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特色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五中学王艳
内容摘要:
为了切实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战胜课堂,同时为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教育理论学习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
我们语文组成员经过研究,最后达成共识:运用集体备课、巡回讲课的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在集体备课、巡回讲课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打造特色教学模式,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新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教师更有时间与精力把自己的专业向深处研究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更默契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了,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也逐步浓厚了。
关键词:集体备课巡回讲课好处
正文
备课是教师对文本分析的展现,是教师智慧的浓缩。
备课优,课堂效果佳,教学质量高;备课劣,课堂效果次,教学质量低。
可见,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课堂教学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想想过去个人备课,个人带班,孤军奋战,单打独斗,受时间、精力、能力等限制,难免会出现“伤痕累累”的情况:有时受专业知识限制,备课不到位,如备《化石吟》一课,个别语句不甚理解,上课时一点而过,学生问时,就含糊其辞回答;有时对课文的理解偏颇,不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片面性;有时面对层次不同、个性不同的学生,教法单一,缺乏灵活性;有时备课花费时间长,可学生收效甚微等等。
这样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结果肯定出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增长缓慢,教学效果差等情况。
如何攻克个人备课、个人带班讲课这一“堡垒”,走出现在这种“高负担,低效益”的个人备课、个人讲课方式,每位一线教师都在苦苦思索着。
上学期,我校要求语文教师首先改变备课方式,即摒弃以往的个人备课方式,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其次是改变讲课方式:由过去的一个教师带两个班到同年级的五个教师共带十个班:同年级主备人备哪课就轮流到十个班讲哪一课,即所谓的巡回讲课。
一句话概括:由“孤军奋战”到“共同战斗”。
我们
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大胆尝试,运用特色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取得许多意料不到的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以往是一个教师教整册课文,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如今,一个单元的五篇课文由五位教师执教,感到挺新鲜的。
过去“众口难调”是因为只有一个教师教,现在“总有一款适合你”,是因为每个教师有各自的教师风格。
学生上过一节以朗诵为主的课,还盼望着下一节上以写作片段训练为主的课;学生上过一节专项训练修辞的课,还盼望下一节上专项训练仿写的课;学生上过一节专项训练记叙文阅读的课,还盼望下一节上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的课等等。
学生博采众长,得到多个教师的精心指点,学习兴趣能不浓厚吗?
(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
面对新的课程,教师都知道“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训练员、学生是运动员”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可如何把握新教材,使用新教法常常是束手无策,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苦思冥想,效果不佳。
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
如备鲁迅的《风筝》一课,我是一连几天都是在细品原文,看各种参考书,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呢:从字词句的理解到多角度的理解课文的中心,从课后题的训练到《基础训练》的扩展阅读,唯恐有知识点的遗漏。
备了几天,上了两课时,一问学生对此课的理解还是半懂不懂,云里雾里一把水,不甚明白。
费时多,收效微。
可如今实行集体备课,我们语文组的各成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已见,各出高招,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本单元是亲情单元,以“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一句为突破口,重点研讨第三、四自然段。
上课仅用一课时,学生听得明明白白,受益颇多。
可见,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师更有时间与精力把自己的专业向深处研究了。
以往教师每单元的五篇课文都要认真钻研备课。
可如今每位教师只精备一课,只精讲一课,任务是以前的五分之一。
教师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自己所备讲的那一课,研究如何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了解学情,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也有时间与精力去进行教育
研究、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的知识面拓宽了,所备讲的某个专项内容的研究也有深度了。
轻松自在而高效,何乐而不为?
(四)教师之间的合作更默契了。
以往“单打独斗”各干各的。
有些不懂之处还不好意思向他人问,有特长的也不好意思在他人面前露一手。
可如今,你的学生就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就是你的学生,所有这一年级的学生都是我们的学生,有问题我们共同探讨,有疑难我们共同解决,有欢乐我们齐分享,教师拧成一股绳,齐抓共管全体学生。
比如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阅读,我们同年级的五位教师相互配合,共谋和谐单元教学。
教师自由选择备课内容后,备课组长说:“本单元是初中阶段说明文集中的单元,教学本单元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每课侧重点不同,我们共同完成单元教学任务”。
经小组讨论,王老师备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节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来介绍事物,张老师备讲《苏州园林》,这一节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李老师备讲《故宫博物院》,这一节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等等,分工之后各主备人进入个人备课阶段,王老师手边有一些按说明顺序写成的文章,如《西红柿炒鸡蛋是怎样做的》、《鞋的发展史》、《我们的校园》等文章,他就把这些文章推荐给李老师教学时用;李教师在网上查到了《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短小文章,他就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张老师教学时用等等。
教师之间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单元教学任务。
在集体备课、巡回讲课过程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更浓厚了,配合地也更默契了。
(五)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了。
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集体备课为教师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老教师受年轻人活跃思维的影响,思维也活跃起来了;青年教师喜欢听老教师谈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也逐步丰富起来了;不善于写作的老师向善于写作的老师请教,自己也逐步善于写作了;不善于朗读的老师向善于朗读的老师请教,自己也逐步善于朗读了,等等好处,不胜枚举。
集体备课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补短,更有利
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博采众长,教师的教学水平会不提高吗?
(六)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也逐步浓厚了。
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课堂教学,学校的教科研也必须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科研兴课的战略。
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如学生的作文像两座大山压得语文教师喘不过来气,如何改变传统批改作文方式,我们经一番研究摸索出一条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省时省力学生获益匪浅的新路子,并撰写一篇操作性极强的论文《打破传统模式,开拓批改新路》,另外还撰写出了《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文言文阅读三步法》、《古诗学习四步法》等等实用性极强的论文,这种理性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了实践,在理论与实践间架起桥梁。
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逐步浓厚了。
我们运用集体备课、巡回讲课这种特色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好处如此多,每位一线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网上资料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