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篇目一览表
22
《狼》
[ ]
本文写了屠户从、、到毙狼的经过,赞扬了屠户的和,启发我们:
。
23
《记承天寺夜游》
[ ]
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因此在描写承天寺夜游时的月色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的苦闷心情。文末以“”自居,其中夹杂着自矜、自嘲、自解等多种情感。
24
《岳阳楼记》
[ ]
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
19
《…寄舍弟墨第一书》
[ ]
本文作者针对“”的说法进行批驳,反对“过目成诵”,主张读书应该;反对“无所不诵”,主张读书应该。
20
《之驴》
[ ]
本文描述了虚有其表的驴子最终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了
一类人;同时启示人们:
。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和
21
《黠鼠赋》
[ ]
本文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逃脱的故事,说明了最有智慧的人类,有时也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其原因在于,告诉我们:。
12
《王顾左右而言他》
[ ]
孟子与齐宣王的讨论中,提出了三个问题,分别从、
和三个角度提问,巧妙地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表现了孟子的和,反映了他心怀天下的、思想。
13
《公输》
[ ]
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公输盘,从而阻止了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体现了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14
《曹刿论战》
”的政治抱负。
25
《醉翁亭记》
[ ]
全文以“”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和
的思想。
26
《陈涉世家》
[ ]
课文生动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和,说明了秦末农民起义是秦王朝暴虐统治的必然结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
27
《出师表》
[ ]
本文是是作者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严明赏罚,,,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作者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4
《伤仲永》
[ ]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而的事例,提醒人们:。
5
《周处》
[ ]
课文写的是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
6
《小石潭记》
[ ]
作者被贬永州期间,心情抑郁苦闷,于是借寄情山水,开拓胸襟,排遣心中苦闷。本文抓住小石潭、的特点,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感情。
1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本文采用列举历史事实和讲道理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
的观点。
17
《孔孟论学》
[ ]
孔子和孟子的话分别阐明了学习的作用、态度和方法等道理。
第一则:第二则:
第三则:第四则:
第五则:第六则:
18
《黄生借书说》
[ ]
本文就一事发表议论,提出“”的观点,勉励青年人要。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多处运用手法。
文言文篇目一览表
序号
篇名、作者及朝代
相关文学常识
内容要点及主旨
1
《为学》
[ ]
文中以四川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人们:为学,的道理,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2
《天时不如地利》
[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强调了战争中“”的重要性。
3
《橘逾淮为枳》
[ ]
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
[ ]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战胜齐国的史实,阐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曹刿:;鲁庄公:
15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本文写的是战国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的贤臣形象和齐威王的明君形象。
7
《卖油翁》
[ ]
文章通过对和两件事的叙述,形象地说明了、的道理。
8
《核舟记》
[ ]
本文通过和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结构和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9
《口技》
[ ]
课文以为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艺人演出前的准备,演出时的精彩表演和演出结束时的情景,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28
《桃花源记》
[ ]
课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作者通过描写这样一个美好的“”,反映了人民厌恶和追求的愿望,表现出了作者对的不满和对的憧憬。
29
《捕蛇者说》
[ ]
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
30
《登泰山记》
[ ]
本文记叙了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的经过,描绘了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现口技艺人高超技艺,运用了和相结合的方法。
10
《陋室铭》
[ ]
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11
《爱莲说》
[ ]
文章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的美德,表达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章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和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