出露,全区仅有ZK301孔揭穿,埋深于地下200m 以下。

地层主要由灰至灰白色细砂岩与粉砂岩及泥岩互层组成,属典型浅水湖泊沉积,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3)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地表仅在 4 线中部有其上部地层出露,厚度140~260m,该地层以其向下冲刷三工河组湖相复杂细碎岩地层等特殊标志,截然不同于整个侏罗系剖面上的任一砾石层。

赋存于该地层内的C煤组具有煤层层数多、分布集中、煤层中含多量丝炭及菱铁矿结核、以半暗型煤为主要特征。

4)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该组地层地表有零星出露。

地层主要为姜黄色砂砾岩层,该岩层颜色独特,砾石及其胶结物均以单一的硅质岩为主,在伊北煤田随处可见,厚度十分稳定,一般均在65m左右,与下伏地层或煤层冲刷关系明显,为头屯河组底界。

此外,在姜黄色砂砾岩之上稳定存在一层钙质含砾粗砂岩层;由于其地表特征明显,耐风化而突兀于其它岩石之中,分选及磨圆均好,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全区可寻踪追索,厚度约5m左右,做为头屯河组的一个标志,用来划分该组上下岩性段。

5)上侏罗统齐古组该组地层底部为浅褐色、偶为灰白色,糖粒状粗砂岩;下部紫红色块状泥岩夹粉砂岩条带,属干旱氧化湖泊沉积;中部浅红色泥质砾岩、含砾中砂岩灰白色细砾岩、粗砂岩夹泥岩、砂泥质砾岩,属河流冲洪沉积;上部红色泥岩夹泥质砾岩及粗砂岩,为干旱氧化湖泊沉积。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河东全矿区厚 172.06m 。

6)第四系该地层在矿田内发育广泛,遍布河床、冲沟及山脊,又以上更新统至全新统风积与洪积层 (Q3-4eol +pl ) 分布最广。

按其时代与成 因可分为:a. 下至中更新统冲洪积层 (Q1-2al +pl) :分布面积小,由黑色钙质胶结的卵砾石层组成,有一定的成层性,位于Ⅱ级阶地的顶部。

厚 8.01m 。

b. 上更新统至全新统风积与洪积层 (Q3-4eol +pl) :以黄土质亚砂土夹砾石层透镜体为主,大量分布于山脊、山坡上, F9 断层上盘 平均厚为 26.7m ,下盘厚 38.12m 。

c. 全新统洪积层 (Q4pl) 与冲积层(Q4al) :分布于详查区西部, 为现代河床冲、洪积物,由卵砾石松散堆积物组成,主要分布于冲沟及 河床中,厚 22.08m 。

② 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仅发育有皮里青背斜和皮里青断裂(F9)。

皮里青背斜为一条宽缓背斜, 皮里青断裂(F9)为走向逆掩隐伏断层, 区内无侵入岩破坏现象,因受背斜和断层影响,煤层地层被错断,矿 田地质构造属中等类型。

③ 煤层本矿田各煤组煤层地表均无露头,共有 A 、B 、C 三个煤组,受勘探程度所限, C 煤组煤层埋深较浅,为本次露天矿主要开采煤层。

C组煤赋存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部含煤段,共含煤层、煤线依次编号为 C ~C 10。

皮里青煤田内可采且延伸稳定可探求资源储量的煤层 7 层为 C 、C 、C 、C 、C 、C ④ 煤质 1)煤的工业分析10 层, 1 2 3 4 5 6 9 、C 10 。

C 煤层组各煤层综合评价具有低~中低灰分、特低~中高硫份、特低~低磷、高~特高热值、低熔灰分、易磨的特点,各主要煤层可 作为工业动力用煤,也可作民用煤。

2)煤层有害元素C 煤层煤芯煤样全硫含量最高平均为 2.17%,其次是 C 煤层煤芯9 10 煤样全硫含量平均为 1.59% ,其他各煤层煤芯煤样全硫含量都在 0.5%左右,且以硫化铁为主,其次是有机硫,硫酸盐硫含量少许。

精 煤全硫含量绝大部分都在 0.2%以下。

各煤层大多属低磷煤;各煤层有害元素氯、砷含量低,可作为食品工业用煤。

⑤ 煤尘(2)主要原辅材料中危险品理化性质表8 项目危险品理化性质及毒性CAS-C 煤层,将其煤层划分为混合开采台阶的顶部,先行采煤;局部可采6 的 C煤层,将其与岩石划分为一个混合开采台阶,依据具体情况回 10 采。

(4)运输方式① 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剥离和采煤采用 25t 自卸卡车运输。

剥离系统的物流流向为:工作面挖掘机→自卸卡车→排土场。

运煤系统的物流流向为: 工作面液压挖掘机或前装机→自卸卡车→坑口煤炭筛分站→社会车辆运出。

② 移交生产时运输系统1)煤的运输系统移交生产时, 形成东部工作面移动坑线系统, 利用现有的西部出3 4 5 6入沟,此时,采场开采 C 、C 、C 、C煤层。

运煤系统为:经过工作面的移动坑线, C 向上、C 向下运输至 C 煤层底板,运煤卡车经由北 3 5 4 部端帮道路, 至西部出入沟, 之后运煤卡车通过地面运输干线到地面煤炭筛分站,筛分后社会车辆运出。

2)剥离运输系统剥离物全部由坑下用汽车运往南部外排土场。

③ 达产时期运输系统1)煤的运输系统达到设计产量时, 利用东部工作面移动坑线系统, 以及现有的西3 4 5 6部出入沟,此时,采场开采 C 、C 、C 、C煤层。

运煤系统为:经过工作面的移动坑线, C 向上、C 向下运输至 C 煤层底板,运煤卡车经 3 5 4 由北部端帮道路, 至西部出入沟, 之后运煤卡车通过地面运输干线到 地面煤炭筛分站,筛分后社会车辆运出。

2)剥离运输系统达产时期,采场共有 9 个剥离台阶,采用卡车运输 , 通过 870、850、830、800m 水平四个运输平台,剥离物运到南部外排土场排弃,同时尽量利用已有的矿坑底部空间, 将煤层的层间剥离以及其它剥离 物及时内排。

外包剥离使用 870、850m 二个运输通道运输,自营剥离 使用 830、800m 二个运输通道运输。

当开采二采区 (下盘)时, 此时剥离可以全部实现部分内排 , 采用卡车运输, 实行下部双环、上部单环内排。

(5)穿孔爆破方式① 煤台阶穿孔爆破1) 穿孔方式和爆破方法由于本矿煤层相对较软, 故设计确定采用多排、 深孔微差松动的爆破方法。

主炸药选用铵油炸药,起爆药用 2 号岩石炸药,采用混装炸药车运药和装药,填塞机充填炮孔。

2) 爆破参数由于各煤层的厚度不同,煤台阶爆破时,将 C 煤和 C 煤煤层分3 4别分成单独台阶,其它各煤层厚度较小,台阶高度等于煤层厚度。

因此煤台阶平均高度大约在10m左右,采宽20m,钻孔直径90~100mm,行距4.2 ~4.8m,孔距 3.2 ~3.5m ,打垂直孔。

3) 起爆方法及起爆顺序起爆方法采用非电力毫秒微差的起爆方法;起爆顺序如下:GFB激发笔→导爆管→毫秒导爆四通→( 孔内) 瞬发雷管→起爆弹→炸药。

②岩石台阶穿孔爆破1) 穿孔方式和爆破方法岩石台阶的穿孔方式、爆破方法、装运及炮孔填塞方式与煤台阶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