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方案-药学专业

建设方案-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发展与建设现状
(一)专业设置格局及基本情况
1、专业开办情况及规模
我校高专药学专业建设始于2000年,首届招生是2019年9月,到2011年9月已招收12届学生,共招收学生3550人,累计毕业学生2504人,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1046人。

2、专业建设状态
药学专业自开办之日起到2009年,被列为校重点专业加以建设,2009年12月31日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并在2010年12月11日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

3、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药学专业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一线岗位,从事药学服务、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及药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药学人才。

(二)专业建设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
(1)“2-2-2”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自2000年开办药学专业以来,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发布后,一直采用“2-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1,2学期为通用知识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第3,4学期为职业核心课和职业方向
课学习阶段;前两阶段通过专业平台和方向课程的学习课程使学生具备职业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第5,6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的培养模式。

长达一年的顶岗实习,保证了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独立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

(2)“双证并举”的人才模式:2006年后,在浙江省医药特有工种职业资格
鉴定中心的指导下,依据医药行业发展需要与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立了以工学结合为主导、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并将双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队伍建设
配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并建立了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梯队合理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

药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5人,教授2人,副教授9人。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教坛新秀1名、省151第三层次人才5人,双师素质比例达到77%,并拥有一支省级教学团队。

同时外聘教学兼职教师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教学能力的顶岗实习带教老师64人。

整个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

中青年教师比例高达80%以上,是一支富有朝气和进取心的年轻化队伍。

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厅局级以上教改及科研课题24项,公开发表了教研论文80多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主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10余部,其中有多部是国家级规划教材。

3.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
药学专业根据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
系的改革,同时根据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重构,积极构建了适应“专业平台+职业方向”(1+3)的课程体系,即以一个药学专业大平台作为基础,拓展为医院药学方向为基础,药品营销方向和药物制剂方向为辅的三个职业拓展方向”的模式,该课程体系是以职业基本素质课程、职业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平台,主要学习和掌握多元化就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以医院药学为主的等三个不同职业岗位方向的能力拓展课程。

根据岗位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新开发课程有《静脉药物配置技术》、《医药电子商务》、《实用临床新剂型》、《实用细贵药
材鉴定》等。

同时,重点加强校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药理学)、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

并加强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力度。

4.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外初步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稳定有序、运作良好的实验实训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需求。

(1)校内实训基地
已经组建了功能相对独立、资源充分共享的四个实训中心:药学服务实训中心、药物制剂实训中心、药物检测实训中心和天然药物实训中心。

实训室所20多个,包括中西药模拟药店、药材标本室等。

整个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3413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226余万,各室所基本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部分课程能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验实训率开出率达99%。

同时,我们正积极筹建虚拟实训中心,希望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手段,突破“工学交替”型实践技能操作的时空局限。

(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