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化床锅炉烘炉和煮炉方案

流化床锅炉烘炉和煮炉方案

进行总体热试前,应对锅炉进行烘炉和煮炉。

(一)、烘炉1烘炉目的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在炉墙材料中及砌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份,如与高温烟气接触,则炉墙中含有的水份因为温差过大,急剧蒸发,产生大量的蒸汽,进而由于蒸汽的急剧膨胀,使炉墙变形、开裂。

所以,新安装的锅炉在正式投产前,必须对炉墙进行缓慢烘炉,使炉墙中的水份缓慢逸出,确保炉墙热态运行的质量。

2、烘炉应具备的条件:2.1、锅炉管路已全部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冷态调试合格。

2.2、炉墙砌筑及保温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已验收合格,且浇注料施工部件脱模自然保护两周以上。

2.3、烟风道都已安装完毕,保温结束。

2.4 、烘炉所需的热工电气仪表均已安装,并校验合格。

2.5、在在所有有内保温的部位,以每块5小点打孔直径© 10作为排汽点,便于排出烘炉的水蒸气。

2.6、在高低温过热器中间部位设置取样点。

2.7、烘炉用燃料及各种工具(包括检查、现场照明等)都已准备完毕。

2.8、烘炉用的设施全部安装好,并将与烘炉无关的其它临时设施全部拆除,场地清理干净。

2.9、烘炉人员都已经过培训合格,并排列值班表,按要求,准时到岗。

2.10、、准备好有关烘炉方面的各项记录表格3、烘炉方法一般采用火焰烘炉法烘炉。

4、烘炉时间及温度洗锅炉受热面及汽水系统和各阀门。

5.3、用炉水取样装置,取炉水样分析,确认水质达标后,停止冲洗关闭各疏水、排污阀门。

5.4、向汽包内缓慢送水,水位控制正常水位土20mm开启省煤器再循环。

并在上水前后分别对膨胀器记录一遍。

5.5、烘炉前,应适当打开各门孔,以便及时排除炉内的潮气。

5.6 、开启燃烧器(锅炉的启动、停炉详细操作请参见《燃烧器的安装使用说明书》、《控制系统操作说明》),使其烧小火。

前两天内,锅内应经常保持不起压力,如压力升高到O.IMPa以上,应立即将安全阀开大放汽,水位下降应立即进水。

5.7、烘炉开始阶段,定排应每四小时开启一次,加强热循环,间断冲洗汽包各种仪表计。

5.8、定期检查各膨胀指示器、水位计,每小时记录一次各处温度,并检查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确保锅炉运行正常,确保烘炉质量,如有异常发现,应及时汇报,妥善处理。

5.9、由灰浆放样处取样,进行含水率分析,当灰浆含水率w 7%寸,表明烘炉已达要求,后期可转入加药煮炉阶段。

时间:小时6 、烘炉注意事项6.1、 服从统一指挥,逐步进行控制。

6.2、 烘炉的火势应由小逐渐加大,燃烧应均匀,不得忽冷忽热,烟气温度升速应缓 慢均匀,根据温升速度适时调整燃烧。

6.3、 开始1~2天内炉墙温度不要超过50C 。

以后缓慢升温,控制升温速度每天不要 超过40C 。

烘炉进行2~3天后,可间断开启连续排污阀排除表面污物,在烘炉的中期应每 隔4小时打开定期排污,排污时把水补致高水位,排污后水位下降至正常水位即关闭排污 阀。

6.4、烘炉期间应按烘炉曲线控制温度并检查炉墙升温情况,勤观察,勤记录,防止炉墙开裂和变形的发生6.8、烘炉过程中,每1小时记录一次烟气温度,以控制温升速度和最高温度,每2小时记录一次膨胀指标值。

6.9、烘炉工作完毕后,应根据烘炉过程中的记录,做出实际烘炉升温曲线。

7、烘炉验收标准及取样方法5.10、烘炉曲线图 烘炉升温曲线图7.1、炉墙耐火砖灰浆含水率小于7%7.2、灰浆(或浇注料)的取样是在烘炉过程中,通过预设的灰浆(或浇注料)取样点,每点取样50克左右(不等)。

