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一、课题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明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⑵说出动物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⑶描述动物如何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能力目标:⑴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3.情感目标:⑴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学习过程【新知导学】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大家回忆一下: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②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③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提示: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所有的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可以为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提供有机物。

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探究新知】任务一: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45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①为什么有关专家呼吁要保护麻雀?②麻雀少了,农作物的收成有更好吗?提示:麻雀不只是吃农作物,它还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

2.①兔子数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狼的数量减少了,兔子就可以生活得更安心,繁殖越快,同时草原上的草被兔子吃掉了。

②在这里草,兔子和狼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提示:吃与被吃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

③狼是否可以滥捕乱杀?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提示:狼也不可以滥捕乱杀,如果狼被大量消灭,因为从草→野兔→狼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那么草食动物兔的数量就会剧增,结果是牧草被大量食用,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加速了土地沙漠化。

食物链中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的。

拓展: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控。

④我们不能随意灭杀动物,那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地增长?为什么?提示:是不能无限增长的。

可以从一条简单的食物链来分析如:草→吃草的昆虫→吃虫的鸟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

拓展: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致使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强调: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任务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是充当消费者的角色,消费者是如何获得有机物的呢?提示: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

⒉①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植物利用的?②这一过程中动物起什么作用?提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吃的东西要经过消化和吸收很快就可以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和一些无机盐。

如,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等,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动植物的粪便或者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各种无机盐等,最终被植物利用。

③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中,哪一种方法快呢?(举例)提示:前一种方法快。

在这一过程动物促进了有机物的循环利用。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任务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大家看课本46页的彩图,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1.丸花蜂和蜜蜂在在吸食花蜜,采集花粉时对植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帮助植物传粉。

2.苍耳的果实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很远的地方,这对植物有什么作用?提示:苍耳的果实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很远的地方,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3.榛睡鼠的储食行为对植物有什么意义?提示:榛睡贮存的果实和种子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萌发,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拓展:以上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

教师总结,如右表:任务四:生物防治:【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动物的作用如此之大,在生活中,对于有益的动物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危害较大的动物我能必须设法控制,请同学们思考: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控制害虫的方法呢?2.为了保护环境,应该尽量不用农药,现在人们正在探索“生物防治”这种新途径防治害虫,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7页,并回答:①什么时生物防治?②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提示:①引进益鸟,捕食害虫;②喷洒农药,毒杀害虫;③培养害虫的天敌,用有益昆虫防治害虫。

总之,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优点:减少环境污染。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合作交流要点强化1.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从生物圈的组成上看: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从生物圈的结构上看: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3.动物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1.易混点点解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相互依存,都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都能把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不要误认为只有消费者和分解者才能分解有机物。

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生产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不是必需的成分,但它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着其他生物无法替代的作用,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杀绝某种动物,也不能随意大量增加某种动物。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杀绝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至影响该动物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

2.考点点拨动物的作用主要是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要站在生物圈的高度,从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的行为活动和动物群体数量的增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以此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关注动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试题重点考查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对物质循环所起的作用。

主要考点: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重点考查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对物质循环所起的作用。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资料分析题为主。

②站在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角度,分析动物个体的行为活动和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资料分析题为主。

3.典例点析⑴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例1】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就会( )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然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思路剖析】食物链中的的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数量有调节作用。

正常的食物链中由于有猫头鹰捕食,田鼠的数量受到限制;消灭了猫头鹰后,田鼠因失去了天体的控制,数量会迅速上升。

但在一定地域内的田鼠数量过多,会产生栖息地的不够、食物缺乏、体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又会导致田鼠的数量急剧下降。

【参考答案】D【拓展点拨】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角度看,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

体现在从总体上看,大致稳定在一个水平。

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就是生态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能力。

当然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关。

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易维持。

这也是强调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遵循生态平衡的原理,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后果。

只有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

⑵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促进作用【例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巾的物质循环是指( )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能基释放及产生水和无机盐回到自然界中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D.动物能抑制植物的生长,保护自然界中生物的平衡【思路剖析】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有机物又通过动物呼吸作用的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回到自然界中去。

【参考答案】B【拓展点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牛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其过程简单表示如上图。

可见,动物能促进牛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⑶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例3】有一种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破坏了鬼针草B.人对鬼针草没有起作用C.人帮助鬼针草传播了果实、种子D.以上几项都对【思路剖析】植物一般来说是不能动,必须借助动物、风等来传播种子: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实际上是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种子。

【参考答案】C【拓展点拨】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传播途径很多,各种植物传播种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

这正体现了植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如,有些植物的果实表面有刺毛或黏液,能够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有些植物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够诱使动物来吃,果实被吃下后,不少种子能够随粪便排出而传播。

可见动物与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