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心诗四首》《成功的花》公开课教案

《冰心诗四首》《成功的花》公开课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3、结合诗的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的含义。

教法教具多媒体
教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母亲》《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或歌曲《懂你》导入,听完后问学生们,你们怎样来赞美母亲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老人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
二、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是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

感情细腻真切,文笔清新优美。

《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吟咏自然讴歌母爱,抒发生活的感悟。


两本诗集开创了诗情与哲理交融的短诗诗风,引得当时许多青年竞相效仿。

三、学习《母亲》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如“呵”“巢”(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巧妙的由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联想到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和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
四、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通过哪些诗句品读出来
的?学生结合诗句谈自己的阅
读体会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
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3)齐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背诵
4.朗读比较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五、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搜集歌颂母亲的诗歌或散文。

七、教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成功的花》《嫩绿的芽》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2、理解并背诵课文;感悟将生活中的瞬间感受捕捉入诗的小诗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2、诗中创设的艺术形象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交流歌颂母亲的文学作品。

二.由两幅画导入
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1.这幅花没吗?你羡慕它的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
2.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老师揭示谜底前设埋伏:当我揭示谜底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学生推测后,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3.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其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随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对之前学生的回答我们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三.朗读诗歌,品味诗意1.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讨论问题:
(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4)你能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吗?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

4、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
朗读。

(朗读形式: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二首诗《嫩绿的芽儿》1.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
重音)
2.你们能用素描速写笔法将这三小节
的意向用三幅图画形象地表示出来
吗?
3.讨论问题
(1)找出诗中写色彩的词,体会其作用
(2)这三小节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诗人以果树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用拟人、反复的方法借“芽”“花”“果”之口劝勉青年应该怎样做?假如那青年就是你,你该怎么做呢?
4.教师总结、板书
四.背诵四首诗(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五.教师小结
冰心小诗的特点,参见第一课时“文本探究”。

六.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