7.3、灰浆(或浇注料)的取样经称重后放入烘干箱内,在110C下恒温干燥2小时, 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并按下式计算含水率:G 1-G2W= --------- X 100%G i式中:G为烘前重量,G2为烘后重量(三)、煮炉1、煮炉的目的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其受热面管系集箱及汽包的内壁上油、锈等污染物,若在运行前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部分附在管壁形成硬的附着物,导致受热面的导热系数减少。

从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另一部分则会溶解于水中影响蒸汽的品质,危害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工作压力小于9.8Mpa的汽包锅炉,可不进行化学清洗,而进行碱煮炉。

2 •煮炉应具备的条件:2.1、烘炉后期耐火砖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2.2、加药、取样管路及机械已全部安装结束并已调试合格。

2.3、化学水处理及煮炉的药品已全部准备。

2.4、锅炉的各传动设备(包括厂房内的照明设施)均处于正常投运状态,2.5、锅炉、化学分析等各部分的操作人员均已全部到岗。

煮炉时间煮炉应在烘炉结束并冲洗干净,锅炉再次上水,水位在最高安全水位及最低安全水位范围内立即进行。

3、煮炉时间煮炉期大约需要3~4天4、煮炉的质量要求汽包、集箱内无油垢,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锈斑。

5、煮炉用药品及首次加入量煮炉可米用纯碱(Na2CO3),用量为锅炉容积每立方米为2-5Kg,也可米用氢氧化钠(NaOH和磷酸三钠(Na3PO4・ 12H2O的混合物,用量为锅炉容积每立方米各为3Kg。

煮炉所用上述药物应配制成浓度为20%勺溶液,不得将固体药品直接加入锅筒中。

锅炉水容积按锅炉总图中锅炉规范表内的正常水容积取用。

6、煮炉程序6.1、烘炉后期,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寸,用排污将水位降最低安全水位。

6.2、将首次要加入的药量,制备20%&度的溶液。

6.3 、暂停燃烧,打开锅筒加药阀,用加药泵把配好的药液全部注入锅筒内,继续启动燃烧器燃烧。

6.4 、开启给水旁路门,向炉内送水,控制水位在高水位,停止进水,关闭给水旁路门,开启再循环门,进行煮炉。

6.5、锅炉升压,汽包压力在0.4~0.5MPa(第一阶段)间运行12小时,然后降压至0.15MPa 全面排污一次,排污量为锅炉运行水量的10~15%并对锅炉补水。

每隔4小时应对炉水进行取样分析。

6.6 、继续升压至锅炉额定压力的50%(率二阶段),在此压力下运行12小时,并多次排污、补水,每隔2小时应对炉水进行取样分析,维持炉水碱度》45mmol/l,否则应补充加药。

6.7 、继续升压至锅炉额定压力的75%第三阶段),在此压力下运行12-24小时,多次排污并给水,每隔1小时应对炉水进行取样分析,维持炉水碱度》45mmol/l,否则应补充加药。

在此压力下维持24小时。

当炉水磷酸根含量变化不大而稳定时(磷酸根含量:5〜15mg/l,PH=9~11,即可停止换水,结束煮炉。

6.8 、煮炉结束,锅炉停炉放水,打开人孔、手孔,清除汽包、集箱内的沉淀物,冲洗内部和药物接触过的部位,检查所有排污阀有无堵塞。

会同安装单位人员检查汽包内壁,要求汽包内壁无锈蚀、油污,并有一层磷酸钠盐保护膜形成。

7、煮炉注意事项7.1、服从统一指挥,逐步进行控制。

7.2、燃料供应稳定。

7.3、在煮炉中期结束时,应对灰浆进行分析,一般第一阶段结束后,灰浆样含水率应降到4〜5%在第阶段结束后应到2.5%以下,若没达到,可适当延长煮炉时间,确保灰浆含水率达到要求。

7.4、运行人员及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并做好锅筒、烟温、水位、膨胀量等详细记录。

