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久的生命》导学案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永久的生命》导学案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永久的生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人生的感悟。

2.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

3.思考自己的人生,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这样阐释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该如何理解生命呢?“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这样追问自己。

有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二篇》去寻找答案。

一、预习自测
1.识音记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注意加“□”字的写法)
臼.齿( ) 茸.毛( ) 蔓.延( )
凋.谢( ) 洗涤.( ) 遏.制( )
飓.风( ) 濒.临( ) 俯瞰.( )
呼号.( )
2.词语积累(解释词语的意思)
(1)臼齿:
(2)茸毛:
(3)蔓延:
(4)凋谢:
(5)洗涤:
(6)遏制:
(7)飓风:
(8)濒临:
(9)俯瞰:
(10)深不可测:
3.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4.背景链接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的热情回报生命。

二、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2.第1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3.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解难答疑
1.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2.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
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四、拓展延伸
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

【学习反思】
【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