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EM系统对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浅谈EM系统对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浅谈EM系统对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摘要:分析了以往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em系统推广使用情况,规范了设备管理基础台账和专业管理流程,促进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设备;信息管理;em;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2)12-00-01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基础,对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每个设备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是通过手工进行信息收集,反馈慢、数据易失真,造成管理脱节,且各种档案均采用纸质记录,保存、检索、查找困难,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扬子石化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开发引进,形成了erp、设备在线、合同管理三个设备管理系统,对设备的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但这几个系统相对分散,没有集成,成为孤岛,作用发挥有限。

em(equipment management)系统是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基础的设备全生命周期和专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实施em系统,使现有的erp-pm模块和设备在线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整合,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检修信息的准确度越来越高,终端用户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em系统提升了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了设备管理的变革,达到了挖潜增效的目的。

一、em平台的基本框架
炼化企业实施em系统,可以解决上述管理现状问题,规范并优
化企业设备管理主要核心业务,通过em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相关文档、设备档案、专业台账、主数据维护、设备检验管理、润滑管理、密封泄漏管理、仪表技术状况维护、仪表变更管理、防腐管理、设备大检查、综合管理等全部功能。

通过em系统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可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查询、监控、分析并决策。

2012年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推广em启动工作。

em系统架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原erp系统中的pm模块、文档管理系统(dms)、开发应用功能(abap)和开发的设备管理应用(nw)以及中石化设备管理门户(ep)。

二、em的运用与提高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设备的规划、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改造直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必要的、合理的管理。

em系统正是根据企业管理习惯和专业需求,通过基础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五大版块来全面实施的。

1.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的基础管理
设备档案是设备管理的基础部分,是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

em 系统主数据管理功能是在中国石化erp系统pm模块主数据维护推广流程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包括设备、功能位置、设备特性值、设备bom等四类主数据批量维护功能。

对检查通过的主数据系统实现批量导入,并将对原数据文件进行归档。

针对现场不同设备的分析,规范和确定了设备档案包含以下内容:设备卡片(描述了设备
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位号、型号、制造厂等)、安装原始记录、附属设备明细、设备润滑记录、设备运行时间记录、设备检维修记录、设备检验记录、设备重大缺陷记录、设备改造记录、设备事故记录及专题报告、附加文档(如检修方案、检修总结等)。

em 系统内主数据的正确性、唯一性及及时性是企业实施em系统成功的基础。

通过em系统可以及时查询设备台账和设备档案,如压力容器台账、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还可对设备的历史文档资料进行查询分析。

完善后的em系统实现了设备档案的信息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掌握设备运行状况提高设备完好率的运行管理
要使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做好在线分析、隐患消除和预防性维修是重点。

em系统设备运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密封点管理、润滑管理、设备运行记录和月报、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等几大模块上。

密封管理实现了密封点台账的创建和查询、泄漏点的登记和处理、密封泄漏率的统计和历史泄漏情况查询;润滑管理是通过对润滑点标识的描述,诸如润滑类型、润滑方式、标准消耗量、加油点标识、加油点功能位置、加油点设备、加油点、创建人、创建日期等基础数据进行在线维护,实现润滑管理“五定”目标;设备运行记录则是通过人工或者直接从状态监测系统录入设备过程
监控参数,诸如离心泵的开停机、轴振趋势、压缩机组的转速、温度、振动、位移等数据。

设备管理人员通过查询和显示设备运行记录、设备运行月报以及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对装置现场设备进
行动态管理和归纳分析,并以此作为预防性维修依据,有效提高了装置设备运行可靠度。

3.合理使用修理费用提高承包商现场管理的维修管理
em维修管理主要是通过修理费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承包商考核管理三大模块实现。

修理费预算分解流程,根据总部下达给扬子石化的年度修理费用总指标,机动部结合各单位装置运行的具体情况,将总指标分解到公司各二级单位,各二级单位再分解到各成本中心。

在em系统中保证修理费指标按照工厂级和项目级进行两级分解,并且能够对项目级的修理费指标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分解到项目上的修理费总额不大于厂级的修理费指标。

修理费预算计划控制流程是通过对具体工单的预算成本实现r3系统线上跟踪监控,使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建立费用预算管理理念,按预算计划开具工单,及时完成和关闭工单,从而保证企业所有维修工单在计划到实施过程中实现全过程的预算费用监控使用,从而使得修理费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4.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综合管理
em的综合管理范围较广,其包涵内容有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设备检查考核管理、erp及nw待办事项和设备管理报表等等。

在组织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模块中,可以实现将企业正式确认的组织架构信息维护到em系统中,并及时对组织机构的变更进行更新,通过对系统自动生成的行政组织机构图和业务组织机构图查询,便
于直观了解公司设备管理体系架构及岗位情况以及公司设备管理人员信息。

三、em系统的成果和经验
炼油厂设备在线及综合管理系统于2005年1月在一套常减压和催化装置试用,2005年8月在炼油厂推广使用,2008年在全公司推广使用。

2012年元月,公司em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不仅具有一般设备在线管理系统的所有特性,同时开发了设备的日常工作管理,大大加快了设备日常工作的信息传递,通过设备在线及em 系统的成功运用,管理效率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显著达到了更高层次:建立健全了全厂设备(包括电仪设备)台账及相关技术参数和设备各项记录;建立了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的平台,大大加快了各种设备管理信息的处理流程,并提供了代办事项的提醒功能;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多组合的实时归集统计功能,极大地提高设备检修成本的可控性;方便管理部门的查询、统计、分析和考核。

本项目实施后,一改过去运行和管理人工联系的方式,实现在线监控和设备管理自动化集成,同时统一的数据库为各专业、各部门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唯一的、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