7.5、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现场,更不得开启和关闭阀门。

(四)、升火和升压1概述锅炉升火过程应缓慢进行,升火时燃烧器应开至小火状态,使炉温逐渐升高,待锅炉排烟温度高于100C时,再将燃烧器转至大火状态。

特别是冷炉点火至工作压力时间要更长。

敬告:如果升火时间短,温度增高过快,锅炉各部件受热、膨胀不均,会造成焊缝出现裂纹等缺陷。

2、锅炉升火和升压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2.1、点火前应注意观察炉膛内有没有残留燃料。

2.1、燃气锅炉在每次启动前后都应检查可燃气体有无泄漏并进行吹扫。

2.3、在升火过程中,为了使锅炉各部件受热均匀,可采用间断放水的方法,从锅炉底部放出一部分热水,并相应补充一部分冷水维持锅炉水位,这样可使锅炉本体各部分达到缓慢升温,且温度均匀。

2.4、在升火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水位情况,如水位上升过快,应适当放出一部分水,保持炉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2.5、记录各膨胀指示器的指示值,记录按以下五点记录:⑴上水前,⑵上水结束后,⑶汽压升至0.5Mpa,⑷汽压升至额定压力的50%⑸汽压升至额定压力。

3、安全阀的调校当蒸汽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应调整校验(简称调校)安全阀的始启压力和回座压力。

安全阀的回座压差一般为整定压力的4%〜7%最大不超过10%3.1、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始启压力)。

按劳动部《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进行调整,(详见下表)注:表中的工作压力指安全阀装设地点的工作压力。

3.2、安全阀调整办法321、重锤式安全阀:拧松各定位螺钉,然后调节重锤,达到安全阀要求的排汽压力,调整好后拧紧锁定位螺钉。

详见安全阀说明书。

3.2.2、安全式安全阀:拆去开口销,除去顶盖手柄,拧松六角锁紧螺母,然后拧动调节螺杆使弹簧放松或拧紧,达到安全阀要求的排汽压力,调整后拧紧锁紧螺母,再将其余零件装妥,加以铅封。

3.3、所有安全阀经调整后,禁止随便拧动调整螺钉。

严禁用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芯卡死等手段来任意提高安全阀整定压力或使安全阀失效。

3.4、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

在校验安全阀时,锅筒内水位应较平常水位略低,安全阀开启后给水设备应能立即进水。

安全阀校验后,整定压力、回座压力等校验结果应记录并归入档案。

3.5、切勿敲击安全阀上的任何部分,开启安全阀只能用阀上的提升手柄。

敬告:在安全阀未校验前,锅炉绝对禁止投入运行。

3.6、为防止安全阀阀瓣与阀座粘住,应定期对安全阀做手动排放试验。

4、锅炉升压4.1 、升压不能过快,从点火升至工作压力时间:冬季不小于4小时,夏季不小于3小时,以避免过热器管壁温度升高过快,严禁关小对空排汽进行赶火升压。

停炉24小时内,升压时间为不小于1.5小时。

4.2 、当汽包压力0.1-0.2 MPa表压力时,关闭锅筒放气阀。

4.3、当锅筒压力升至0.2-0.3 MPa时,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造成失灵。

冲洗的方法是把三通旋塞转到通大气的位置,放出存水弯管中的冷凝水,待见到蒸汽喷出时,再转回原来位置,此时应注意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重新回到冲洗前的位置。

锅炉装有两个压力表,还要看所指示的数据是否相同。

4.4 、当压力升到0.3-0.4 MPa时,检查各处有无渗漏现象。

拧紧人孔、手孔的连接螺栓。

操作时应小心,不宜用力过大。

严禁加长手柄,防止事故发生。

开主供水阀旁路阀,进行暖管。

4.5 、当锅筒压力升到0.4-0.5 MPa时,应进行水冷壁集箱全面排污一次。

同时记录各膨胀指示数字,有无异常4.6 、当锅筒压力升到0.6-0.7 MPa时,开主汽阀、关旁路阀。

4.7 、当锅筒压力升至额定压力的50%寸,应冲洗水位计一次;取样分析;同时记录膨胀点数字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